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翻译学:理论与方法——Anthony Cordingley博士访谈录

来源 :外国语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研究的发展使得很多其他学科的理论或者视角都被借鉴到翻译研究之中,从而拓展了翻译学的边界。近几年来,翻译过程研究除了关注基于实验数据的实证研究之外,也开始慢慢关注使用译者档案材料等来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在此背景下,部分学者开始借鉴文学理论中的“生成批评”(Genetic Criticism)来指导翻译过程的研究,而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的安东尼·柯丁力(Anthony Cordingley)博士便是将该视角融合进翻译研究的先驱。本文是对柯丁力博士的访谈,文中笔者与其对生成翻译学(Genetic Tr
其他文献
摘 要:矛盾修辞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传统修辞学、文学、翻译、语言学及其它领域的热门问题,但至今很少有学者研究矛盾修辞背后隐藏的感受意。为了弥补缺陷,本文主要以符号学的“语言符号三元观”为理论基础,从感受质视角解释矛盾修辞,发现矛盾修辞将两个看似相互矛盾、不协调的语词结合在一起,实则蕴含十分丰富的感受意。感受意是矛盾修辞的指称对象,意象建构是矛盾修辞的感受意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感受质是连接矛盾修辞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幼儿园应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区域活动不仅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还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