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b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因为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也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简要概括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及策略,即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快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改革落伍教育方法,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实施;组建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技术水平。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几年是其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心理会逐步成熟起来。而部分学生,特别是对于新入学的学生,由于学习方式、生活环境及社会实践方式的改变,不能快速调整心态,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从而会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如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人际关系较差、抑郁等,甚至会出现偏执、强迫、焦虑等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由于这些心理问题的影响,学生的适应能力较差,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从而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阻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改善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并促进其健康发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内容。
  1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在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中,心理素质是各素质发展和提高的基础。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个体心理素质快速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心理素质教育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每个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及道德修养的提高过程中,均是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并经过自身的渗透、消化和选择,进而造成具有物质性的成熟的个体。健全的人格及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组织协作能力、竞争能力及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前提。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格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并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
  1.2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潜能的重要途径
  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而学生的外界环境及内在的心理素质能够对潜能的挖掘产生极大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认可自己,改善学生对环境的适应力,进而有助于学生潜能的激发和发掘。
  1.3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保障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后,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制定科学的人生目标,从而使得自身的价格结构更加完善和健全。与此同时,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客观、正确地衡量和评价自己,在不断的自我把握和自我调整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2 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2.1悲观厌学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前期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不佳而进入高职院校,少数高中时期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因高考未能正常发挥,又缺乏重新复读的决心和信心而不得不选择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同时缺少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学习积极性并不高。绝大多数学生觉得所在学校缺乏知名度,所学专业并不理想,毕业找工作时高职院校文凭又不具有社会优势,因此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专业兴趣较低,常会有严重的厌学情绪,逃课、旷课的现象屡见不鲜。
  2.2情感脆弱
  通常高职院校学生通常多伴有自信不足、过于自卑的心理问题。由于高考失利或与自己的本科生同学相比,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在学习和生活上会产生自卑心理,情感上会更加脆弱和敏感。很多学生会觉得所学专业及文凭均不具优势,对未来和前途失去信心,甚至会出现低人一等的不良心理,对人生价值观产生质疑。因受到这种不良心理的影响,很多学生畏惧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沉迷于网络,自暴自弃,更为严重者,由于行为自控能力较差,受到急躁、过激等不良心理的影响,出现暴力行为,对学校和社会产生恶劣影响。
  2.3定位不明
  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未来缺乏自信,觉得前途渺茫,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没有科学的人生规划,缺少奋斗目标,生活和学习就更加消极,每日浑浑噩噩,虚度大学时光。少数学生可以在毕业后依靠父母找到工作,他们对生活和学习同样也没有动力。虽然只有少数学生虽比较困惑但依然坚持努力学习,但是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枯燥和乏味,缺少乐趣。
  3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3.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学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充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学校在教学课程计划中应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要在师资力量、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不断提高各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各专业教师必须掌握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学培训和考核。此外,学校要设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同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提高辅导人员的专业水平。
  3.2优化教学,在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将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一个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的各科教学总纲要。该纲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其他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一种协调效应,从而构建一个由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统一的全新的课程体系。
  3.3丰富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
  课外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高职院校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在形式、空间和时间等方面能使学生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可见,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消除学生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障碍,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在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中,心理素质是各素质发展和提高的基础,心理素质教育是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高职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 刘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解决路径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07)
  [2] 赵雪莲.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6)
其他文献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路途中有鲜花、掌声,也有巨蟒和响尾蛇。有些人是以长跑的姿态进入跑道的,有些人则以短跑的姿态进入跑道,暂时落后了你不能急躁,必须明白自己是长跑的,耐力和定力是最重要的,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等到一只属于自己的孔雀。”这是送走我又一届学生时的临别赠言。  在這场大雨中送走我又一届学生,回顾多年的语文教学,特别是2006届的语文教学历程。我领悟到语文教学也是一场实力与智慧并举,情趣与思维
摘 要:大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教育类型,在21世纪的今天,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重视大学教育,研究大学教育教学的基点成为培养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  关鍵词: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基点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向的教育活动,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教学具体操作的指南。大学教育教学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平台和有效途径。所以,探讨大学教育教
摘 要:学校自主性体现着学校自主办学的主观态度和自主办学的能力,提升学校自主性能够加强教育质量,提升学校能力;为校长工作带来便利并且能够促进教师的全方面发展;而且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我国学校教育体制改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学校;学校自主性  提升学校的自主性不是为了提升而提升,提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教育质量的提高。让学校更好、更自由的自主发展只是一种手段,一种符合教育规律的手段
摘 要:作为科学抽象与概括结果的理想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中,其合理的构建将对學生正确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模型建立的原则、方法及教学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理想模型;构建原则;构建方法  理想物理模型是典型的物理问题,是对于相同物理过程、思维过程、基础知识的高度概括,是对于同一类问题,经过人们去深思熟虑斟酌后找出来的最具本质的知识、能力、思维的结合。对于高中学
摘 要:所谓新型的师生关系,它表现在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很高的现代价值,对于我们当前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当前,新课程改下,教师可以从陶行知先生丰富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和谐教育思想中得到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行知教育理论;新型;师生关系  近年来,随碰上素质教育的推进,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