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史文献视角研究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的价值与实践

来源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bo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与科学的瑰宝,在中华文明的大部分时期,中医药都是中华民族有效应对疫病的保障,在中国悠久的防疫史上,中医药谱写了辉煌的抗疫篇章,护佑了中华民族繁衍昌盛.本文基于医史文献视角归纳总结疫病的概念、分类,梳理先秦至近现代不同历史朝代的疫病发生情况,分析中医药在疫病防控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诠释中医“治未病”思想.旨在阐发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全面提升中医药疫病防控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彰显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的重要价值与生动实践.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杭州地区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立单位提交的年度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便于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掌握辖区生物安全隐患,制定对策,控制风险.方法 要求杭州市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立单位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并填报、提交风险评估报告,包括《实验室设立单位基本情况表》和《实验室设立单位生物安全风险自评表》等.对各单位提交的风险评估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和汇总,最后编制成杭州地区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结果 2019年杭州市15个区(县)563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立单位开展年度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生物安全风险
丙烯酰胺(Acrylamide)化学式为C3H5NO,分子量71.08,无色片状结晶,无味,有毒,易溶于极性溶剂,是由食品中游离氨基酸与含羰基的化合物还原糖在高温烘焙过程中,通过Maillard反应形成[1].rn瑞典技术研究人员于2002年报道了于面包、油炸薯条、土豆片等高淀粉、高碳水化合物食品中检测出丙烯酰胺[2].2015年欧盟的风险评估报告显示,咖啡、饼干、谷物及小麦制品等热加工食品均检出较高含量的丙烯酰胺.2018年美国洛杉矶法官因为丙烯酰胺在咖啡产品中的高含量,裁定90家售卖咖啡的企业须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