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li95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活动,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学习作文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而进行的,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教学的目标。同时,作文教学也是为学生张扬个性、创新思维提供机会,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观念等融入写作中,从而实现自己与教师、学生、亲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学校教育要重视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表达自己。
  随着教育的改革,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能够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来写作”,即能够自我表达,发展个性,交流信息,传达思想,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那么,根据作文教学的目标,教师和学生要如何创新来实现呢?怎样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完成作文教学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日记形式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单向传送的过程,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不能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 “一言堂”的课堂教学压制了学生的思维。有位语文教师曾说过“教学不单是学生的接受,也是学生的释放过程”,教学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释放自己的思维力、创造力、创新力,把自己的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就初中生来说,他们也需要时间来释放自己,整天压抑地学习反而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进步,使得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真正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想要的释放,为学生创造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课余时间的安排,让学生以写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想写、想说的内容,也可以记录自己一天或一周的经历。同时,教师要做好为学生日记内容的保密工作,尽量为学生留有私密的空间释放自己,通过日记的写作形式提高学生书面语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
  二、设计课堂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写作不是书面语的简单组合,它是学生通过口头语言的组织表达,再记录于书面的文章。写好一篇作文,不仅要学生会创新,还要把创新的内容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于纸上,让人读了便知其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堂锻炼学习的机会,从锻炼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问题讨论,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开展活动比赛,让学生学会在讲故事的比赛中组织语言、构思内容,为学生学习写作文创造条件,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适应写作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设计课堂比赛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关注点,特别是初中生,他们正处于好奇心极强的青春期,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来选取比赛内容,活跃学生的思维。比如,可以“爱情是什么”来作为课堂讨论的内容,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遇到有关“爱情”的话题作文时,能创造出正面的作文,以表达正确的思想情感。
  三、提供写作对象,指导学生模仿写作
  模仿句型写句子是语文中常出现的试题,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種锻炼,把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起来学习语文知识。然而,语文的作文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写作,是让学生能根据话题、标题等来构思自己的写作内容,把情感带入语言中来表达自己,释放自己。其实,句型仿写与作文写作是相互促进的,学生在模仿写作过程中也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写作练习,为学生模仿写作提供有利的指导,使得学生在模仿写作中借鉴其他作者的手法、内容选取、情感抒发等方式,从而提高自己创新作文写作的能力。比如,作文写作中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手法的运用,以及借物抒情、即景写情等,学生能通过相关摹写来学习,积累写作手法。教师可以用“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来教学生模仿描写,提示学生“秋风”与“落叶”的对仗关系,让学生从诗句中总结出创作手法,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时,要把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能有释放自己情感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作文的方法,通过不同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引导学生以生活的丰富经历作为写作素材,通过素材的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其他文献
我从未骑着自行车上过学。  你用你的自行车、摩托车负责了我的上学放学,在盛夏的花雨中,在寒冬的北风里,我坐在后座上咯咯直笑。那样的好时光像一地碎银,杂在金秋的落叶中落下,等着繁春时的花苞怒放再采撷。  我以前不喜欢你来接,上小学就在自己家旁边,才十分钟左右的路罢了,谁要你接!在你天天用自行车送我接我一段时间后,我终于爆发,冲你大吼。  可你还推着那辆破自行车愣愣地立在遮阳篷下,眼中那钻石一样的光芒
期刊
树叶在阳光的沐浴中才展露新翠,花朵在雨露的滋润中才吐露芳香,就像我沉浸在父母的关心中才得以成长——美在心里的成长。  那个夜晚,那杯热腾腾的牛奶,使我心里暖暖的……  10点了,秒针依然吧嗒吧嗒地转着。也许只有它,陪伴我在這个寂寞的黑夜里吧!  与一道数学题抗战了半个钟头的我,终于没有了耐心,把桌子使劲一推,书散落一地,丝毫没有对我的同情。  这时候,妈妈端着一杯牛奶走进我的房间。她看着地上乱成一
期刊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意义  语文属思维类学科,应用非常广泛,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应注重创新。将个性化阅读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具备如下作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小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赋予小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对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予以强化,实现写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渐对学生质疑、解疑和答疑的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使
期刊
漢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唐朝诗人。出身名门望族,二十一岁中进士,做过监察御史,官至尚书左丞。年少成名,雅擅音乐,更兼绘画,作诗属文,一派的风流蕴藉。晚年入禅门,居蓝田辋川,过着“仕隐两得”的优游生活。前期写过一些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有“诗
期刊
初中语文课堂中,微课教学不但走进了教育的视线,更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一种新教育理念的思潮。教师既要充分地认识到它对语文教学改革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要清晰地看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误区一:微课就是课件  微课通常在5到8分钟以内,由于它時间短、针对性强,有的老师在讲到相应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将微课打开给学生看,看似讲解得又清楚又省力。但授课最重要的一点是互动,假如学生看完微课有疑问,这时候老师再去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的并不多,大部分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呢?  一、设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同时,情感也是语文学习的心理基础,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的理解和表达。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的情感通过文本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那么应怎样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呢?  一、积极饱满
期刊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人呢,面对曾经帮助自己的恩人,需要尽最大努力去回报。所说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讲的就是感恩。当前人们都在强调感恩,在父亲节提倡给父亲洗头,在母亲节倡导给母亲洗脚,在感恩节组织给老人服务……其实这些在特殊节日组织的感恩活动,远远不能阐释感恩的内涵。我们要把感恩记在心里,落实在平时的行动上,要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感恩親人——  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
期刊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个人要进行初步备课,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重要作用。集体备课的过程就是教师对备课资源、技术、方案等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升的过程,它实现了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激发了群体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提高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期刊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串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