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探究课堂的思考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kym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教学的根本任务,这为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学生开展探究教学,能够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探究课堂的开展方法展开了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探究
  在初中阶段,开展历史探究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探究中交流、学习,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样能够将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组织开展活动,激起学生探究兴趣
  在开展初中历史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教学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较高,若是学生缺乏对历史知识探究的兴趣,那么课堂的自主探究环节就难以进行下去,会严重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使得学生存在对知识理解不够透彻的情况。作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开展课堂活动,用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例如,在学习《经济体制改革》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经济体制改革中受益的两大群体,农民与企业,为学生开展辩论会,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民的影响大还是对企业的影响大?将学生分为两组,开展辩论,辩论活动的形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發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兴趣,为了搜集充足的辩论依据,学生会主动地结合课本开展自主探究,与小组成员一同探讨知识,搜集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到经济体制改革在当时对农村与城市的影响,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 进行情境创设,还原真实历史情景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都是发生在过去的、真实存在的事件,并且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有着一定的联系,经济体制改革到了今天仍让农民与企业受益,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今日我们国家强大的基础。若是将这些历史场景进行还原,结合这些历史场景,为学生进行情境的创设,将真实的历史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还可以与现在进行对比,这样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主动探究知识,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也有着极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开国大典的相关纪录片,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新中国成立时的情景,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现在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让学生与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去感受建国几十年来国家的迅速发展,从而调动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结合课本进行探究,深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于我们国家的意义——这代表着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 加强师生互动,帮助学生融入课堂
  在开展初中历史探究教学时,教师也要重视起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师生的互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一味地追求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在课堂上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的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在台上讲授知识,学生在台下认真听讲,只能被动地记忆知识,难以进行自主探究。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以提问的方式来与学生进行互动,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让学生能够在问题的指引下展开思考,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学习《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时,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就可以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时,我国经历了一系列艰辛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许多挫折,走了许多弯路。你知道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国家曾经精力过哪些艰辛的探索,遭受过哪些挫折吗?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学生去结合教师的提问以及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自主探索,在小组之间就自己探索学习的结果进行探讨,活跃课堂的氛围,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了解“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前进路上遭受的挫折,以及这些挫折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造成的影响。随后,教师继续向学生提问,在经历了重重挫折后,我们国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逐步成长壮大了起来,那么,在当时国家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知识的探索与整理,认识到钢铁基地、油田、第一颗氢弹爆炸等一系列成就,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得学生能够深切地认识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4 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展探究式教学是新时代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当适当地为学生留出自主探究的空间,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实践中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云华.设计有度 精彩无限——“核心素养时代”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07).
  [2] 史艳金.生命教育理念下初中历史合作探究式教学初探[J].现代交际,2015(01).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姜楼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英语课程中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部分,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各种英语语言知识,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在初中英语课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创新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首先对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问题进行简单分析,然后重点对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
期刊
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要一改以往填鸭式的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时代呼唤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培养开发创新能力,只有从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盛存亡这个高度来认识,才能把握培养创新能力的深刻意义和重要性,激励我们不断开发个人的创新能力、个人所在企业或单位的创新能力,以至我们整个民族
期刊
摘要:长时间以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被忽略,学校片面的追求知识教育,这既有应试教育的压力,也有教育观念的陈旧。好在近些年来,我们的教育理念一步步提升,对于学生全面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充分。体育教学作为一门体现学生身体素质、精神韧性综合水平的教学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我们以“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为主题进行探究,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具体策略进行分
期刊
摘要:在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剪纸艺术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依靠其独特的造型,可以有效的展示我国民间的乡土特点和民族风俗,真正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在高中美术课程中进行对民间艺术课程的开发和开展,需要教师加强对剪纸艺术在民间的各种发展特征,深入挖掘民间艺术资源,形成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内容,从而实现对我国民族文化的顺利传承。本文首先对高中美术民间剪纸艺术课程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然后重点对基于校本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是在人脑功能和人类行为模式研究基础上所获得的科学的思维模式,这是非常官方的解释,那么,通俗来讲要怎么理解呢?对于本文来说,我们说的是思维导图的应用,等于说思维导图是一种工具,人类大脑最自然的思考方式就是发散性思维,文字、头像、气味、颜色、节奏等外界传来的信息进入大脑形成一个触点,从这个触点向周围蔓延出新的节点,所以说,思维导图就是这种思维模式,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实际的学科中,解决一些非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道暴雨的危害。  (2)时常关注天气变化,远离暴雨危险。  【教学重难点】了解暴雨的危害,知道如何防止暴雨的伤害。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经历过暴雨吗?说说你对暴雨的印象吧!  (2)讲案例,看视频。  1认真观看视频。  2讲述:我国是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其他省市几乎每年都有暴雨出现。2017年5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同的全新教学工具出现在课堂中,不断的影响大家的学习、工作。身为一名教师,要结合发展形势改变教学办法,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才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微课属于信息技术中的一种,微课的出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了解到丰富的知识,慢慢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教学工具。在下文中分析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英语微课教学方式进行阐述,根据微课的特征,研究提高小学英
期刊
摘要:本文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主要从准备活动、基本技术技能、身体素质练习、整理活动四个方面及运用时注意的问题进行探索。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益。使游戏成为学生的“良师”,老师的“益友”。  关键词:体育;教学;游戏;探索  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是普遍教学模式,孩子们在自然玩耍中,随心所欲,在游戏中学习体育历史及风土规矩,所以游戏含有“教育”和“娱乐”的意思。它体现了
期刊
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虽然,在现行课程体系下,英语原著阅读并没有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它在帮助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和培养批判性思维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倡学生在英语原著阅读中通过角色替换、关联生活、推理论证、跨文化、跨时空差异性比较等策略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为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原著阅读;批判性思维  原
期刊
完型填空试题主要特点  高考完型填空通常从一篇250词左右,夹叙夹议的文章中设空20个,首句不挖空.没有严格遵循答题步骤:很多考生一拿到完形填空题就急于选择答案,不认真分析通篇文章,单纯求快,忽略语篇理解,只看局部的词义辨析、搭配和语法结构。表面上解题速度挺快,但是这种见树不见林的做法只会影响解题的质量和效率。  正确的完形填空的解题步骤  细读首句,跳过空格,通读全文, 把握大意.结合选项,综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