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海藻酸钠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与人成纤维细胞的相容性

来源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g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N-乙基.N'-[(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作为催化剂-乙二胺作为交联剂制备新型海藻酸钠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简称材料)并测试其细胞相容性.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作为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材料浸渍液对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光镜下观察材料浸渍液中细胞的生长状况.将人成纤维细胞悬液接种于材料表面,制备人成纤维细胞-材料复合物,扫描电镜下观察培养7 d的复合物表面细胞的黏附和生长状态,评价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结果 材料浸渍液作用1、2,4、7 d后人成纤维细胞的相对增殖率(RGR)分别为98.00%、104.10%、110.80%、93.17%,毒性均为0级或1级.倒置显微镜观察人成纤维细胞在材料浸渍液中生长形态良好.扫描电镜下培养7 d的人成纤维细胞-材料复合物表面人成纤维细胞能很好的与材料黏附,材料表面细胞均生长旺盛形成许多伪足状突起,并分泌产生细胞基质.结论 新型海藻酸钠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与人成纤维细胞的相容性良好,为其作为细胞生长支持物和进一步的医学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科技日报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在酸度出现变化的环境下,蛋白分子的结构将在原子水平上发生改变,引发病毒入侵并与宿主细胞发生融合。美国普渡大学和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分别研究了酸性环境和中性环境中的蛋白结构。结合两个小组的研究成果,能够说明病毒在进入宿主细胞并准备与之融合时蛋白质结构所发生的变化,而这恰恰是病毒感染的关键步骤。
期刊
据科学时报报道,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领衔的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肝癌研究领域又有重大科学发现。日前,在军事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基因组学课题组的带领下,国内多家单位合作,在人类染色体的一个特殊位置发现了一个容易导致肝癌的易感基因区域。
《Nature》报道,现在人们已经接受了成年脑有生长新细胞的弹性这样一个观点,但在脑中某些区域一生中维持神经生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影响基因表达的一大因素是染色质(核苷酸与构成染色体的蛋白组成的复合物)的结构。
期刊
目的 应用骨应力刺激仪的叩击力作用于不同部位和不同固定方法的下肢骨折断端,研究体外施加的叩击力与下肢骨折断端所产生的压力的变化关系。方法5具完整新鲜成人尸体下肢标本10例,按照股骨骨折、胫骨骨折、胫腓骨骨折顺序造模,并先后采用外固定架、钢板固定,不同骨折部位的两种固定方法下各组均对10例标本进行了观察。各组标本造模成骨干中段的横形骨折,骨折断端放置触力传感器。用骨应力刺激仪在标本的足跟处施加叩击力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伯克利一家仿生技术公司近日研制出一种由电池提供动力的外骨骼系统,这种外骨骼系统可以帮助截瘫患者摆脱轮椅,自由行走。
期刊
科技日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将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送入原始细胞(primary cells)的有效方法。他们相信,在未来,该技术能将药物有针对性送入患者的患病部位和恶性肿瘤内。相关研究刊于17日的《自然·生物技术》网络版。
期刊
目的 对两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所产CMY型AmpC酶进行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和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 以产CMY型AmpC酶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30、31号总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CMY基因,将其克隆人pGEM-T载体后测定该核苷酸序列.30、31号菌与受体菌进行质粒接合实验,构建pBV220-CMY重组表达载体.对原菌株和重组菌株进行AmpC酶检测.结果 PCR扩增出大小为1146 bp的基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人骨形成蛋白7(BMP-7)基因转染人牙周膜细胞(PDLC)后目的基因的表达及对人PDLC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PCR扩增,获得BMP-7基因片段,酶切亚克隆到穿梭质粒pShuttle—CMV-BMP-7上,在293细胞内和质粒pBHGE3同源重组得到腺病毒载体质粒Ad—BMP-7,PCR扩增目的基因鉴定重组腺病毒,扩增纯化后测定滴度。体外培养人PDLC,Ad—BMP-7转染人P
包括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内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探索人类基因组的方法。新方法涉及观察基因组DNA三维形状,不仅仅是阅读DNA碱基对的顺序。
期刊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技术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患者,肝内共计24个病变,肺内共计41个病灶,采用包括针对肝脏病灶的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射频消融(RFA)、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及针对肺部病变的125I粒子植入治疗,评价患者的疗效和近期平均生存期,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肺部病变完全缓解16例;进展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