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使用碳酸氢钠与制霉菌素液预防ICU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碳酸氢钠与制霉菌素液交替漱口预防ICU患者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实验组用碳酸氢钠与制霉菌素液交替行口腔护理,对照组用传统的口泰液行口腔护理。采用相同时段咽拭子培养和咽拭子涂片查真菌,观察并比较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碳酸氢钠与制霉菌素液交替进行口腔护理可明显降低ICU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 碳酸氢钠 制霉菌素 交替使用 口腔真菌感染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139
  Abstrac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argling with 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and nystatin liquid alternately in ICU patients to prevent oral fungal infections.Methods:12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60 cases)and control group(60 cases),Alternating with 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and nystatin for oral care in experimental group,gargling with compound chlorhexidine mouthrinse solution for oral care in control group,Gram stain and fungal culture to seeking Fungi with Throat swab in patients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e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indicators.Result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between two groups.Conclusion:Gargling with 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 and nystatin liquid alternatel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ral fungal infection in ICU patients.
  Key WordsSodium bicarbonate solution;Nystatin liquid;Gargling alternately;oral fungal infection
  資料与方法
  2007~2009年收治重症监护室患者120例,采用床号单复数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0例,平均年龄61.2岁。对照组60例,平均年龄62.8岁。两组患者治疗前口腔黏膜正常,临床上没有真菌感染的症状,真菌涂片阴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情况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验组采用碳酸氢钠与制霉菌素液交替进行口腔护理的方法。①碳酸氢钠与制霉菌素液的配制:取碳酸氢钠片剂(0.3g/片)及制霉菌素片剂(50万U/片)各5片,研成粉末,分别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摇匀备用。②口腔护理方法:对照组用传统方法于9:00、15:00、21:00用口泰液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在相同时段用碳酸氢钠和制霉菌素液交替行口腔护理。具体操作方法:9:00时昏迷患者及经口气管插管者,头偏向右侧,颌下垫治疗巾,置弯盘,必要时注满kuff气囊,备好吸痰管。左侧甲护士固定好气管插管位置,右侧乙护士用弯血管钳先夹取碳酸氢钠液棉球擦洗患者口唇、牙齿、颊部、舌苔及上颚后,用左手固定气管插管;由甲护士用30ml无菌注射器抽吸碳酸氢钠液从患者左口角上朝向口腔的各个方位及面注入冲洗口腔,乙护士用右手持吸引管从患者右口角下吸出冲洗液,边注边吸,然后同法用制霉菌素液进行口腔护理。于第2次15:00时则先用制霉菌素液后用碳酸氢钠液,第3次21:00时又更换药液使用的顺序同法进行,依次类推。每次执行操作后均在护理执行单上标示清楚。清醒合作患者于相同时间前后颠倒两种药液使用的先后顺序含漱30~40秒吐出,反复2次即可。
  评价方法:在操作中观察患者口腔有无异味,口腔黏膜及舌面有无白色附着物等真菌感染的发生。护理前先测定患者口腔pH值及口腔咽拭子真菌培养,护理后第5天、第7天、第11天分别进行口腔咽拭子真菌培养。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实验组1例(1.7%)发生口腔真菌感染,对照组7例(11.7%)口腔黏膜或舌苔涂片找到真菌,其中5例口腔内出现散在的乳白色斑点、斑片状假膜,不易拭去,2例出现口腔黏膜充血。在相同时段,实验组真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口腔PH值及真菌感染发生情况,见表1。
  讨 论
  ICU患者容易发生口腔真菌感染的原因:①环境因素:ICU患者因高热、昏迷、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不能经口进食,咳嗽、吞咽受限,生理机能丧失,抵抗力降低,口腔自净作用减弱,口腔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干裂,黏膜损伤,而且因口腔分泌物不能下咽,存留在口腔内正好成为真菌生长繁殖良好的培养基[1],从而为真菌感染创造了有利条件。②患者因素:口腔是一个以厌氧菌为主的杂菌环境,一般革兰阴性、阳性球菌、杆菌都可寄生其内,正常状态下,各菌群间能保持生态平衡。ICU患者基础病多、复杂,病程长,院外用药不规范,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以及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差,更增加了感染的机会。③抗生素使用:临床上为救治患者大剂量使用各种广谱抗生素、脱水药、糖皮质激素及抗凝药等,其后果是敏感菌被抑制、杀灭,而对其不敏感的真菌则大量繁殖,易造成口腔真菌感染[2]。
  碳酸氢钠与制霉菌素液联合应用,交替进行危重患者的口腔护理,不仅可用于口腔局部感染的预防,还可用于霉菌感染的治疗,是强有力的辅助治疗手段。避免了全身用药时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损害,也避免了霉菌感染后使用其他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带来的经济负担。且用量少,价格便宜,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因此,碳酸氢钠与制霉菌素液交替进行口腔护理可作为ICU危重患者常规口腔护理液,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全凤,陶颖芝.口腔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7):299-301.
  2 李从荣,彭少华,李栋,等.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与耐药现状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7):485-487.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比较排气式和预真空两种高温压力蒸汽灭菌方法对牙科手机的灭菌效果。方法:选择20支牙科手机,经指定浓度菌悬液污染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排气式和预真空高温压力蒸汽灭菌。对灭菌前后采样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排气式高温压力蒸汽灭菌率为99.425%,预真空高温压力蒸汽灭菌率为10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温压力蒸汽灭菌对牙科手机进行消毒灭菌的效果可靠;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183    资料与方法  2005年5月~2008年12月收治体外循环术后出现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75岁。其中行冠脉搭桥术4例,双瓣膜置换术8例,二尖瓣置换术1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6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5例,入院时空腹血糖正常但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者25例。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病历资料患者,男,21岁。因腹胀、腹疼6天、腹泻2天于2011年7月入院。患者突发腹胀、腹部绞痛,外院B超检查示"大量腹水",予腹腔穿刺抽液等治疗,疗效欠佳。其后出现腹泻,为暗红色
我国的软件产业以平均超过30%的速度增长,而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软件(开发)人才紧缺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的软件开发人才主要来自于我国高等院校.截至2002年底的数据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