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激流(外一首)

来源 :西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hu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岗路巴·完代客,藏族,1997年出生于甘南合作。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诗》签约诗人,《现代作家文学》特约作家,仓央嘉措诗社甘南分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作品散见《中华诗坛2016年选诗》《2016年中国少数民族诗人诗歌选集》等。
  湛蓝的天空
  温暖的阳光
  广阔的大地
  唯美的花朵
  雄伟的高山
  更使我们兴奋的是
  从眼前陡峭的悬崖
  英勇泻下的激流
  看,浪花是多么的洁白无瑕
  那些光影犹如孔雀的艳羽
  鹦鹉的彩羽
  锦缎的波纹
  空中的彩虹
  流动的旋律是多么的轻盈而悦耳
  青春的歌声犹如诱人的神音
  美妙的玉帝之曲
  妙音女神之清声
  百灵鸟之美音
  那英勇的气势
  强健的身躯
  华丽的服饰
  美妙的旋律
  这就是
  雪域青年们青春的激流
  这就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雪域青年们
  创新的精神
  斗争的勇气
  青春的歌声
  啊
其他文献
风唱的歌有种忧愁,把思绪又拉回了那个清晨。犬吠声、布谷鸟的歌、小孩子的嬉闹声,把太阳逗得很开心,从云层中露出笑容。远处的鸡鸣声把我从床上拉了起来,狭小的床位上,我的身体格外迟钝。我起身拿起手机,试着寻找着连接过往记忆碎片的事情。果真一切又这么熟悉地开始了。  拎着我的洗漱包,缓缓地走下楼梯,楼梯是木制的,有点陡。每当我靠近楼梯,不由自主地就会放慢脚步。扶着梯子走下去,看着他们早已起身正有说有笑,看
在西藏文坛的小说创作领域,王虓野可谓是一匹黑马,他勇猛地冲击着西藏叙述的现有格局,撕裂开一个全新的写作路径。他的《远去的未知》既不同于区内藏族作家如次仁罗布、尼玛潘多等人的日常生活叙述,也不同于置身于西藏文化又期望在文化的对冲中刻意寻求文学意义的其他作家的叙述,王虓野试图探寻生命意义的叙述模式和生成轨迹。从这个角度来看,王虓野的写作精神和探究意识倒是与色波的西藏叙述有些类似,他们剥离开生活丰富而驳
事件回放  前不久,一段坐公交车的女孩为一老人系鞋带的视频在网上传播。视频中,老人发现鞋带松了,几次弯腰,却够不到脚面,旁边的姑娘看在眼里,便顺势蹲下为老人系好了鞋带。  时事鲜评  举动虽微不足道,却充满温馨。好多人看得眼眶湿润:啥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相信类似的事件你也经历过。笔者曾经见到一位老人,两手拎着东西,吃力地在兜里翻找物件,一时找不到,老人不一会儿便出了一头
这意料之中的事,依然有惊讶  一头成年牦牛坐在路中间  夜晚,在白天竟如此健硕坦然  而我们早将梦丢在记忆之外的某个角落  原本一气呵成的赶路,多出这闲笔  我们永远无法预知生活  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中断  眼前的这团墨,是尚未打开的世界  牦牛淡定,我們多么的笨拙  清晨出发时,甩掉黑暗  重新走入黑暗,迟早的事  只要走在路上,就有风景相伴  注定的结局,扑不灭心灵之光  牦牛缓慢转过头注
位于西南边陲的西藏日喀则岗巴县,有一位在世时被边防指战员亲切地称为“拥军阿妈”的全国拥军模范,她就是岗巴县昌龙乡乃村的拉吉阿妈。  50年前,解放军进驻岗巴县海拔4700多米的昌龙乡。有一天,拉吉阿妈的一向活蹦乱跳的孩子突然生病了,不知什么原因昏迷不醒,这可急坏了拉吉阿妈,她背着孩子急匆匆地来到部队,请求连队的医生救治自己的孩子。连队的卫生员一边安慰拉吉阿妈,一边迅速抢救孩子,经过连队卫生员的精心
郭政和的性格沉静内敛,稳重踏实。他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细心体味着生活的点点滴滴;他热爱阅读,博览群书,知识面广,写得一手好文章。他把自己乐观的精神融入生活,把对生活的思考融入文章,文辞简练隽永、清新独特,读来令人沉思、给人启发。  ———同学陈子睿  政和从小爱看书,刚上幼儿园时哭闹不止,老师拿糖果、饼干哄他收效甚微,唯有拿来绘本,他才会安静下来。靠着绘本的安慰,政和度过了与家人初次分离的焦虑期。
一早去堆米寺转经,在入山路口烧香,卖香的老者取了一枝新绿的松柏枝叶沾了清水朝燃烧的桑烟洒去,口中念着秘语。阿克吉麦说,他这是在向山神打招呼:我们来了。  上回到拉萨,阿克吉麦专程从昌都丁青寺赶来引我转经。他不懂汉语,但我说什么他都能够领会,并回应以深深浅浅的微笑。阿克吉麦精通象雄占卜术,在闭关的时候他占卜了自己的寿数,果真在四十七岁的时候他就圆寂了。那天早上,我在佛堂里敬茶水,一只杯子里的茶水忽然
幕合。晨启。  我看见,长者沐手焚香,孩童点燃炮仗。  我看见,坐落在荒野的楼宇里,  异乡人叙述家的担子。  我请药师,開出罂粟的处方单,治病或者下毒。  我请巫师,碎碎念咒语,为尘埃里的善言  平茬,或者使其分蘖。  我借他口,和当空的影子论辩,  他有夜晚背面的谶语。  我借他口,道出思想的沉疴,他的手旁  是镶嵌着亲人口头语的尺子。  庚子终。辛丑始。  2  嗨,我栖居在你北侧的大地阶梯
喜马拉雅的雪落在神的肩头  雍布拉康修建在牡鹿的大腿上  一切自有深意  当第一粒青稞  从第一块农田里发芽  整个藏南都举起了翠绿的手掌  当咆哮的雅鲁藏布江在这里拐弯  慢下来的江水,柔肠百结  用堆积的泥沙和一座山谷的鸟鸣  重新整理了历史的走向  当桑耶寺的一缕桑烟  繚绕于塔尖,总有一声雄浑的法号  越过金瓦红墙,自遥远处传来  那回荡在山谷间的佛音与桑烟  是众神的慈悲  当流水诵读经
身体里有星辰的慈悲之光  可以照亮人间,驱逐饥饿和羞耻  许多人走进青稞地  像鱼一樣  听不到他们说话的声音  高原的阳光在收紧青稞最后的柔软  秋风磨亮了饱满的头颅  倔强的青稞倒在人们的目光里  很短的时间,就会被人们高高扛起  从田野到村庄的小道大路上  青稞骑着人们的肩背和脖子,从此  成为尊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