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对于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检的尿液样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出现误差的标本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整理,仔细分析了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各种主要因素。我们认为,在掌握各类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要想进一步保证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一定要保证所有尿检环节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尿液检验;影响因素;分析
尿常规尿液检查,也就是尿液检验,常规检查是医疗机构通过对尿液样本的检验,根据其结果直接反映的身体和泌尿系统等疾病情况作出综合判断。所有的过程,包括检查应用程序的开发、收集、保存、实验室检查等多个环节,无论是哪一个链接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会导致受影响的实际检测标本的质量,从而导致最终的测试结果出现误差。笔者对于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检的尿液样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出现误差的标本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整理,仔细分析了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響的各种主要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送检的100份尿液样本,其中误差较大的有47份(47%)。
1.2 方法
对误差较大的47份尿液样本进行第2 次检查,按照标本的临床因素、实验室因素进行分类整理。
2 结果
实验室因素影响的误差13份。临床用药因素的误差16 份,采集尿液的因素6份。标本保存的因素有1 份。标本送检因素有1 份。实验室因素是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其次是临床用药因素和标本采集因素,最后才是尿液保存因素和送检因素。
2.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1 实验室因素
进入实验室对尿液进行分析的时候,一般都采用的是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尿干化学仪等仪器设备,在使用这两种设备的过程中,操作步骤、操作手段、尿试条的分析方法都比较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尿检的结果。此外设备的性能也会影响到尿检结果的准确性。
2.2 患者临床用药因素
不仅仅是实验室和操作的因素会影响到尿检结果,患者自身曾经服用过的药物也会对尿检产生影响。而且不同的药物会在患者体内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对患者的血液浓度、新陈代谢产生不一样的影响,这些都会造成尿检结果的不准确。患者若服用了奎宁或嘧啶类药物,则会导致尿液呈碱性,检验下的尿蛋白指标呈阳性;若患者服用了阿司匹林,则会导致尿液中胆红素显著上升,对其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2.3 尿液采集因素
采集尿液的时候需要注意,必须要采集新鲜的尿液,尿液如果不新鲜或者是放置了一段时间,就会被周围环境、空气所影响,因此出现一些化学和物理方面的变化。在采集了尿液之后,应该在1 h 之内送到实验室保存,从而避免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对尿液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细菌大量繁殖。
2.4 尿液保存因素
保存尿液的时候需要注意,保存的环境温度应该控制在24 ℃左右,保存的时间不能够超过1H,因为1H后,尿液会出现变质,或者内部因子会发生变化,比如散出氨味类的物理变化,而且尿胆原等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所以,1.5H 内必须检验结束,如果2H 内仍然无法结束检验,则应在尿液中加入防腐剂,并且冷冻保存,同时在5H之内完成检验工作。
2.5 尿液送检因素
尿液在进行送检的时候,每个装有尿液的容器上都贴着患者的名字、时间、患病情况等,故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收尿样的时候,要将所有信息与化验单项目进行仔细对照,确定一致后,再对容器进行检查,检查容器是否对尿液存在污染因素。最后不但要检查容器内的尿液量是否能满足检验需求,还要检查容器上写的时间,保证采集尿液的时间距离检验的时间不超过2H,这样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尿检内容
3.1 尿pH 值检查
尿多联试纸中间的模块区域有甲基红和澳秦香草酚兰,这两种呈酸性和碱性,如果适量的配在一起,还可以测试出尿液中的蛋白质、尿比重。
3.2 尿酮体测定
尿多联试纸的模块中有亚硝基铁氰化钠,这种物质能够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发生反应,另外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都具备一定的挥发性,受到热气的影响,还会分解成为丙酮。但尿液不能被细菌所污染,一旦被污染,尿丙酮就会消失。但尿酮体在人体中堆积得过多,就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3.3 尿糖测定
尿糖是尿检中很重要的一项,通过检验尿糖,可以检验出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如果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那么有可能患有糖尿病。利用尿多联试纸中的葡萄糖氧化酶来把尿液中的葡萄糖氧化成为葡萄糖醛酸、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会释放出来,同时其表面会改变颜色。患者在进行尿检之前如果服用了葡萄糖和维生素C,就会使尿液中的尿糖升高。
4 讨论
在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尿液检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关系到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一旦尿检的结果不准确,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另外尿液检测的项目不同,尿液标本的要求和保存方式也有所不同。有些疾病要求采集晨尿,有些疾病要求采集留取随机尿的中段尿,还有些疾病需要患者禁食禁水一段时间。采集尿液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女性要禁止在月经期间采集尿液;第二,患者在尿检之前,不能服用药物,因为一些药物会对尿检结果产生影响;第三,肉眼血尿标本不能够进行尿检。
结束语
通过对于笔者所在医院近来尿液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回顾性分析,可知在临床上尿液检验的结果可会面临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掌握各类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要想进一步保证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一定要保证所有尿检环节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可靠性,最大限度防止不利因素的干扰,确保临床所需尿检数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素萍.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5-227,228.
[2]宋艳华.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相关因素与应对措施探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3):351-352.
[3]杨发明.临床尿液检验的不确定度研究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9):414-415.
关键词:尿液检验;影响因素;分析
尿常规尿液检查,也就是尿液检验,常规检查是医疗机构通过对尿液样本的检验,根据其结果直接反映的身体和泌尿系统等疾病情况作出综合判断。所有的过程,包括检查应用程序的开发、收集、保存、实验室检查等多个环节,无论是哪一个链接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会导致受影响的实际检测标本的质量,从而导致最终的测试结果出现误差。笔者对于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检的尿液样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出现误差的标本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整理,仔细分析了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響的各种主要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送检的100份尿液样本,其中误差较大的有47份(47%)。
1.2 方法
对误差较大的47份尿液样本进行第2 次检查,按照标本的临床因素、实验室因素进行分类整理。
2 结果
实验室因素影响的误差13份。临床用药因素的误差16 份,采集尿液的因素6份。标本保存的因素有1 份。标本送检因素有1 份。实验室因素是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其次是临床用药因素和标本采集因素,最后才是尿液保存因素和送检因素。
2.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1 实验室因素
进入实验室对尿液进行分析的时候,一般都采用的是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尿干化学仪等仪器设备,在使用这两种设备的过程中,操作步骤、操作手段、尿试条的分析方法都比较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尿检的结果。此外设备的性能也会影响到尿检结果的准确性。
2.2 患者临床用药因素
不仅仅是实验室和操作的因素会影响到尿检结果,患者自身曾经服用过的药物也会对尿检产生影响。而且不同的药物会在患者体内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对患者的血液浓度、新陈代谢产生不一样的影响,这些都会造成尿检结果的不准确。患者若服用了奎宁或嘧啶类药物,则会导致尿液呈碱性,检验下的尿蛋白指标呈阳性;若患者服用了阿司匹林,则会导致尿液中胆红素显著上升,对其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2.3 尿液采集因素
采集尿液的时候需要注意,必须要采集新鲜的尿液,尿液如果不新鲜或者是放置了一段时间,就会被周围环境、空气所影响,因此出现一些化学和物理方面的变化。在采集了尿液之后,应该在1 h 之内送到实验室保存,从而避免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对尿液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细菌大量繁殖。
2.4 尿液保存因素
保存尿液的时候需要注意,保存的环境温度应该控制在24 ℃左右,保存的时间不能够超过1H,因为1H后,尿液会出现变质,或者内部因子会发生变化,比如散出氨味类的物理变化,而且尿胆原等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所以,1.5H 内必须检验结束,如果2H 内仍然无法结束检验,则应在尿液中加入防腐剂,并且冷冻保存,同时在5H之内完成检验工作。
2.5 尿液送检因素
尿液在进行送检的时候,每个装有尿液的容器上都贴着患者的名字、时间、患病情况等,故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收尿样的时候,要将所有信息与化验单项目进行仔细对照,确定一致后,再对容器进行检查,检查容器是否对尿液存在污染因素。最后不但要检查容器内的尿液量是否能满足检验需求,还要检查容器上写的时间,保证采集尿液的时间距离检验的时间不超过2H,这样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尿检内容
3.1 尿pH 值检查
尿多联试纸中间的模块区域有甲基红和澳秦香草酚兰,这两种呈酸性和碱性,如果适量的配在一起,还可以测试出尿液中的蛋白质、尿比重。
3.2 尿酮体测定
尿多联试纸的模块中有亚硝基铁氰化钠,这种物质能够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发生反应,另外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都具备一定的挥发性,受到热气的影响,还会分解成为丙酮。但尿液不能被细菌所污染,一旦被污染,尿丙酮就会消失。但尿酮体在人体中堆积得过多,就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3.3 尿糖测定
尿糖是尿检中很重要的一项,通过检验尿糖,可以检验出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如果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那么有可能患有糖尿病。利用尿多联试纸中的葡萄糖氧化酶来把尿液中的葡萄糖氧化成为葡萄糖醛酸、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会释放出来,同时其表面会改变颜色。患者在进行尿检之前如果服用了葡萄糖和维生素C,就会使尿液中的尿糖升高。
4 讨论
在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尿液检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关系到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一旦尿检的结果不准确,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另外尿液检测的项目不同,尿液标本的要求和保存方式也有所不同。有些疾病要求采集晨尿,有些疾病要求采集留取随机尿的中段尿,还有些疾病需要患者禁食禁水一段时间。采集尿液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女性要禁止在月经期间采集尿液;第二,患者在尿检之前,不能服用药物,因为一些药物会对尿检结果产生影响;第三,肉眼血尿标本不能够进行尿检。
结束语
通过对于笔者所在医院近来尿液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回顾性分析,可知在临床上尿液检验的结果可会面临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掌握各类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要想进一步保证尿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一定要保证所有尿检环节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可靠性,最大限度防止不利因素的干扰,确保临床所需尿检数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素萍.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5-227,228.
[2]宋艳华.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相关因素与应对措施探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3):351-352.
[3]杨发明.临床尿液检验的不确定度研究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9):41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