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一年大学毕业季,不过今年的毕业季有一点不一样,往年大家讨论最多的是毕业生找工作,而今年一部动画片却也成为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部名为《前进,达瓦里希》的动画片是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2009级学生王一琳的毕业作品。
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仅豆瓣网上就收获了5000余条评价,几乎达到了院线电影的热度。国内网友对这部短片的反应相当激烈,俄罗斯网民也不例外。影片在被上载到俄羅斯视频网站后引起很大反响,很多网友都觉得这部影片让人热泪盈眶。
前进,达瓦里希!
虽然这部动画片很火,但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第一眼看到这个片名的时候,肯定是一头雾水,何为达瓦里希?年龄稍长的人或许并不陌生,达瓦里希是俄语“同志”的音译。“同志”加上俄罗斯,只要是对俄罗斯的历史稍有了解的人,就很容易联想到红色情怀、苏联情结。而这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个90后之手,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怎么会对苏联解体有如此深的感悟?这一切至今仍是一团谜,王一琳除了偶尔发个微博,其余根本看不到她活跃的踪迹,因而这些问题也始终没有答案。
动画片以苏联解体为时代背景,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自述,描述了她在1980年代末期所经历的童年故事以及她们一家的生活变迁。20世纪80年代末,某个平凡的小村庄,动画片的主人公如同千千万万的同龄人一样在社会主义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小女孩的童年很简单,她玩的游戏也极具时代特色,红色花纹的老式积木。她的玩伴不是人,而是一群小动物,有猫儿弗拉基咪尔、小鸡费里克斯和小鸭子贝利亚。
小女孩的一切都有着浓浓的苏联情结,她从小深信共产主义,这与妈妈对她的思想灌输是分不开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女孩家的书架上只有一本书能看到名字,这本书叫《马克思文选》。
从小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小女孩连玩游戏都是共产主义的过家家,比如淘气的贝利亚偷走积木之后,小女孩无比自然地冠以“社会主义害虫”等罪名,并以人民的名义予以审判:“贝利亚由于盗窃社会主义和人民的积木,要受到处分,其他的同志都要引以为戒,保护我们的优良传统。”她对这些游戏乐在其中,完全不知外部的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但是渐渐的,她也发现“最近大家都不太好了”,动物同伴们接连离她而去,先是老咪,然后是费里克斯,最终连贝利亚也被卖到了餐馆。然后从电视里也传来了各种消息: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辞职……苏联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变动,女孩的心灵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蜕变。
动画片开头充满童趣、充满欢乐,最终却以悲剧收尾。用王一琳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女孩走着走着,然后她就死了。”小女孩发现妈妈已经背叛她和她的伙伴的时候,她就逃离了优渥的生活,那里有高楼大厦、米老鼠玩偶、芭比娃娃,还有各种从美国买来的高档的东西……她不顾一切地奔跑,只为回去寻找自己的同伴和她的积木,当然也包括她的梦想。然而就在追寻过去梦想的时候,她在施工重地被一阵炮火击中。然后在另外一个世界,她见到了仍然保持坚定信念的伙伴们。历史总在轮回,转了一圈,当初她交给费里克斯的“决战的最高指示”,又通过费里克斯的手传回小女孩的手中,纸条上面写着:前进,达瓦里希!
童年的梦还是政治卖萌?
故事就在这里戛然而止,也许这也是很多网友热泪盈眶的原因,不了解背景的人看这部片子是看热闹,而他们则是有共鸣的。他们从那个年代走来,花式积木、套娃都是他们从小生活中就存在的东西,共产主义信仰也是从小就被灌输的,苏联解体对他们来说就是信仰崩塌的那一刻。曾经那么坚定的信仰,最终却被美帝国主义轻易攻破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渐渐被美国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所替代。这个残酷的结局足以说明,以小女孩为主的这一代人,她们心中的乌托邦已经破灭了,再怎么找寻也找不到曾经。
然而在引起很多共鸣的同时,这部动画片也招来不少人的反感。或许是因为动画里的角色都被赋予了鲜明的历史寓意,所表达的政治立场也很明确。有网友直言,“这是一场矫情造作的政治卖萌秀。”
在围绕该片的诸多评论中,最基本的争议恐怕就是:到底是小女孩回忆“童年的梦”还是“矫情造作的政治卖萌秀”?何为政治卖萌?至今还没人对这个词做过一个详细的解释,不过看完那篇《前进,达瓦里希,可以洗洗睡了》的帖子,大概能猜到那个网友的意思。政治卖萌,就是用玩具、宠物等颇有萌点的东西来包装自己的政治宣传。该网友认为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却满嘴都是共产主义政治术语,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其实也不必这么较真,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即使还不懂事,但是平时耳濡目染,能够说几句政治术语是相当正常的。至于该片究竟是对信仰的坚持还是对信仰的反讽,这其实是后意识形态时代的政治题材艺术作品所难以避免的“有意的误读”。
相对于王一琳的淡定,网友的支持和谩骂都如同“剃头挑子一头热”。王一琳在6月22日发的微博上写道:“大家的评论我都看了,真的不希望因为自己做的东西,大家恶语相向,片子的本意不是为了激起矛盾,还请大家嘴下留情,多多包涵……不管持哪种观点,希望大家能求同存异,走过的路不能忘,眼前的路还很长,通往未来的道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在这部片子里,不难发现王的努力。从编剧到导演,她都亲力亲为。另外片中的配乐也让人觉得很和谐,当有网友问王一琳这些音乐在哪可以下载时,王得意地说道:“是找我们同学专门做的原创音乐。这个动画片我们试过很多版本,有一个版本的音乐,最后积木那段配的是《同志们勇敢的前进》。我很喜欢但是同学们普遍反映不太好,就用的现在这个版本。主要要考虑音乐之间的衔接,这个很难。”
3>3亿的民主
抛开音乐,回到动画人物上。之前说这些人物身上都带有鲜明的历史寓意,在网上流传较多的版本就是:老咪就是列宁,费里克斯的全名是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是当时的全俄肃反委员会主席,这个组织就是后世克格勃的前身。贝利亚全名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是斯大林大清洗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之一。小女孩,代表无产阶级工农联盟,即广大贫苦的社会底层人民。
在小女孩用积木造的房子里,老咪住在第一层,列宁建立了苏联,代表着共产主义信仰为基石;费里克斯则是这种信仰的坚定维护者,住在第二层;贝利亚住在第三层,本来也应该是以保护人民为己任,但是因为偷走了社会主义家园的屋顶被审判,代表着历史上的贝利亚因为叛国罪被枪决;第四层住的是她自己。
自始至终,小女孩的游戏里都没有妈妈,画面上也没有出现妈妈的脸,那是因为妈妈代表了苏共的高层,是高高在上的权贵,所以不可能会与人民在一起。妈妈曾表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支持我们的建设,但并不能否认它的伟大,我们的战士,神圣的信仰,永远都不会磨灭,他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小女孩傻傻地信了,以此为信仰,为之奋斗、建设,但是这份信仰最终却以两块七的价格被贱卖了。
在苏联出现解体苗头的时候,妈妈立马消极怠工、提前下班,并在第一时间搬离了苏联这座平房,扎进了俄罗斯联邦这座高楼,即便这座高楼的电梯是往下开的(经济在衰退)。在搬家这个问题上,妈妈主宰了一切,尽管小女孩心中对旧平房、旧积木、旧宠物有千千万万个舍不得,但还是被强迫着搬进了楼房,丢掉了积木,卖掉了宠物。
这也是有着鲜活历史背景的,根据苏联解体前的民意调查,四分之三以上的苏联人要求保留联盟,但他们说的话是没有分量的,因为有三个人不答应:俄罗斯的叶利钦、白俄罗斯的舒什克维奇、乌克兰的克拉夫丘克,正是这三巨头秘密地缔结了分裂苏联的别洛韦日协议。这就是3> 3亿——全世界都在赞叹:多么伟大的民主啊!
高层曾经为人民描绘了一幅共产主义的美好蓝图,但最终这个梦却又被高层硬生生地给打破了,也勿怪小女孩最终流下了眼泪,或怨恨或失望。
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仅豆瓣网上就收获了5000余条评价,几乎达到了院线电影的热度。国内网友对这部短片的反应相当激烈,俄罗斯网民也不例外。影片在被上载到俄羅斯视频网站后引起很大反响,很多网友都觉得这部影片让人热泪盈眶。
前进,达瓦里希!
虽然这部动画片很火,但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第一眼看到这个片名的时候,肯定是一头雾水,何为达瓦里希?年龄稍长的人或许并不陌生,达瓦里希是俄语“同志”的音译。“同志”加上俄罗斯,只要是对俄罗斯的历史稍有了解的人,就很容易联想到红色情怀、苏联情结。而这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个90后之手,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怎么会对苏联解体有如此深的感悟?这一切至今仍是一团谜,王一琳除了偶尔发个微博,其余根本看不到她活跃的踪迹,因而这些问题也始终没有答案。
动画片以苏联解体为时代背景,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自述,描述了她在1980年代末期所经历的童年故事以及她们一家的生活变迁。20世纪80年代末,某个平凡的小村庄,动画片的主人公如同千千万万的同龄人一样在社会主义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小女孩的童年很简单,她玩的游戏也极具时代特色,红色花纹的老式积木。她的玩伴不是人,而是一群小动物,有猫儿弗拉基咪尔、小鸡费里克斯和小鸭子贝利亚。
小女孩的一切都有着浓浓的苏联情结,她从小深信共产主义,这与妈妈对她的思想灌输是分不开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女孩家的书架上只有一本书能看到名字,这本书叫《马克思文选》。
从小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小女孩连玩游戏都是共产主义的过家家,比如淘气的贝利亚偷走积木之后,小女孩无比自然地冠以“社会主义害虫”等罪名,并以人民的名义予以审判:“贝利亚由于盗窃社会主义和人民的积木,要受到处分,其他的同志都要引以为戒,保护我们的优良传统。”她对这些游戏乐在其中,完全不知外部的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但是渐渐的,她也发现“最近大家都不太好了”,动物同伴们接连离她而去,先是老咪,然后是费里克斯,最终连贝利亚也被卖到了餐馆。然后从电视里也传来了各种消息: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辞职……苏联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变动,女孩的心灵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蜕变。
动画片开头充满童趣、充满欢乐,最终却以悲剧收尾。用王一琳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女孩走着走着,然后她就死了。”小女孩发现妈妈已经背叛她和她的伙伴的时候,她就逃离了优渥的生活,那里有高楼大厦、米老鼠玩偶、芭比娃娃,还有各种从美国买来的高档的东西……她不顾一切地奔跑,只为回去寻找自己的同伴和她的积木,当然也包括她的梦想。然而就在追寻过去梦想的时候,她在施工重地被一阵炮火击中。然后在另外一个世界,她见到了仍然保持坚定信念的伙伴们。历史总在轮回,转了一圈,当初她交给费里克斯的“决战的最高指示”,又通过费里克斯的手传回小女孩的手中,纸条上面写着:前进,达瓦里希!
童年的梦还是政治卖萌?
故事就在这里戛然而止,也许这也是很多网友热泪盈眶的原因,不了解背景的人看这部片子是看热闹,而他们则是有共鸣的。他们从那个年代走来,花式积木、套娃都是他们从小生活中就存在的东西,共产主义信仰也是从小就被灌输的,苏联解体对他们来说就是信仰崩塌的那一刻。曾经那么坚定的信仰,最终却被美帝国主义轻易攻破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渐渐被美国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所替代。这个残酷的结局足以说明,以小女孩为主的这一代人,她们心中的乌托邦已经破灭了,再怎么找寻也找不到曾经。
然而在引起很多共鸣的同时,这部动画片也招来不少人的反感。或许是因为动画里的角色都被赋予了鲜明的历史寓意,所表达的政治立场也很明确。有网友直言,“这是一场矫情造作的政治卖萌秀。”
在围绕该片的诸多评论中,最基本的争议恐怕就是:到底是小女孩回忆“童年的梦”还是“矫情造作的政治卖萌秀”?何为政治卖萌?至今还没人对这个词做过一个详细的解释,不过看完那篇《前进,达瓦里希,可以洗洗睡了》的帖子,大概能猜到那个网友的意思。政治卖萌,就是用玩具、宠物等颇有萌点的东西来包装自己的政治宣传。该网友认为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却满嘴都是共产主义政治术语,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其实也不必这么较真,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即使还不懂事,但是平时耳濡目染,能够说几句政治术语是相当正常的。至于该片究竟是对信仰的坚持还是对信仰的反讽,这其实是后意识形态时代的政治题材艺术作品所难以避免的“有意的误读”。
相对于王一琳的淡定,网友的支持和谩骂都如同“剃头挑子一头热”。王一琳在6月22日发的微博上写道:“大家的评论我都看了,真的不希望因为自己做的东西,大家恶语相向,片子的本意不是为了激起矛盾,还请大家嘴下留情,多多包涵……不管持哪种观点,希望大家能求同存异,走过的路不能忘,眼前的路还很长,通往未来的道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在这部片子里,不难发现王的努力。从编剧到导演,她都亲力亲为。另外片中的配乐也让人觉得很和谐,当有网友问王一琳这些音乐在哪可以下载时,王得意地说道:“是找我们同学专门做的原创音乐。这个动画片我们试过很多版本,有一个版本的音乐,最后积木那段配的是《同志们勇敢的前进》。我很喜欢但是同学们普遍反映不太好,就用的现在这个版本。主要要考虑音乐之间的衔接,这个很难。”
3>3亿的民主
抛开音乐,回到动画人物上。之前说这些人物身上都带有鲜明的历史寓意,在网上流传较多的版本就是:老咪就是列宁,费里克斯的全名是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是当时的全俄肃反委员会主席,这个组织就是后世克格勃的前身。贝利亚全名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是斯大林大清洗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之一。小女孩,代表无产阶级工农联盟,即广大贫苦的社会底层人民。
在小女孩用积木造的房子里,老咪住在第一层,列宁建立了苏联,代表着共产主义信仰为基石;费里克斯则是这种信仰的坚定维护者,住在第二层;贝利亚住在第三层,本来也应该是以保护人民为己任,但是因为偷走了社会主义家园的屋顶被审判,代表着历史上的贝利亚因为叛国罪被枪决;第四层住的是她自己。
自始至终,小女孩的游戏里都没有妈妈,画面上也没有出现妈妈的脸,那是因为妈妈代表了苏共的高层,是高高在上的权贵,所以不可能会与人民在一起。妈妈曾表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支持我们的建设,但并不能否认它的伟大,我们的战士,神圣的信仰,永远都不会磨灭,他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小女孩傻傻地信了,以此为信仰,为之奋斗、建设,但是这份信仰最终却以两块七的价格被贱卖了。
在苏联出现解体苗头的时候,妈妈立马消极怠工、提前下班,并在第一时间搬离了苏联这座平房,扎进了俄罗斯联邦这座高楼,即便这座高楼的电梯是往下开的(经济在衰退)。在搬家这个问题上,妈妈主宰了一切,尽管小女孩心中对旧平房、旧积木、旧宠物有千千万万个舍不得,但还是被强迫着搬进了楼房,丢掉了积木,卖掉了宠物。
这也是有着鲜活历史背景的,根据苏联解体前的民意调查,四分之三以上的苏联人要求保留联盟,但他们说的话是没有分量的,因为有三个人不答应:俄罗斯的叶利钦、白俄罗斯的舒什克维奇、乌克兰的克拉夫丘克,正是这三巨头秘密地缔结了分裂苏联的别洛韦日协议。这就是3> 3亿——全世界都在赞叹:多么伟大的民主啊!
高层曾经为人民描绘了一幅共产主义的美好蓝图,但最终这个梦却又被高层硬生生地给打破了,也勿怪小女孩最终流下了眼泪,或怨恨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