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中国女性外眦皱纹(鱼尾纹)类型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人口社会学一般资料以及调查可能影响皮肤老化的主要相关因素。使用图像分析仪SIA0612标准化拍照,采用VisioscanVC98(CK Electronic Gmb H,Germany)进行外眦区域皱纹测量。Photoshopcs2截取双侧眼角固定比率皮肤图像。采用Lemperle分级标准将外眦皱纹分为0~5级。依照Kane鱼尾纹分型对研究对象外眦皱纹进行分型。结果共调查150名南京地区中国女性,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7.9岁,Fitz-patrick皮肤类型以Ⅲ型为主(占66%),运动状态时(闭眼微笑)时在19~25岁组鱼尾纹发生率是22.2%,在40~44岁年龄组达到100%。115名具有外眦皱纹的中国女性受试者分型以Ⅳ型为主,与白人女性不同。其中,Ⅰ型(完全扇型)13人(11.30%),Ⅱ型(下睑上颊型)12人(10.43%),Ⅲ型(上睑型)14人(12.17%),Ⅳ型(正中型)76人(66.09%)。分析皱纹分型与年龄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Fitzpatric皮肤类型不相关(P>0.05),但与青年期(19~29岁)日晒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眦皱纹分型是独立于皱纹分级概念的,与年龄无关。本次调查的中国女性外眦皱纹分型与白人女性不同,以Ⅳ型为主,肉毒素治疗鱼尾纹时需要考虑分型的差异。青年期日晒情况可能是影响分型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