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婧——令人钦佩的环境大使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一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c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么一个小姑娘,她是穿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横穿西藏阿里无人区年龄最小的人,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因收集10余万节的废电池而创下了“收集废电池之最”;还是她,8岁就走进了大学殿堂给当代大学生讲起了环保课,还和公司老总平起平坐签署了“绿色环保契约”。这位小姑娘,就是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登上世界屋脊捡电池的王君婧。在2005年底的中国环境文化节“绿色中国”颁奖典礼上,王君婧当选第二届中国环境大使。
  
  8年走遍大半个中国
  
  1993年,王君婧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工人的家里。4岁那年,父亲王长青给女儿讲故事,讲起了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过了几天,在接小君婧从托儿所回来的路上,有几节废电池躺在路边,王长青没留神,踩了上去,被小君婧一把拉住:“爸爸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说着,她将电池捡起来,擦干净带回了家。这事很快在亲戚朋友中传开了,许多亲戚来玩,总要给她带几节废电池,而小君婧呢,比收到糖果、玩具还高兴。几年过去了,小君婧成了“电池回收迷”。
  尽管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王长青旅行和摄影这两个爱好一直没丢。在过去8年的时间里,王君婧和父亲王长青一道,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路程长达8万公里,北到黑龙江漠河北极村,南到西沙群岛,西到新疆喀什,东到浙江温岭石塘镇,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2001年,她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因收集10万余节的废电池而创下了“收集废电池之最”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如今,她所捡拾的废旧电池已经超过发13万节。
  
  “万人签名环保行”
  
  小君婧发现,废电池实在太多了,捡也捡不完。她问父亲:“爸爸,世界上没有废电池的地方在哪里?”“有啊,我们国家的西藏是世界上最干净的地方,珠穆朗玛峰应该没有废电池。”“爸爸,你什么时候带我去西藏,好吗?”
  没想到,自己无意中的一句话引发了女儿去西藏的念头。面对女儿期待的眼神,王长青觉得不能辜负孩子的愿望。于是经过一番准备,1999年9月初,他们出发了。
  “啊,爸爸,这里多美呀!”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到达珠峰大本营,王君婧兴高采烈地跳着、玩着。突然,她的笑容凝固了,瞪大了眼睛,呆呆地望着前边,原来,她看到了路旁乱石间的垃圾。父女俩继续往前走,然而看到的是更多的垃圾:废电池、饮料桶、罐头盒、胶卷盒和丢弃的汽车配件……
  从珠峰回来后,王长青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在孩子眼中,珠穆朗玛峰是一块净土,怎么会有人将有毒的废旧电池扔在那里?小君婧心里也一直在惦记着,想再去西藏捡电池。爸爸妈妈非常支持她的想法,妈妈说:“君婧毕竟是一个孩子,应当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对,组织一次征集万人签名环保行!”王长青心中一亮。
  可是,哪来的经费呢?王长青放弃了买电脑的打算,用这笔钱买了睡袋、帐篷、照相机,又印制了1000份介绍废电池对环境危害的宣传品,还制作了写着“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绿色大字的横幅。2000年7月10日,王长青带着女儿从北京踏上了开往昆明的列车。这次行动的目标是云南、西藏和新疆。
  一路上,他们分发宣传材料,做讲演,请愿意加入环保行列的人签名。每到一地,他们都请邮局的同志在签名横幅上盖上当地的邮戳。父女俩住帐篷,钻睡袋,吃方便面、啃干粮。由于缺乏蔬菜和水果,他们的嘴角都开裂了,嘴里长了水泡,可小君婧一点也不叫苦。
  当时,昆明正在举办世博会,天南海北的游客来到了这里。小君婧站在世博园门口分发宣传单,她还特意放了一个纸箱,专门存放旧电池。一位开百货店的店主被小君婧的行动所感动,将君婧父女俩接到自己家中居住。店主的女儿和小君婧成了好朋友,还一起到街上拾废电池,附近的孩子们听说后也帮着她们收集。一天下来,箱子里废旧电池有四五十节,小君婧高兴地说:“这次我大丰收了。”
  他们离开昆明后,经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的芒康、昌都,在拉萨做短暂休整后,奔赴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再经过阿里无人区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新藏公路,到达新疆,行程17000多公里,历时40余天。一路上,他们乘过拖拉机、东风大卡车、越野车、马车还有牦牛,更多的时候父女俩不得不徒步行走。几乎所有的困难他们都碰上了:泥石流、塌方、断路、高原缺氧、车祸,即使这样,王君婧也没有叫苦退缩,还沿途捡了3000多节废电池。
  
  与公司老总签署“绿色环保契约”
  
  200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天,王君婧同爸爸在北京王府井进行环保宣传,展出了爸爸拍摄的上千幅有关环保的照片。就是这一天,王君婧继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穿越滇藏、新藏公路年龄最小的人证书之后,以“收集废电池之最”,再次收到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
  王君婧环保的决心更大了,她和伙伴们组成了“小绿芽”环保小组,让班里的小伙伴也加入到她的收废电池的行动中。一次,小君婧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灵机一动,和小伙伴们一起给全国各家电池厂写信。信中说:“……我国每年电池使用量近100亿节,电池用完后人们往往随意抛弃,被扔掉的废电池里有很多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我们北京‘小绿芽’环保小组向您发出倡议:在您厂生产的电池和包装上印上‘举手之劳做环保,请勿乱扔废电池’……”两年中,她和小伙伴一共寄出了100多封信。
  2001年11月21日,王君婧终于收到了一封河北的来信。发信人是河北长衡电池有限公司,当他们第二次收到“小绿芽”的来信时,被孩子们宣传环保的执著所打动。他们响应“小绿芽”的倡议,邀请“小绿芽”环保小组在第一批加印环保口号的电池出厂之日,来工厂参观,并举行了“绿色环保契约”签字仪式!
  捡旧电池并没耽误王君婧的学业,她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并且是班长。“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这个12岁的环境大使这样说。
  责任编辑/薛拥祥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