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共作增效益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诸暨市马剑镇双江粮食生产功能区江德农场农场主徐江德在稻田里新引进了腹部雪白的黑斑蛙,每亩收益能达到3万元。
  徐江德种植的稻田中央部分长着青青的禾苗,禾苗四周挖了一圈浅浅的水沟,水沟向外连着田埂。徐江德投喂饲料后,起初只是零星几只“贪吃”的黑斑蛙从禾苗丛中跳出来,紧接着,黑斑蛙成群结队地扑向饲料,不一会儿就爬满了田间地头,整个田块“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约10分钟过后,饱餐一顿的黑斑蛙或“扑通”一声跳回水中嬉戏,或返回禾苗下纳凉“消食”。
  江德农场中的稻田被划分成多块区域,每块四周用竹片、网纱搭起了一定高度的围墙,上方也都用网罩得严严实实。这不仅能防止黑斑蛙逃跑,还能防止鸟、蛇、老鼠等蛙的天敌来偷食。田地里不光有水稻、黑斑蛙,泥里还放养了适量的泥鳅。
  2017年下半年,徐江德曾到江苏宿迁的一家公司学习黑斑蛙养殖技术,发现当地在种植水芹菜的田里同时养殖黑斑蛙,实现了双项增收。这种综合种养模式启发了徐江德,他结合诸暨实际情况,把种水芹菜改为种水稻。养蛙技术学成归来后,徐江德在向有关部门申报了经营许可证和驯养许可证后,于2018年4月在双江粮食生产功能区承包了20亩地种植水稻,并放养了1万只蛙苗和适量泥鳅,一举获得成功。2019年,徐江德在掌握种蛙培育技术的基础上,又流转了55亩土地,进行规模化种养示范。
  在种养过程中,黑斑蛙吃虫,可以达到防治水稻虫害的目的;泥鳅消化黑斑蛙排泄物、疏松土壤,又可以达到净化水质、提升地力的效果;水稻采取人工收割的方式,秸秆堆成草垛作为黑斑蛙越冬场所。在种养过程中,由于整片稻田既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虽然对水稻产量具有一定影響且成熟时需人工收割,但却提高了稻田空间利用率,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提升了稻谷和水产品质量。
  选择“稻蛙(鳅)共生”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徐江德可是经过“精打细算”的。亩产黑斑蛙750公斤,除去养殖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每亩收益约1.82万元;水稻亩产300公斤、泥鳅亩产50公斤,除去成本,每亩收益约1.2万元。在这种综合种养模式下,每亩土地总收益预计能达3万元,真正实现从生态种养中走出一条致富路。
  徐江德采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方式,黑斑蛙以每公斤60元的价格,主要销往富阳、浦江等周边酒店,几乎供不应求。稻米的销路同样走俏,来自上海、杭州的顾客纷纷提前上门预定。
其他文献
前些时候,人社部叫停了美甲师职业资格考试鉴定发证活动。此前,李克强总理听说美甲师由政府颁发资格证书还细分为五级的事,当即表示:"这种资质评价,本来应由市场去认可。政府监管应该重点放在医疗美容方面,真正去管一管那些伤天害理的‘假美容案件。"这件事不大,看上去领导一下指示,相关部门也迅速纠正了。但是这件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广泛存在,还远远没有解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质量发展纲要》在工作方针中首先提出,要把夯实基础作为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推进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对具体工作,《纲要》更是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质量监管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行企业质量信用监管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企业质量信用监管模式构建的途径和方法。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5年第9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消防产品无5C认证该如何处理》介绍了这样一起案例:2015年5月14日,A县公安消防大队联合该县质监局和工商局执法人员
目的:探究当归愈伤组织诱导、增殖、胚状体分化和植株再生的条件,为当归工厂化育苗和转基因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1/2 MS或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