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指思维者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获得多种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发散思维有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主要功能是求异和创新。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理论家的新创见,主要依靠的都是发散思维。对幼儿来说,培养发散思维就是要鼓励他们不依常规、寻求各种答案,发现新事物。幼儿生来并没有自己的心理定势,他们天真无邪、好奇好问、無拘无束。幼儿心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可塑性强。幼儿时期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最好时期。绘画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幼儿绘画是自由多变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绘画是培养孩子创造力、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好方法。通过绘画活动来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就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选择多种多样的角度教孩子绘画。让这种灵活多样的思维意识影响孩子的绘画,以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从而促进他们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
一、当前幼儿绘画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育观念的原因,现在家庭美术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归纳有以下三种。
1.不会教孩子画画。有的家长不教孩子画画,什么原因呢?回答是自己不会画,也不会教,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了。
2.依葫芦画样。有的家长在教孩子画画时,多数是找来范画,学着范画的样子,在纸上给孩子画了起来。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已经是因循守旧、依葫芦画样了,孩子看了就会认为画画就是照葫芦画瓢,久而久之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教孩子画画的方法不够灵活。有的家长教孩子画画虽然能够不照样子画,但是不够创新。比如教孩子画房子,总是三角形的房顶、正方形的房身上带着两扇窗户和一扇门,非常传统的房子;画花朵就是圆形的花心有很多花瓣;画太阳就是圆形的放着光芒。如果我们家长多想一想,从很多角度、不同方法观察事物,就会发现其实房子的造型很多,花朵的造型也很多。为什么不让孩子去观察身边的、城市的房子,然后去当一个设计师,去随意设计房子呢?
教孩子画画时,如果家长的方法按部就班、依葫芦画瓢、不灵活、不创新、不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那么孩子久而久之受这种思想和做法的影响,哪来的创造和创新呢?那么怎样用发散思维意识来影响孩子的绘画呢?
二、用发散思维意识去影响孩子的绘画
幼儿绘画贵在创新,家长的责任就在于通过绘画,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健全的个性。鼓励幼儿敢于独创,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孩子画画时,如果家长的方法墨守陈规、按部就班。那么孩子哪来的创造和创新呢?因此家长必须具备发散性思维,改变墨守成规的教育方式,以发散性思维来影响孩子的绘画。
以画房子为例来说明这种教育方法: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让孩子观察多种多样的房子,然后再教孩子画画,因为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孩子画画的基础。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画房子到设计房子的原则。可以先让孩子观察自己家的房子,比如说自己家的房子的特点是长方形的、有六层,在孩子最初画画的时候由于孩子的水平有限,家长可以在纸上画出长方形房子的轮廓,分出六层,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来添画每一层的窗户。孩子会非常感兴趣。再让孩子看看自己家房子对面的那栋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可能是一座电梯楼,也可能是一座小别墅。再用同样的方法教孩子画一画。画了很多房子,孩子就知道了原来房子什么样的形状都有。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当设计师,设计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菱形等多种图形拼接的多种多样的房子。久而久之,孩子对画房子感到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画笔和纸就成了建造房子的工具,他可以随意运用这个工具创造出很多非常可爱、不拘一格的房子,就像那多姿多彩的城堡。
再以画花朵为例,花朵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可为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画的花朵全都千篇一律呢?这是不求创新的教法造成的。在让孩子观察了很多花朵以后,我们可以教孩子设计花朵,比如画很多花心,给每一个花心设计的花瓣都不同,有圆形的、三角形的、尖形的、长方加半圆形的,总之可以是形态万千的。也可以给每一个花心设计出很多层的花瓣,每一层都有不同形状的花瓣。孩子对这样的方法会非常感兴趣,他们个个都是设计师,设计着不同的花朵。
用同样的方法教孩子画人、画树也是如此,由于篇幅问题,就不一一道来。
三、浓厚的富有创意的绘画能够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在成人的发散思维意识的影响下,孩子的绘画形象生动、随心所欲、下笔有神、不拘一格。孩子们认为绘画是一种很简单的事情,他们不必借助范画,而是把画画当成游戏来玩,他们可能画出一艘轮船,然后又想象着水中有一条大鲸鱼,最后自己在船上用手枪打了大鲸鱼,大鲸鱼流出了很多血。他们把打手枪的过程画在画面上,还体验着其中的乐趣。
这样的绘画非常有助于幼儿发散思维的培养,他们不死板,想象力丰富,这种思维习惯对日后的学习、做事也会有好的影响,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死板守旧的。绘画给孩子带来的自信不仅仅是表达自信,还有生活中的自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敢于去面对困难,能够想方设法的去解决问题。
三、用自信的绘画风格去影响孩子
在教孩子画画的时候,你会发现教者的绘画风格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绘画风格,如果教者在画画的时候反复修改或是画面构图小里小气,那么孩子的画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教者的作画风格一气呵成、下笔有神、构图大方,你会发现你的绘画作风会影响孩子。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来自很多方面,画画就是培养孩子自信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画画就是这样的容易和简单,让孩子形成一种自信。例如有的孩子画一只小猫,可能会画得很小很小,作为指导者可以在孩子一下笔的时候就给孩子说小猫的脸太小了,我都看不见它的眼睛和胡子了,你能不能把小猫的脸画大一些呢?小孩子马上就会把小猫的脸画得很大。这样孩子的绘画就会慢慢大气起来。
教孩子画画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件很值得研究的事情,它不仅仅要求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同时也要求教育者开动脑子,用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去感染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形成一种发散思维方式。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好的影响。教孩子绘画要让孩子感受到绘画是一种很容易的事,画笔和纸就是孩子的建造工具,孩子可以自由运用这些工具创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幼儿美术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 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释与教程》,科学普及出版社
[3] 《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当前幼儿绘画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育观念的原因,现在家庭美术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归纳有以下三种。
1.不会教孩子画画。有的家长不教孩子画画,什么原因呢?回答是自己不会画,也不会教,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了。
2.依葫芦画样。有的家长在教孩子画画时,多数是找来范画,学着范画的样子,在纸上给孩子画了起来。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已经是因循守旧、依葫芦画样了,孩子看了就会认为画画就是照葫芦画瓢,久而久之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教孩子画画的方法不够灵活。有的家长教孩子画画虽然能够不照样子画,但是不够创新。比如教孩子画房子,总是三角形的房顶、正方形的房身上带着两扇窗户和一扇门,非常传统的房子;画花朵就是圆形的花心有很多花瓣;画太阳就是圆形的放着光芒。如果我们家长多想一想,从很多角度、不同方法观察事物,就会发现其实房子的造型很多,花朵的造型也很多。为什么不让孩子去观察身边的、城市的房子,然后去当一个设计师,去随意设计房子呢?
教孩子画画时,如果家长的方法按部就班、依葫芦画瓢、不灵活、不创新、不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那么孩子久而久之受这种思想和做法的影响,哪来的创造和创新呢?那么怎样用发散思维意识来影响孩子的绘画呢?
二、用发散思维意识去影响孩子的绘画
幼儿绘画贵在创新,家长的责任就在于通过绘画,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健全的个性。鼓励幼儿敢于独创,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孩子画画时,如果家长的方法墨守陈规、按部就班。那么孩子哪来的创造和创新呢?因此家长必须具备发散性思维,改变墨守成规的教育方式,以发散性思维来影响孩子的绘画。
以画房子为例来说明这种教育方法: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让孩子观察多种多样的房子,然后再教孩子画画,因为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孩子画画的基础。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画房子到设计房子的原则。可以先让孩子观察自己家的房子,比如说自己家的房子的特点是长方形的、有六层,在孩子最初画画的时候由于孩子的水平有限,家长可以在纸上画出长方形房子的轮廓,分出六层,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来添画每一层的窗户。孩子会非常感兴趣。再让孩子看看自己家房子对面的那栋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可能是一座电梯楼,也可能是一座小别墅。再用同样的方法教孩子画一画。画了很多房子,孩子就知道了原来房子什么样的形状都有。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当设计师,设计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菱形等多种图形拼接的多种多样的房子。久而久之,孩子对画房子感到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画笔和纸就成了建造房子的工具,他可以随意运用这个工具创造出很多非常可爱、不拘一格的房子,就像那多姿多彩的城堡。
再以画花朵为例,花朵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可为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画的花朵全都千篇一律呢?这是不求创新的教法造成的。在让孩子观察了很多花朵以后,我们可以教孩子设计花朵,比如画很多花心,给每一个花心设计的花瓣都不同,有圆形的、三角形的、尖形的、长方加半圆形的,总之可以是形态万千的。也可以给每一个花心设计出很多层的花瓣,每一层都有不同形状的花瓣。孩子对这样的方法会非常感兴趣,他们个个都是设计师,设计着不同的花朵。
用同样的方法教孩子画人、画树也是如此,由于篇幅问题,就不一一道来。
三、浓厚的富有创意的绘画能够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在成人的发散思维意识的影响下,孩子的绘画形象生动、随心所欲、下笔有神、不拘一格。孩子们认为绘画是一种很简单的事情,他们不必借助范画,而是把画画当成游戏来玩,他们可能画出一艘轮船,然后又想象着水中有一条大鲸鱼,最后自己在船上用手枪打了大鲸鱼,大鲸鱼流出了很多血。他们把打手枪的过程画在画面上,还体验着其中的乐趣。
这样的绘画非常有助于幼儿发散思维的培养,他们不死板,想象力丰富,这种思维习惯对日后的学习、做事也会有好的影响,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死板守旧的。绘画给孩子带来的自信不仅仅是表达自信,还有生活中的自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敢于去面对困难,能够想方设法的去解决问题。
三、用自信的绘画风格去影响孩子
在教孩子画画的时候,你会发现教者的绘画风格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绘画风格,如果教者在画画的时候反复修改或是画面构图小里小气,那么孩子的画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教者的作画风格一气呵成、下笔有神、构图大方,你会发现你的绘画作风会影响孩子。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来自很多方面,画画就是培养孩子自信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画画就是这样的容易和简单,让孩子形成一种自信。例如有的孩子画一只小猫,可能会画得很小很小,作为指导者可以在孩子一下笔的时候就给孩子说小猫的脸太小了,我都看不见它的眼睛和胡子了,你能不能把小猫的脸画大一些呢?小孩子马上就会把小猫的脸画得很大。这样孩子的绘画就会慢慢大气起来。
教孩子画画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件很值得研究的事情,它不仅仅要求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同时也要求教育者开动脑子,用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去感染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形成一种发散思维方式。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好的影响。教孩子绘画要让孩子感受到绘画是一种很容易的事,画笔和纸就是孩子的建造工具,孩子可以自由运用这些工具创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幼儿美术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 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释与教程》,科学普及出版社
[3] 《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