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中人物描写方法之侧面描写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888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侧面描写是与正面描写相对的概念,也叫间接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直接描绘,而是描绘与之相关、相似或相反的人物、事物和景物来间接表现人物形象。
   侧面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法:
   一是烘托。
   或借助环境来烘托人物形象。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卢纶《塞下曲》中“大雪满弓刀”、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号”等诗句,诗人极力渲染环境的恶劣来突出将士们的英勇无畏。
   或借助周围人的反应来表现主人公的形象。如《琵琶行》中“主人忘归客不发”,通过主客的反应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和感染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女演奏已经结束,听众却还沉浸在她的美妙音樂之中,不能自拔。音乐止而意无穷,足以见得琵琶女演奏的乐曲的艺术感染力。
   或从对方入笔来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杜甫在《月夜》中通过对妻子的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来表现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以夜难眠来侧面写自己的思乡之情。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中虚写“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人想象家人团坐在一起思念诗人,叨念诗人这个“远行人”来侧面表现自己的思乡之情,塑造了一个孤独而又思乡情切的诗人形象。
   二是对比衬托。
   以景物衬托人物心情最常见。诗人以景衬情,寓情于景。
   或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的正衬。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描绘了“朝辞白帝彩云间”“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壮丽图景,塑造了一个被赦免后的轻松愉快的诗人形象。
   或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的反衬。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春景如此美好,诗人却无心赏玩,反衬内心的苦闷,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功业无成的诗人形象。
   三是语意双关。
   古人喜欢利用其他人或事物的相似点、比喻义、象征义等间接表情达意,进而塑造人物形象。
   或假托其他形象来表现诗人形象。如秦韬玉《贫女》中塑造了一个贫女形象,暗含着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表面上写贫女,实则写自己。
   或通过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塑造诗人形象。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描绘了饱受摧残但生命力顽强的梅的形象,实则借梅写自己,表明自己的心志,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坚贞不屈、甘于奉献的爱国诗人形象。
   四是用典。
   通过用典,表明态度,间接塑造了诗人形象。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大量使用典故,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以廉颇自比,塑造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又无法施展才华的爱国词人形象。
   五是比兴。
   利用客观事理与人事的相似点,“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能够增强表达效果。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中,开篇写“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由飞禽团聚起兴写夫妻分离。
   使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既能突出强调人物的形象特征,又能使表达委婉含蓄。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和作品的社会意义,是高考的常考题型,在诗歌鉴赏中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未来的交通工具将具有节能、快速、多功能等特点。   未来的汽车已经发展成了水、陆、空三用车了。它不再用汽油作为燃料,只需通过空气就可转换成动力。所以,未来的世界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树。它速度快,时速可达500公里。最先进的是,只要按下“收”的按钮,汽车就变成文具盒大小,可以随身携带。停车场变成了公园。   这种汽车没有方向盘,只有一块超薄的电子屏,显示你
期刊
我们的校园是一个充满活力,可爱又温暖的地方。   春天来了,我们的校园鸟語花香,到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色,一进校门就能看见两棵雪松高大挺拔,树上的嫩叶刚长出来。草坪里的小草嫩嫩的。迎面扑来阵阵花香。看,迎春花开了,月季花开了,丁香花开了,樱花开了,还有我叫不上名的,它们争相斗艳,漂亮极了!   “上课了!上课了!”一位同学大喊道。上课时,教室里传出了一阵阵读书声,加上眼前的美丽情景,像是在梦幻的
期刊
我妈妈像个闹钟。每当到了早上六点时,如果我还没有起床,妈妈就会像闹钟一样把我叫醒。没有一次让我上学迟到,除了我自己做事时很磨叽。她从来都没有失职过,从幼儿园一直到现在的五年级。   我妈妈像台学习电脑。我每次遇到了不会的题时,妈妈都会认真地教我,不管是数学题、语文题,还是英语题……在我实在不会的时候,都能得到妈妈的帮助。   我妈妈像一本字典。每当我做作业和看书时,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时,妈妈都会
期刊
人们常说:“自古忠孝难两全。”但我就一直认为不是这样的。因为我的偶像——岳飞就是又忠又孝的人。   岳飞生下来不久,他的父亲被洪水淹死了,岳飞和他母亲在漂来的荷花缸中活了下来,岳飞是他母亲独自一人抚养成人的。有着这样的经历,岳飞非常孝顺他母亲。有一次几个顽童想让岳飞去打架,岳飛想到母亲的教导和担心,连忙婉言拒绝想要离开。那些顽童大动干戈苦苦强留,岳飞不愿意让母亲担忧,最终还是设法回家去了。从小长
期刊
这几天我读了几书,其中,一本《青铜葵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讲了一个城市的女孩葵花,她没有妈妈,爸爸到学校要带她一同到大麦地。还有一个孩子,叫青铜,他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而变成了哑巴。因而青铜不能去上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欢天喜地地去上学。   青铜最亲近的人只有奶奶,因为爸爸、妈妈整天都在地里干活,他很孤独。但这时,葵花出现了,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一次,葵花爸爸不小
期刊
叶圣陶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体现,是“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他认为,教育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学会自学,并能坚持终身自学的过程。我校正在进行“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唤醒教师的主导意识和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师生的创新思维,回归教与学的本质意义。就课堂教学而言,质疑应当是在教师引导之下的一种规范化、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行为,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运用旧知与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这一
期刊
时钟滴滴答答地响,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成就我们越来越成熟的身体和越来越聪慧的头脑。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连起来就是我们成长的历程。品味我们逝去的,就是品味我们的生命。那一件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就是我们成长的故事。   打開记忆的大门,回想起我六岁的那年,妈妈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因为这辆自行车后面有两个小辅助轮,所以骑起来很稳当,小时候我经常骑,后来不怎么骑了。有一天我回家
期刊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要对古诗词的内涵进行理解,深刻品味其独特魅力,就需要关注传统文化的融合,让学生基于传统文化角度分析古诗词作品,把握其中传达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文化素质的培育。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积极调整思路,挖掘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要素,让学生主动接受文化熏陶。   1.加强反复朗读,增强传统文化感知。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生在语文学习当中的一大难点
期刊
家鄉的早晨,景色是那么的美丽。   清早,一起床就有一股凉爽的风扑面而来。远处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都好像刚睡醒似的。慢慢变清楚了。蔚蓝的天空,飘浮着几朵白云,东方的天边,彩霞姑娘飘舞着一幅幅彩绸。桃树的果实和叶子好像刚洗完澡,纷纷滴下晶莹的水珠。一只大公鸡飞上柴垛“喔喔”地打起鸣来。   太阳慢慢地露出红红的脸蛋,把四面八方的景物照的金灿灿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明亮。站在高处往四周望,景色更美了。
期刊
小鸡宝宝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今年,我从一本书上看到它们的由来,我才知道它们是从鸡蛋里“蹦”出来的。我也想尝试着像鸡妈妈那样“孵”出自己的小鸡宝宝,于是,我的护蛋行动开始啦!   护蛋的那个星期里,雞蛋一直和我在一起,蛋不离身,我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我依然有所收获,因为我从保护蛋宝宝的过程中真正懂得了爸爸妈妈的辛苦。   护蛋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情,现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