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小学的班主任,面对60多名刚从无忧无虑的幼儿园马上进入小学生活的按部就班的孩子,怎么从最初的新鲜、胆怯、陌生,到融合、开心、熟悉,这个转变是质的转变,这个转变是富有意义的转变,它将为整个六年的小学生涯打下基础,更进一步讲,能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基础。
作为小学的班主任,面对60多张稚嫩的脸庞,我所体会到的是勃勃的生机,嘈杂的低语,无穷的好奇,执拗的顽皮,天真的嬉戏,这些组成了最丰富也最劳心的校园生活。
作为小学班主任,我所体会到的不仅是比家长或监护人更重大的责任,这份责任感不是工作压力带来的,它更多的是来自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与生俱来的保护欲。比责任更大的是对生命的关爱,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充满无限希望的生命,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从目不识丁的低收入家庭到家境殷实的小康之家,从无暇分心孩子教育的家长到事无巨细管教的父母,种种的差异、不同,都让这份关爱更加厚重,需要付出更多的因材施教、需要付出更多的沟通,让家庭和学校进一步联动融合起来。这些正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作为班主任的工作主旨所在。
小学教育的核心,是端正品行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良好习惯的养成、健康体魄的锻炼,班主任的工作只要仅仅围绕这四个核心内容,并且时刻以孩子身心健康作为标准,就能将一个班主任的工作干得生动有趣。
小学班主任于我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每天进入校园的一刻、站上讲台的一瞬,都会让我不由自主地获得自己的位置,没有过多思考,自然而然地会进入状态。
孩子就是孩子,我的工作就是把孩子当成孩子对待,他们需要的是恩威并重的科学对待。理解他们顽皮的同时,规范他们的言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管教始终是合二为一的。小学班主任的角色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法官、警察的角色,如何让孩子体会“言必行、行必果”的深刻意义,就是要坚持严格执行班规班纪,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纪律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有了纪律观念,除了能规范孩子在课堂上的若干小动作外,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养成他们守法的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是与老师的持之以恒分不开的,班主任对待纪律一以贯之的态度、持续不断地纠错扶正,这都是慢功夫,循序渐进的坚持才能让健忘的孩子们慢慢成长。给点时间、给点耐心,孩子的变化会让每个坚守的人欣喜。
孩子就是孩子,给他们点阳光他们就会灿烂得耀眼,很容易满足得飘起来。奖惩并行,鼓励与批评有效结合,将让班主任工作更加富有效率。孩子天性就是玩,不会玩的孩子是可怜的,不敢玩的孩子是病态的,教育是释放和引导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要“小大人”,我们要的是真诚如璞玉的孩子,要他们的放肆、要他们的天马行空,要他们在成长的跌倒、受伤中勇敢站起,而不是谨小慎微地让他们不敢迈步、害怕摔倒,那样的孩子不是有活力的孩子,那样的孩子也不是真实的孩子。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需要科学的引导,让他们的德智体美都能达到全面的发展。作为班主任,不是只盯着学业,只注重考试的狭隘短视者,班主任应该是能全面关照孩子的人,“全面”二字,不是表面文章,它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萦绕在班主任心头的核心字眼。健康的孩子必定是全面发展的孩子,健康的孩子必定是懂得爱与被爱的孩子,健康的孩子必定是会笑也会哭的孩子。
以上种种老生常谈,毫无新意的自我体会,作为小学班主任的我却认为这些不是无聊的重复,这些最质朴的道理往往正是被我们认为理所当然、人尽皆知的道理往往被忽视得不值一文,很多班主任产生职业倦怠,我认为有部分原因就是不把孩子当孩子,太想把他们管教成“小大人”了,而孩子的天性本不是大人,所以事与愿违所产生的失望自然会消磨掉某些班主任的工作热情。
与我一样当班主任的同行们,让我们回归到最质朴的起点吧,“把孩子当孩子”,让小学班主任成为一个更加丰富、有意义、充满变化的角色吧!
从真善美的孩子,到真善美的社会,还有什么比小学班主任更加有趣的事业呢!
作为小学的班主任,面对60多张稚嫩的脸庞,我所体会到的是勃勃的生机,嘈杂的低语,无穷的好奇,执拗的顽皮,天真的嬉戏,这些组成了最丰富也最劳心的校园生活。
作为小学班主任,我所体会到的不仅是比家长或监护人更重大的责任,这份责任感不是工作压力带来的,它更多的是来自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与生俱来的保护欲。比责任更大的是对生命的关爱,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充满无限希望的生命,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从目不识丁的低收入家庭到家境殷实的小康之家,从无暇分心孩子教育的家长到事无巨细管教的父母,种种的差异、不同,都让这份关爱更加厚重,需要付出更多的因材施教、需要付出更多的沟通,让家庭和学校进一步联动融合起来。这些正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作为班主任的工作主旨所在。
小学教育的核心,是端正品行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良好习惯的养成、健康体魄的锻炼,班主任的工作只要仅仅围绕这四个核心内容,并且时刻以孩子身心健康作为标准,就能将一个班主任的工作干得生动有趣。
小学班主任于我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每天进入校园的一刻、站上讲台的一瞬,都会让我不由自主地获得自己的位置,没有过多思考,自然而然地会进入状态。
孩子就是孩子,我的工作就是把孩子当成孩子对待,他们需要的是恩威并重的科学对待。理解他们顽皮的同时,规范他们的言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管教始终是合二为一的。小学班主任的角色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法官、警察的角色,如何让孩子体会“言必行、行必果”的深刻意义,就是要坚持严格执行班规班纪,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纪律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有了纪律观念,除了能规范孩子在课堂上的若干小动作外,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养成他们守法的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是与老师的持之以恒分不开的,班主任对待纪律一以贯之的态度、持续不断地纠错扶正,这都是慢功夫,循序渐进的坚持才能让健忘的孩子们慢慢成长。给点时间、给点耐心,孩子的变化会让每个坚守的人欣喜。
孩子就是孩子,给他们点阳光他们就会灿烂得耀眼,很容易满足得飘起来。奖惩并行,鼓励与批评有效结合,将让班主任工作更加富有效率。孩子天性就是玩,不会玩的孩子是可怜的,不敢玩的孩子是病态的,教育是释放和引导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要“小大人”,我们要的是真诚如璞玉的孩子,要他们的放肆、要他们的天马行空,要他们在成长的跌倒、受伤中勇敢站起,而不是谨小慎微地让他们不敢迈步、害怕摔倒,那样的孩子不是有活力的孩子,那样的孩子也不是真实的孩子。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需要科学的引导,让他们的德智体美都能达到全面的发展。作为班主任,不是只盯着学业,只注重考试的狭隘短视者,班主任应该是能全面关照孩子的人,“全面”二字,不是表面文章,它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萦绕在班主任心头的核心字眼。健康的孩子必定是全面发展的孩子,健康的孩子必定是懂得爱与被爱的孩子,健康的孩子必定是会笑也会哭的孩子。
以上种种老生常谈,毫无新意的自我体会,作为小学班主任的我却认为这些不是无聊的重复,这些最质朴的道理往往正是被我们认为理所当然、人尽皆知的道理往往被忽视得不值一文,很多班主任产生职业倦怠,我认为有部分原因就是不把孩子当孩子,太想把他们管教成“小大人”了,而孩子的天性本不是大人,所以事与愿违所产生的失望自然会消磨掉某些班主任的工作热情。
与我一样当班主任的同行们,让我们回归到最质朴的起点吧,“把孩子当孩子”,让小学班主任成为一个更加丰富、有意义、充满变化的角色吧!
从真善美的孩子,到真善美的社会,还有什么比小学班主任更加有趣的事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