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脚步移动是羽毛球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发挥各项击球技术及实现有效战术的基础。随着羽毛球运动的迅速发展,脚步移动在提高技战术质量、争取比赛主动、夺取比赛胜利方面显得日益重要。因此在羽毛球教学和训练中结合初学者学习羽毛球现状和步法移动技术存在的问题,从脚步训练入手用科学方法改进羽毛球脚步移动,能够充分展示现代羽毛球运动速度快、变化多、技术精的特征。因此,在羽毛球教学实践中能否合理有效地抓好这一环节是检验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初学者脚步移动;羽毛球教学;攻防转换
中国分类号:G847
羽毛球脚步移动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术,它和手法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不可分割,没有正确的步法,必然会影响各种击球技术的完成,在比赛中如没有快速准确到位步法,手法就会失去其尖锐性与威胁性,所以学习和掌握熟练快速而准确的步法是打好羽毛球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环节。在脚步移动技术训练中,由于技术单调,重复多次,枯燥无味,学生易产生疲劳厌练的情绪,直接影响训练的质量因此,在训练中,要根据羽毛球运动规律及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通过训练方法不断的变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乐学多练,同时应加强手法和步法的同步练习,结合自身的不同特点,组织不同的技战术打法,在搞好强化基础训练的同时,还要抓好各个技战术的综合训练。
1.脚步移动与羽毛球运动的直接关系
羽毛球运动需要练习者在羽毛球场区内不停地进行快速、合理并有一定规律的上网、后退、两侧移动和跳起腾空的动作。可以说,每一次合理有效的击球,必须有脚步移动做前奏,需要脚步移动到最佳位置才能完成。
2.攻防的脚步移动有效转换的互动关系
2.1进攻的脚步移动。在教学中,我们把脚步移动分为进攻脚步移动和防守脚步移动以及攻防互动转换的脚步移动三大类,进攻脚步移动放在脚步移动练习的首位。在教学中泛指的进攻脚步,包括常见、常用的跨步、垫步、并步、蹬跨步和腾跳步。
2.2防守的脚步移动。进攻与防守既是一对矛盾体,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体。防守的脚步移动可以有效的抵御对方凌厉的进攻、消磨其锐气,并捕捉其弱点转守为攻。防守的脚步移动不同于进攻脚步移动,防守的脚步移动以移动快,预判准,连贯性强为特点。
2.3攻防脚步移动的互动转换。攻防脚步移动的转换,在教学和比赛训练中均频繁出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所侧重,分清步骤。进攻的脚步移动中寓于着防守的脚步移动,而防守的脚步移动中又蕴含着进攻的脚步移动。所以将两者各细化为上网、后退、两侧移动及跳起腾空突击的脚步移动,更有助于学习和掌握,进而达到教学质量的再提高。
2.3.1攻防脚步移动的徒手辅助练习。攻防脚步移动是进攻与防守脚步移动的综合。在较好掌握脚步移动的分解动作基础上,重点抓其技术动作的串联移动,并能够正确、及时的预判和合理、熟练地运用,是这一环节的核心。我们从系统科学的练习角度出发,开始以徒手的辅助性练习为主。
2.3.2攻防脚步移动的击球有效练习。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在场地上不规则的奔跑、急停、起动、弯腰、后仰、起跳、跨步、转体等,动作连续不断,始终保持一种运动状态,而在练习攻防脚步移动时,关键的环节就是教学比赛的击球质量。教师应抓住其要点,利用教学中击球的练习,对学生进行攻防脚步移动转换互动,结合击球效果的有效检验。例如:教师在对面半场向练习者抛发出不同区域的高、低、平、快等各种球,要求学生根据来球,从中心区开始移动脚步,或进攻或防守,结合各种击球技法将球处理过网到相应的区域。
3.基础步法的训练方法
3.1提高步伐移动的灵活性
先让大家自己闭上眼睛,找飘的感觉,找到后跟着老师讲的节奏进行闭眼缓慢练习,保持这种感觉,看专业队员打球录像,在看的同时,老师在理论上指出重心的低对步伐移动的重要性,讲明一般业余选手在打球时的身体重心都放的比较低,从而导致步伐的移动不轻盈,不灵活,造成这些的原因都是跟自己对自身的技术动作,步伐的移动,没有仔细观察和研究所导致的。
3.2米字步的练习
米字步是训练步法的最好方式,如果能练好米字步,那么你在场上的跑位将游刃有余,几种步法虽然不同,但方向大致相同除转身跑反手底角步即左后外,均先迈左脚,随后右脚跟进跨步,向左右及前方时,右腿及身体微蹲,重心基本接近右腿独自承受,但要稍靠后,将拍抬起,作出击球动作,切记,重心不要超过正身位,向后时反手位除外,均是先迈或退左脚,右脚跟进跨步,身体重心稍向后倾,随之作出击球动作以上步法均为2步,每个方向跑完均2步退回原位,反手位步法都要3步完成。
4.步法的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站位姿势与良好的步法有很大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站位姿势,如接发球时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为宜(右手握拍),这有利于正手回击。除接发球外,一般情况下站姿多用右脚稍前,左脚稍后的站法,这样便于上网与后退回动。中心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在场地的中心,而应根据回击球后的方位及主被动情况决定其中心位置,当对方击球瞬间,也是回动至中心位置停顿的瞬间,节奏的快慢根据击出去球的落点弧度、速度及对方可能回击球的速度來决定,手法节奏与步法节奏两者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着的。回动训练是组成快速移动步法的关键环节,要想回动快,在击球时就必须保持身体的平衡,双脚间距离不能过大,过大或重心过低就会造成迅速回动的困难。羽毛球的步伐是羽毛球运动的灵魂,步伐合理才能保证身体及时到位击球,步伐不到位无法保证正确的击球姿势也就无法发挥你的手上技术提高步伐水平是羽毛球的重要环节,步伐的要求是快速、简洁、合理。
5.建议
本文仅对羽毛球基础步法在平时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对训练总结出了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强调基础步法训练的重要性,以此达到羽毛球竞技水平的提高,羽毛球训练中,应强化步法技术中前场蹬跨步和左后场蹬转(一步)起跳两种步法的训练。
参考文献
[1]汤仙虎,王华龙.羽毛球运动技术图解[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都军,王岩.少年儿童羽毛球步法移动技术的教学[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2):92
[3]冯秋明.羽毛球教学中的步法移动技术[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9(4):90-91
[4]黄郁琦.速度敏捷性在羽球步法训练中的应用[J].台湾体育,1994,71:8-11
关键词:初学者脚步移动;羽毛球教学;攻防转换
中国分类号:G847
羽毛球脚步移动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术,它和手法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不可分割,没有正确的步法,必然会影响各种击球技术的完成,在比赛中如没有快速准确到位步法,手法就会失去其尖锐性与威胁性,所以学习和掌握熟练快速而准确的步法是打好羽毛球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环节。在脚步移动技术训练中,由于技术单调,重复多次,枯燥无味,学生易产生疲劳厌练的情绪,直接影响训练的质量因此,在训练中,要根据羽毛球运动规律及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通过训练方法不断的变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乐学多练,同时应加强手法和步法的同步练习,结合自身的不同特点,组织不同的技战术打法,在搞好强化基础训练的同时,还要抓好各个技战术的综合训练。
1.脚步移动与羽毛球运动的直接关系
羽毛球运动需要练习者在羽毛球场区内不停地进行快速、合理并有一定规律的上网、后退、两侧移动和跳起腾空的动作。可以说,每一次合理有效的击球,必须有脚步移动做前奏,需要脚步移动到最佳位置才能完成。
2.攻防的脚步移动有效转换的互动关系
2.1进攻的脚步移动。在教学中,我们把脚步移动分为进攻脚步移动和防守脚步移动以及攻防互动转换的脚步移动三大类,进攻脚步移动放在脚步移动练习的首位。在教学中泛指的进攻脚步,包括常见、常用的跨步、垫步、并步、蹬跨步和腾跳步。
2.2防守的脚步移动。进攻与防守既是一对矛盾体,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体。防守的脚步移动可以有效的抵御对方凌厉的进攻、消磨其锐气,并捕捉其弱点转守为攻。防守的脚步移动不同于进攻脚步移动,防守的脚步移动以移动快,预判准,连贯性强为特点。
2.3攻防脚步移动的互动转换。攻防脚步移动的转换,在教学和比赛训练中均频繁出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所侧重,分清步骤。进攻的脚步移动中寓于着防守的脚步移动,而防守的脚步移动中又蕴含着进攻的脚步移动。所以将两者各细化为上网、后退、两侧移动及跳起腾空突击的脚步移动,更有助于学习和掌握,进而达到教学质量的再提高。
2.3.1攻防脚步移动的徒手辅助练习。攻防脚步移动是进攻与防守脚步移动的综合。在较好掌握脚步移动的分解动作基础上,重点抓其技术动作的串联移动,并能够正确、及时的预判和合理、熟练地运用,是这一环节的核心。我们从系统科学的练习角度出发,开始以徒手的辅助性练习为主。
2.3.2攻防脚步移动的击球有效练习。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在场地上不规则的奔跑、急停、起动、弯腰、后仰、起跳、跨步、转体等,动作连续不断,始终保持一种运动状态,而在练习攻防脚步移动时,关键的环节就是教学比赛的击球质量。教师应抓住其要点,利用教学中击球的练习,对学生进行攻防脚步移动转换互动,结合击球效果的有效检验。例如:教师在对面半场向练习者抛发出不同区域的高、低、平、快等各种球,要求学生根据来球,从中心区开始移动脚步,或进攻或防守,结合各种击球技法将球处理过网到相应的区域。
3.基础步法的训练方法
3.1提高步伐移动的灵活性
先让大家自己闭上眼睛,找飘的感觉,找到后跟着老师讲的节奏进行闭眼缓慢练习,保持这种感觉,看专业队员打球录像,在看的同时,老师在理论上指出重心的低对步伐移动的重要性,讲明一般业余选手在打球时的身体重心都放的比较低,从而导致步伐的移动不轻盈,不灵活,造成这些的原因都是跟自己对自身的技术动作,步伐的移动,没有仔细观察和研究所导致的。
3.2米字步的练习
米字步是训练步法的最好方式,如果能练好米字步,那么你在场上的跑位将游刃有余,几种步法虽然不同,但方向大致相同除转身跑反手底角步即左后外,均先迈左脚,随后右脚跟进跨步,向左右及前方时,右腿及身体微蹲,重心基本接近右腿独自承受,但要稍靠后,将拍抬起,作出击球动作,切记,重心不要超过正身位,向后时反手位除外,均是先迈或退左脚,右脚跟进跨步,身体重心稍向后倾,随之作出击球动作以上步法均为2步,每个方向跑完均2步退回原位,反手位步法都要3步完成。
4.步法的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站位姿势与良好的步法有很大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站位姿势,如接发球时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为宜(右手握拍),这有利于正手回击。除接发球外,一般情况下站姿多用右脚稍前,左脚稍后的站法,这样便于上网与后退回动。中心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在场地的中心,而应根据回击球后的方位及主被动情况决定其中心位置,当对方击球瞬间,也是回动至中心位置停顿的瞬间,节奏的快慢根据击出去球的落点弧度、速度及对方可能回击球的速度來决定,手法节奏与步法节奏两者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着的。回动训练是组成快速移动步法的关键环节,要想回动快,在击球时就必须保持身体的平衡,双脚间距离不能过大,过大或重心过低就会造成迅速回动的困难。羽毛球的步伐是羽毛球运动的灵魂,步伐合理才能保证身体及时到位击球,步伐不到位无法保证正确的击球姿势也就无法发挥你的手上技术提高步伐水平是羽毛球的重要环节,步伐的要求是快速、简洁、合理。
5.建议
本文仅对羽毛球基础步法在平时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对训练总结出了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强调基础步法训练的重要性,以此达到羽毛球竞技水平的提高,羽毛球训练中,应强化步法技术中前场蹬跨步和左后场蹬转(一步)起跳两种步法的训练。
参考文献
[1]汤仙虎,王华龙.羽毛球运动技术图解[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都军,王岩.少年儿童羽毛球步法移动技术的教学[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2):92
[3]冯秋明.羽毛球教学中的步法移动技术[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9(4):90-91
[4]黄郁琦.速度敏捷性在羽球步法训练中的应用[J].台湾体育,1994,7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