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效果成为热词,是什么在变冷?——浅议效果营销的几个根本性问题

来源 :中国广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z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效果营销”一词的兴起和流行,从2006年算起,至今正好15年。对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史而言,15年不能算短,其间出现了无数个新生事物,以及在今天影响无远弗届的巨头。但效果营销听上去又显得如此新颖,时刻散发着迷人的气息,让无数广告主趋之若鹜,也让无数从业者乐此不疲或疲于奔命。效果营销?!莫非以前的营销和广告都置效果于不顾?百年来砸钱做广告、做促销的金主其实都不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如此命名,多少有点耸人听闻的意味。
其他文献
2020年,大快消及互联网领域广告主是KOL投放的最大“金主”,美妆个护、互联网和食品饮料占据了其中的前三位。品牌主对各大平台的使用愈发娴熟,对各类红人的关注度提升,需求愈发精细,投放行为愈发理性谨慎,投前对KOL的评估维度更多。2019年,品牌投放KOL的关键词是带货、曝光、品宣、抢占流量红利。到2020年,品牌投放KOL的关键词则是ROI、转化、内容品质、内容沉淀、KOL的复投价值。
本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分析评估排污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协同管理的可行性,并基于排污许可制提出协同路径,推动减污降碳成本效益的最大化。研究表明,排污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虽同根同源,但由于二者的交易机制、管控目标、制度安排等方面的不同,限制了二者协同管理的深度融合,应推动二者在执行操作层面上的相互整合与协作。建议:一是基于排污许可制,在被纳入双交易范围的行业率先开展试点,稳步推动固定污染源的交易机制协调推进;二是将二氧化碳作为一种特殊大气排放物纳入许可体系,从总量设置、初始分配核定、数据报送、配额结余处理和监管
内控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科学完善的内控制度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国企内控跟踪评价机制的建设意义和步骤,然后详细分析了内控制度建设意义、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以期不断以完善内控制度,推动国企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