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实践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jian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是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能逐步完善思维,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科目,在此阶段,教师应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数学思维,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之后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原则,最后着重分析小学数学课堂运用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实践
   自主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使学生掌握高效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与技能的同时也能形成注重科学的精神。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但是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因此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数学特有的方法与思想,这对学生深入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从小学数学课堂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意义着手重点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开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基于数学学科思维性以及逻辑性比较强的特点,教师在小学阶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也会因为学生认知能力不强而遇到各种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笔者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情境中,以此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确保学生能主动融入课堂学习。
   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其学习的课堂情境,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以教学“认识平行线”这部分内容为例。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重点为掌握判断两直线位置的方法,同时在分类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上课前,笔者要求学生每个人准备两根小木棒,让学生先了解木棒在我们学习中的作用。接着让学生随意摆放两根木棒的位置,让学生想象可能是什么形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此也就实现了将课堂交给学生的目标,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强化学生掌握知识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二、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生的运用能力
   数学源自生活,因此该学科实用性比较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我们的日常生活来看,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对教师来说,教材上的内容相对简单,因此教师不重视联系生活教学。为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教学,拉近课堂知识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始终对数学学科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以教学“接近整十整百的數的简便运算”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在课堂上这样引导学生计算276-95这道题:276-95=276-100 5,很多学生很难理解计算过程中为什么要加上5。笔者让学生探究:妈妈带了276元,去超市买了一个95元的保温杯,妈妈在付款时给了收银员100元,收银员应该找回多少元?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探究时能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也能掌握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重视小组合作,提升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师落实探究式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发散思维,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并能从中汲取其他同学的优点,主动发表见解。以教学“小数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结合信息技术将教材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并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中。要求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自主学习,若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自主查找资源,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讨论,增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提问并讨论,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合作意识得到增强。
   总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方式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其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且对教师而言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可见,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应意识到自主探究式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积极运用这一教学方式,从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以及小组合作等方面强化运用,可以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文.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9.
   [2]王培璐.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校本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魏亚斌(1984—),男,汉族,甘肃临洮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其他文献
目标导向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转变思想,做教学的研究者,加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这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在此,就结
期刊
四大名著是文学学习的一座里程碑,小学四大名著的导读是终身阅读最珍贵的启蒙教育,要求教育者立足小学生的天性,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更好地激发小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兴
统编版语文教材十分重视文言教学,对于内容有趣、人物形象鲜明的小古文,可在解读语文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巧读文本、品读人物、讲述故事,实现精准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随着中小学新课改的发展,为了深远持久地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程更加注重古诗文的教学,强调小学生对古诗文的意境领悟和情怀培养。然而,新时期的教育不仅要注重文化教学,也要对小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有一定的要求。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小学生积累古诗文语言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内在修养,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基于此,具体阐释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拓展策略,并详细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研读文本、插图,巧妙处理文本、插图、留白,把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真正落实在课堂上.
新课程改革对当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要求比较高的学科,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发散思
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知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以新课程教育改革下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