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麻醉住院医师临床带教中的效果。
方法以我院采用案例教学法为界限,将以往采用传统教学法为对照组,案例教学法为实验组,通过学员的考核成绩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考核成绩(包括术前评估、麻醉前准备、麻醉方式选择、操作等)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案例教学法能有提高教学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有助于提高临床带教效果。
关键词:住院麻醉师临床带教案例教学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311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188-01
麻醉学是一门风险大、技术性强,对设备依赖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如何提高麻醉学教学质量及改进麻醉学教学方法对培养合格的临床麻醉学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1]。自我院成为进修点以来,承担了大量麻醉临床带教工作,如何提高麻醉临床技能教学效果,帮助学员掌握麻醉技能相关理论及操作要点成为麻醉临床带教老师的重任。案例教学法是比较近年来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真实的病例,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大有提高,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自身麻醉师及进修学员,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为界限,采用传统教学法为对照组,案例教学法为实验组,两组学员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按病种对其进行理论讲课。
1.2.2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具体做法如下:①案例准备。案例的挑选应兼顾典型示范、应用实践、现实新颖,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提供的案例重在讨论、思考和学员的参与。案例不一定全为成功案例,也可为失败的案例,比如麻醉过程中出现生理指标剧烈波动难以处理的情况、重要器官系统严重损伤、麻醉并发症等。在准备案例中还应设计好问题以便与学员交流,了解其欠缺部分以便及时给以补充。比如心肺复苏知识中,问题可设为:a.心肺复苏的合理性及问题;b.在麻醉中会应用到那些技能。②小组讨论。将学员分为3组,教师根据所选的案例拟定好需要讨论的相关问题,并可将临床麻醉学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列出并整理,同时引导学生查阅、自学、收集及整理相关教学内容,并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让每组学员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并召开小组讨论会议,对资料进行收集及分类,并将收集回来的资料整理成报告,并作为小组发言稿,同时每组选择一名成员发表意见。教师针对学员的总结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其正确的部分给予赞扬,对其不足之处给予纠正。③鼓励学员大胆参与。长期以来,处于学习中的人都容易受“习于旧日被动的学习习惯,过度依赖教师的资讯传递”的影响而存在“搭便车”的现象,不积极思维,不积极参与,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2]。因此教师应鼓励学员多参与,让其明白在案例教学中根本就不存在判断对与错的“标准答案”,积极参与讨论是让自己的观点接受挑战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好机会。④利用实物进行实践。临床麻醉学实践性很强,抽象的理论让初学者难以理解,因此可结合实物进行实践。比如挑选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的案例,利用医院的器具在试验动物身上进行实战,让学员亲生感受,如此便可将麻醉中的问题迎刃而解。再如在讲授心肺脑复苏时,可利用模拟人边讲边示范,向其演示单人复苏、双人复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让学生亲自实施,老师给予指导,如此可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
1.3成绩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术前评估、麻醉前准备、麻醉方式选择、各种麻醉方法的操作及注意事项等,考核形式采用理论加技能操作相结合的考核办法,理论采用试卷形式,占总成绩的50%;技能操作采用模拟操作,占总成绩的50%,两者总分满分为100分。
2结果
实验组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讨论
3.1案例教学法能巩固理论与临床技能。通过临床病例讨论中的实例,学员可以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的具体病例相结合,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对复张陛肺水肿的病例讨论中,首先就要清楚地了解影响肺内生理性体液转运因素问相互作用的原理,才能对其发生机制有很好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对其预防和治疗原则的掌握[3]。麻醉科的临床操作较多,其中有创操作(如深静脉穿刺、椎管内麻醉等)的风险很大,如果没有对人体解剖的清楚了解,以及严格的临床操作训练,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对于相关操作出现的并发症的讨论,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操作的要点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巧,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例如,颈内静脉穿刺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技术,但是相关并发症较为多。通过病例讨论,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颈内静脉的解剖,以及胸锁乳突肌的前、中、后三个方向进针的穿刺要点。
3.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临床逻辑思维。在病例讨论过程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可引导学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邏辑思维模式。例如,出现围术期高血压时,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原因,包括病人的原有高血压病的类型及血压控制情况、麻醉深度是否不足、是否存在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手术操作的刺激、以及补液过多和升压药应用不当等因素。结合具体病例分析出原因,进行对因治疗,才能达到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减少病人出现意外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虎.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85-87
[2]宋梅.浅谈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及实施.卫生职业教育,2011,16(7):235-237
[3]田鸣.临床病例讨论在麻醉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10,9(11):75
方法以我院采用案例教学法为界限,将以往采用传统教学法为对照组,案例教学法为实验组,通过学员的考核成绩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考核成绩(包括术前评估、麻醉前准备、麻醉方式选择、操作等)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案例教学法能有提高教学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有助于提高临床带教效果。
关键词:住院麻醉师临床带教案例教学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311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188-01
麻醉学是一门风险大、技术性强,对设备依赖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如何提高麻醉学教学质量及改进麻醉学教学方法对培养合格的临床麻醉学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1]。自我院成为进修点以来,承担了大量麻醉临床带教工作,如何提高麻醉临床技能教学效果,帮助学员掌握麻醉技能相关理论及操作要点成为麻醉临床带教老师的重任。案例教学法是比较近年来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真实的病例,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大有提高,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自身麻醉师及进修学员,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为界限,采用传统教学法为对照组,案例教学法为实验组,两组学员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按病种对其进行理论讲课。
1.2.2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具体做法如下:①案例准备。案例的挑选应兼顾典型示范、应用实践、现实新颖,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提供的案例重在讨论、思考和学员的参与。案例不一定全为成功案例,也可为失败的案例,比如麻醉过程中出现生理指标剧烈波动难以处理的情况、重要器官系统严重损伤、麻醉并发症等。在准备案例中还应设计好问题以便与学员交流,了解其欠缺部分以便及时给以补充。比如心肺复苏知识中,问题可设为:a.心肺复苏的合理性及问题;b.在麻醉中会应用到那些技能。②小组讨论。将学员分为3组,教师根据所选的案例拟定好需要讨论的相关问题,并可将临床麻醉学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列出并整理,同时引导学生查阅、自学、收集及整理相关教学内容,并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让每组学员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并召开小组讨论会议,对资料进行收集及分类,并将收集回来的资料整理成报告,并作为小组发言稿,同时每组选择一名成员发表意见。教师针对学员的总结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其正确的部分给予赞扬,对其不足之处给予纠正。③鼓励学员大胆参与。长期以来,处于学习中的人都容易受“习于旧日被动的学习习惯,过度依赖教师的资讯传递”的影响而存在“搭便车”的现象,不积极思维,不积极参与,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2]。因此教师应鼓励学员多参与,让其明白在案例教学中根本就不存在判断对与错的“标准答案”,积极参与讨论是让自己的观点接受挑战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好机会。④利用实物进行实践。临床麻醉学实践性很强,抽象的理论让初学者难以理解,因此可结合实物进行实践。比如挑选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的案例,利用医院的器具在试验动物身上进行实战,让学员亲生感受,如此便可将麻醉中的问题迎刃而解。再如在讲授心肺脑复苏时,可利用模拟人边讲边示范,向其演示单人复苏、双人复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让学生亲自实施,老师给予指导,如此可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
1.3成绩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术前评估、麻醉前准备、麻醉方式选择、各种麻醉方法的操作及注意事项等,考核形式采用理论加技能操作相结合的考核办法,理论采用试卷形式,占总成绩的50%;技能操作采用模拟操作,占总成绩的50%,两者总分满分为100分。
2结果
实验组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讨论
3.1案例教学法能巩固理论与临床技能。通过临床病例讨论中的实例,学员可以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的具体病例相结合,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对复张陛肺水肿的病例讨论中,首先就要清楚地了解影响肺内生理性体液转运因素问相互作用的原理,才能对其发生机制有很好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对其预防和治疗原则的掌握[3]。麻醉科的临床操作较多,其中有创操作(如深静脉穿刺、椎管内麻醉等)的风险很大,如果没有对人体解剖的清楚了解,以及严格的临床操作训练,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对于相关操作出现的并发症的讨论,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操作的要点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巧,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例如,颈内静脉穿刺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技术,但是相关并发症较为多。通过病例讨论,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颈内静脉的解剖,以及胸锁乳突肌的前、中、后三个方向进针的穿刺要点。
3.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临床逻辑思维。在病例讨论过程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可引导学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邏辑思维模式。例如,出现围术期高血压时,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原因,包括病人的原有高血压病的类型及血压控制情况、麻醉深度是否不足、是否存在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手术操作的刺激、以及补液过多和升压药应用不当等因素。结合具体病例分析出原因,进行对因治疗,才能达到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减少病人出现意外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虎.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85-87
[2]宋梅.浅谈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及实施.卫生职业教育,2011,16(7):235-237
[3]田鸣.临床病例讨论在麻醉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10,9(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