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这样才不至于随读随忘,随见随忘。
  关键词:用心写作;观察感知;多阅读多思考
  
  教学中我常常发现,学生中作文程度尽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他们那鲜活的语言,细致的观察,敏锐的眼力,令老师感到“后生可畏”。
  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源于他们平时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日常生活中注意多看、多读。看多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读多了,下笔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养成用心作文的习惯
  我把学生的作文分成两类:用心作的文和用脑作的文。目前,在同学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应付作文的同学身上,即便有些同学,作文功底煞是了得,但没有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他们的作文即使极有文采,依然脱不了胡编乱造的弊病,这就是用脑作文,因此这样的作文难以打动读者。只有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写自己的独特生活经历,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才能成为上乘之作。
  比如,前不久我校举行的以《往事》为题教师下水作文比赛中,教师们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把那些沉淀在岁月深处的难忘之事写得感人至深。其中一个老师在回忆她的小学生活时,提到因为穷全班同学互相下座借橡皮,有这样一个片段,“然而,事情并非如愿以偿,我们的秘密还是被老师发现了,我已记不起老师发怒的情景,梅怎样被迫离开教室,我努力把这些忘掉,但我忘不掉梅银铃般充斥沙滩的笑声,忘不掉梅离开教室时嘤嘤的哭泣。这一哭一笑永远留在了我十一岁的课堂,留在了我以后所有的日月。它们仿佛是一场冬雨浸润了我的心,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无奈和心酸”。可见,文章贵在真情,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一味地说套话,以为只要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就是没错的,其实,这种思想的框框是完全应该摒弃的。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语文教育老前辈都是强调学生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的。学生作文创作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所必须遵从的。
  二、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
  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而有的同学则眉头紧锁,“望题兴叹”,究其原因,就是能否具有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大自然的周而复始,社会生活的纷繁多变都是我们的信息资源库。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朱熹告诉我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写作者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只有热爱生活,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感知的习惯。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仓库里贮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这样才不至于随读随忘,随见随忘。
  三、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多修改的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持之以恒,写作习惯也就养成了。
  多思考,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在写作时,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隽永的文章。动笔之前,要思考选什么样的材料,定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对材料要如何组织等等。最好养成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这样,下笔才能一挥而就,不至于一句一句像挤牙膏似的硬挤出来。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文坛上流传着不少方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习作的习惯。叶圣陶先生当年曾大力提倡,积极主张学生自己修改文章。新课标也要求学生养成“多写多改”的习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公认的事实。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美。从学习写作开始,就应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自改的习惯。
其他文献
根据安全无证书签密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双线性对的可公开验证的高效无证书签密方案。该方案由密钥生成中心(KGC)、签密方、解签密方和验证方组成,使用盲化技术以及用户公钥和秘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缓解日渐紧张的交通压力,各城市都在大力修建交通道路,因此道路工程工期都会非常紧张,为此施工单位不得不在寒冷的冬季也展开抢工期的大干高潮。寒冷
十三师党委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引导领导干部认清肩负的重要职责,认清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挑战
甘肃省陇南地区茶树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为就近解决西北地区的饮茶需求,1958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农业部委派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来到与陕南、川
针对传统指纹分类算法分类不均衡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二级指纹分类算法。从高阶统计相关性角度出发提取一组特征指纹图像,以该组图像为基,利用该组图像构成的特征空间将指纹图像线性表出,结合系数向量和Henry分类模式将指纹库细分为11个子类,建立二级索引。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节省运算时间,降低复杂度。
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于2016年2月—2018年9月收入的22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其中对照组实施腹部
为解决大规模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密钥更新能耗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拓扑信息的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密钥管理方案。利用节点拓扑信息构建邛密钥管理树,在密钥管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