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中白藜芦醇的酶法制备

来源 :西北植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5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白藜芦醇得率为指标,通过对酶制剂的筛选和酶解条件的考察,分别选出酶法提取和酶法转化制备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条件,并对两种酶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酶法提取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60 min,最适pH 5.0,底物浓度17%;酶法转化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48 h,最适pH 5.0,底物浓度15%。(2)与空白样品(不加酶)相比,酶法提取白藜芦醇得率增加了3.12 mg/g;酶法转化白藜芦醇得率增加了12.72 mg/g。研究表明,两种方法与不加酶提取相比均提高了白
其他文献
说到小学语文教学,就自然会想到作文教学,小学作文对于老师和学生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在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如泥人土马”,有形而没有生气,要不就是缺少个性。而小学作文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教师感到十分头痛的问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那么,如何进行作文的教学呢?浅谈一下我的观点。  一、从小培养,奠定基础  我们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往往只是一味重视让学生写字词,而忽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2.学习文章巧妙的布局,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景物。3.锻炼提高语文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预习、展示、拓展、反馈环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对文章的内容、写法进行鉴赏,完成学习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描述的自然美和人情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自然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压力室、电导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综合分析测定了连翘[Forsythiasuspensa (Thunb.) Vahl]和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Thunb.)在不同程度脱水胁迫时细胞外部微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脱水胁迫条件下,叶片细胞随着脱水胁迫强度的加大,细胞内离子外渗的累计量不断加大,但细胞内离子外渗的速度在不同的区间内并无明显的改变,即细胞膜的透性在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