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术中吲哚菁绿(ICG)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外血管搭桥(EC-IC bypass)手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AOICA)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AOICA行血管搭桥手术治疗8例患者的经验.吻合前根据造影结果进行选择目的血管,吻合后再行荧光造影评估吻合情况.共搭桥11次,行ICG荧光血管造影25次. 结果 8例手术得益于ICG荧光血管造影,选择了较适宜的目的血管.术中发现2例吻合
【机 构】
:
550002贵阳,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550002贵阳,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550002贵阳,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550002贵阳,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550002贵阳,贵州省人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术中吲哚菁绿(ICG)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外血管搭桥(EC-IC bypass)手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AOICA)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AOICA行血管搭桥手术治疗8例患者的经验.吻合前根据造影结果进行选择目的血管,吻合后再行荧光造影评估吻合情况.共搭桥11次,行ICG荧光血管造影25次. 结果 8例手术得益于ICG荧光血管造影,选择了较适宜的目的血管.术中发现2例吻合口狭窄和l例渗漏,经及时拆除缝线和补充缝合等处理好转.术中发现手术区域脑血管显影时间均明显提前.术中未发现ICG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术后随访无新发卒中病例均获得良好疗效.术后复查CT血管成像(3D-CTA)或全脑血管造影(DSA),显示吻合血管血流通畅,长期随访未发现再狭窄情况. 结论 ICG荧光血管造影简便易行,具有理想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以帮助提高血管搭桥手术的通畅率,从而提高血管搭桥手术的治疗效果.是血管搭桥手术治疗AOICA的重要的术中评估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用足背皮瓣带趾伸肌腱修复手背皮肤、肌腱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切取带趾伸肌腱的足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背皮肤肌腱缺损20例.皮瓣切取面积6.0cm×5.0cm~11.O cm×8.0 cm,移植1~3条伸趾肌腱. 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经过12~36个月的随访,皮瓣覆盖区平整、质地柔软、肤色与正常手部皮肤相近,伤手运动基本正常,感觉恢复良好.足部行走及足趾屈、伸活动无影响.结论 应用带趾伸肌
足跟部组织缺损是儿童较常见的一种损伤,由于局部软组织少,常常伴随跟腱断裂缺损及跟骨断裂缺损,常需用皮瓣进行修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临床应用已较为广泛,但用于儿童病例报道较少[1].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2例,临床效果良好。
目的 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头颈部缺损游离皮瓣移植静脉端端吻合中应用的可靠性. 方法 12例游离皮瓣重建头颈部缺损,其中放射性下颌骨坏死3例,上颌骨纤维异常增殖1例;上颌窦黏液表皮样癌、鳞癌各1例,复发下牙龈鳞癌1例,颊鳞癌1例,舌鳞癌4例,分别采用腓骨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前臂皮瓣同期修复缺损.静脉采用微血管吻合器端端吻合,共用13枚吻合器. 结果 12例游离皮瓣静脉吻合口无渗血,术中阻断实验显示静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空心钉联合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青壮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自1992年1月至2007年1月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204例.切开复位2枚空心钉固定联合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转移治疗103例(A组),Garden分类:Ⅲ型68例,Ⅳ型35例.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01例(B组),Ⅲ型62例,Ⅳ型39例. 结果 两组病例随访5~15年.A组
患者女,38岁.孕39周.工作中右上肢被机器卷入致出血、疼痛、畸形伴功能障碍3h余,于2007年12月2日转入我院.来时查体:体温35.4℃,脉搏112次/分,呼吸29次/分,血压100/60 mmHg,神志清,精神差,失血貌,痛苦面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膨隆,右上臂中段不全离断,仅前内侧3 cm皮肤、肱二头肌、肱肌、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相连,骨折端外露,余均挤挫离断.前臂自肘关节下不全离断
为了促进我国的修复重建外科专业的学术交流与发展,展示近年来修复重建外科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定于2014年9月18日至20日,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第19次全国学术交流大会。会议由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包括特邀嘉宾讲座与大会发言、
温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创建于1941年2月,是义乌市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超薄穿支皮瓣修复(足母)甲皮瓣供区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12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显微镜下均匀修薄皮下脂肪,保留2~3mm皮下脂肪,皮瓣面积3 cm×8 cm~5 cm×12 cm,修复(足母)甲皮瓣供区软组织缺损.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稍臃肿,质地柔软,有弹性,无色素沉着,无冻伤,负重区溃疡及疼痛,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仅留线性瘢
目的 研究对比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与邻指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 1年12月年共50例指端缺损患者,指端缺损面积最小1.2 cm×1.0 cm,最大2.2 cm×1.4 cm,随机选择行同指指动脉岛状推进皮瓣修复25例,邻指皮瓣修复25例,对比两组皮瓣的患指外观满意程度、有无痛觉过敏、指端耐寒性、指端两点辨别觉、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并对指端两点辨别觉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
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因其临床应用便利、促进创面愈合,已在我国各地医院推广应用于各种创面的治疗[1-8].但在临床应用中也暴露一些问题,尤其对复杂性创面的应用常感棘手[9-12].现就我们临床实践谈一点在复杂性创面中VSD技术应用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一、复杂性创面复杂性创面主要指以下几种情形创面:1.污染严重创面:急性创伤直接导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开放性骨折、开放性复合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