塞413区块稳产效果分析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283488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塞413区块属安塞油田浅层开发区块,底水较发育,储层非均质性,经过十多年开发,油井产能下降。结合区块油藏地质特,主要以注水调整、措施挖潜为核心,以及对油井参数优化、采取合理工作制度达到区块增产。本文从以下三点为例,通过分析为区块下步稳产提供可借鉴方法。
  主题词: 注水调整 措施挖潜 参数优化
  1、区块地质特征
  1.1 地质概况
  塞413井区主要含油层系长3,砂体展布为北东—南西向,油层东部受岩性遮挡,南北受构造控制,属于典型的岩性—构造油气藏.该区上部主力油层长3层与下部水层之间基本无隔层,同时,底水能量比较活跃。
  1.2开发现状
  目前共有油井44口, 开井43口,日产液水平224m3,日产油水平38t,综合含水82.2%,动液面582m,采油速度0.29%,采出程度3.17%。注水井14口,开井11口,日注水平170m3,平均单井日注15m3,月注采比1.42,累积注采比1.12。
  1.3开发动态特征
  1.3.1、地层能量。区块地层压力保持水平106.7%,压力保持水平合理,西部压力保持水平121.7%,东部压力保持水平96.7%,由于物性差异分布不均,高点集中在碾10-10附近,压力低点集中在碾12-14与碾15-19之间。区块边缘位置压力较低,呈现中高边低的现象。
  1.3.2 吸水状况。该区块共有注水井14口,从历年吸水剖面测试结果分析,水驱动用程度93.9%,水驱状况良好。
  2 、 稳产效果评价
  2.1注水平面调整效果分析
  塞413区块于1999年1月开始投入开发,2000年开始点状注水开发,随着开发时间延长,开发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部分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针对区块产量递减现状,结合动态监测,积极从油藏认识出发,2014年到目前通过注水调整确保区块稳产。
  有效的缓解了产量的下降。
  如碾9-10井组:该井组位于区块西部,2014年测压保持水平较高126%, 单井产能从2013年初0.45t下降到年底0.34t,日产液略有下降,为了控制含水上升,对该井组实施控水政策,配注下调为10m3,注水下调5个月后注采比0.62,累计注采比1.13时,井组含水下降90.6%,单井产能上升到最高点0.72t,累计增油228t,动态效果较好。注水下调8个月后,含水逐渐上升趋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2年注采比1.34,累计注采比1.17,地层压力保持水平139%,单井产能下降趋势;当地层压力保持水平126%,注采比0.62,累计注采比1.13,稳产效果较短。
  区块中碾9-14井组2012年临井压力保持水平118.7%,注采比1.42,累计注采比1.1,单井产能平均0.26t,含水95%,为了控制含水上升,采取平衡注水政策,注采比1.03,累计注采比1.16,单井产能上升到0.45t,含水下降到91.9%,从注水效果分析,当注采比控制在1.0左右动态相对较好。
  碾9-10井组注采曲线(图1) 碾9-14井组注采曲线(图2)
  说明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水平对注采比的影响较大。
  2.2 油井措施分析
  针对区块东南部投产初期液量相对保持较低,为了提高油井产量, 2014年实施成本较低的活性剂解堵技术,不仅能防止岩石表面润湿反转,维持地层原有的润湿性,具有破乳作用,而且清除地层岩石表面的有机物,如石蜡、沥青、胶质等,更主要活性剂油井解堵工艺施工过程停井时间只需4个小时左右,不影响采油生产,有效提高油井生产时率,而且增油效果明显,以下对活性剂解堵效果分析。
  2014年活性剂解堵两口,措施后液量均大幅度的上升,措施后增油效果较好,累计增油418.42t。
  2.3 参数优化井分析
  为了探索长3油藏合理流压的范围,进一步认识底水油藏在不同开采制度下的地层流体流动规律及流体性质的变化状况,确定底水油藏的合理工作制度,遵循井筒合理液面,将工艺与油藏相结合, 2014年从合理生产压差入手,重点治理高液面、高含水油井。2014年共实施上提泵挂2口,其中有效率100%。
  表二中两口井位于区块西部,压力保持水平114.2%,两口井沉没度大于300米以上,地层能量充足,为了选择合理的工作参数,将泵挂由860m上提到667m,平均日增油0.22t,当年累计增油59.1t,截止目前该井仍然有效。抽油井的参数优化不仅只考虑单一的井筒分析,同时保证合理的沉没度,通过改变泵挂深度来提高抽油机的泵效,泵挂深度主要与动液面高低,沉没度大小有关,同时根据合理流压折算相应的动液面。
  通过调参来改善供排关系,达到供采协调的合理性,因此保证合理的沉没度才能达到最好的增油效果。同时调参导致同井的流压不同,高含水井当流压接近4.0 MPa左右时,开发效果相对较好。
  3、 认识及建议
  (一)保持合理的注采比是低渗透油藏保持较高产量的前提条件,对于塞413区块,压力保持原始地层压力附近,合理控制注采比1.0左右,达到区块稳产。
  (二)措施增产方面,活性剂解堵措施高效实用、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三)通过调参能改善供排关系,达到供采协调合理性,抽油井的参数优化不仅只考虑单一的井筒分析,同时保证合理的沉没度,才能达到最好的增油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三笔字”练习的作用与方法展开了探讨,对“三笔字”练习的作用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练习方法,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三笔字”;练习;作用;方法  所谓的“三笔字”,就是指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而写好“三笔字”是国家教育部对师范生提出的素质要求也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职业技能之一。由此可见,“三笔字”对于职业教师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
期刊
[摘要]饮食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饮食文化在医学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食道癌患者的术后饮食养生方面,食道癌一般采取外科切除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创伤大、术后禁食时间长,导致患者本就虚弱的机体更加孱弱不堪。因此针对食道癌患者的养生研究,成为保障手术质量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就以此问题,浅论食道癌患者术后饮食护理与养生,以期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传统文化
期刊
摘要:为强化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认知特点的重视程度,加强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教学行为,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了研究,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向为基础,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为其在进入社会就业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教学对策  一、引言  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市场竞争不仅体现在企业之间,更能够体现在人
期刊
摘要:民法基本原则是国家以人民的公平、诚实信用等权利为基础而建立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民法基本原则还不是很完善,通过实践与理论分析不难发现民法基本原则各个部分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可见,通过对民法基本原则的进一步研究,可以让人们更好的理解民法基本原则,也可以让民法更有效的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民法基本原则、冲突与协调、适应性研
期刊
摘要:建立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是当今高职教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结合药学专业的特色,构建具有药学专业特色的微生物与免疫学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教学模式,体现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目标。  关键词: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学专业,教学  现代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居于重要位置,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适合就业岗位的技能型、应用
期刊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我国高校开设的时间不长,但该课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高等院校的持久发展,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两难”问题,以及对我国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校大学生和高等院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都不是特别重视,师资力量严重缺乏,课程内容设置和课程设置都与我国在校大学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等问题。本文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高校的社会环境、文化观念、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学生状况等有许多新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高职学生培养的质量,班主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做好高职院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如何更好的发挥班主任的作用,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对于提
期刊
摘要:素质拓展训练以其丰富的活动形式被青少年所接受,以寓教于乐的情境体验、体能与心理训练的融合,促使青少年主动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在提升青少年自控力中发挥着独特的功效。本文对自控力及素质拓展训练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意义及如何更好地素质拓展训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素质拓展训练;青少年;自控力  一个完整的人必须是一个能够自立自强的人,必须是一个能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工作和自我生活的
期刊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而有策略地引入古诗的鉴赏与教学,有利于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和民族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古诗;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每个时代都有着其代表性的文学。《书·舜典》说“诗言志”,诗歌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瑰宝,中国素有“诗的王国”的美誉,自古非常重视诗歌的发展。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强调了古诗教育的必要性:“不学诗,无
期刊
摘要: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艺术宝殿中的一朵奇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蒙古族长调民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蒙古族长调民歌中独具风格与魅力的瑰宝,是巴尔虎人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民歌体裁,是草原音乐文化的代表作。巴尔虎长调民歌历史沉淀深厚,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巴尔虎蒙古族部落历史的记录,也是文化的记忆。巴尔虎蒙古族长调区域特色鲜明,有完备的音乐体系,曲目丰富,与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