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w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介绍局部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

自2011年6月至2019年11月,我们急诊收治前臂或手部创面患者共15例,创面大小为5.0 cm×7.5 cm~8.5 cm×12.0 cm,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并设计穿支血管蒂顺行推进皮瓣、逆行旋转皮瓣等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股前外侧皮瓣大小为5.5 cm×8.0 cm~9.0 cm×12.5 cm,局部穿支皮瓣的大小为2.0 cm×3.0 cm~5.0 cm×8.0 cm。

结果

术后皮瓣均存活良好。随访时间为8~19个月,平均14.5个月。前臂或手部及股前外侧皮瓣供区修复后皮瓣外观满意,未见明显臃肿、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皮瓣感觉未见明显减退。邻近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受限。

结论

局部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皮瓣设计灵活,限制少,手术方式简便,是股前外侧皮瓣供区有效的修复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联合石黑法治疗陈旧性Wehbe Ⅰa、Ⅰb型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我们对18例陈旧性骨性锤状指患者,采用经皮撬拨复位联合石黑法治疗。按照Wehbe分型:Ⅰa型6例,Ⅰb型12例。术后随访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14个月,平均11.3个月。术后无克氏针断裂、松动、针道感染、皮缘及甲床压迫坏死、甲板畸形等并发症。术后X线
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对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其路用性能与水泥含量、温度和养生龄期等因素密切相关。文中以水泥含量、温度以及养生龄期为自变量,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以及抗压回弹模量等力学强度指标为反应变量,采用有序变量累积Logit模型,运用数值统计分析软件Minitab对数据文件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基于Logit模型的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预测方法。最后利用水泥稳定碎石室内试验数据,对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而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预测结果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足部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手部缺损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建立该术式标准化、规范化的手术路径。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们收治的足部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手部组织缺损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围手术期行不同的干预策略。ERAS组实施全面系统的ERAS围手术期处理策略,对照
目的探讨应用月骨切除舟头融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ⅢB期Kienbock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9年8月,我科应用月骨切除舟头融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Kienbock病患者9例,按照Lichtman分期标准均为ⅢB期,年龄37~49岁,平均41岁。所有病例均无明显腕部外伤史。根据疼痛、活动度、握力及功能情况应用腕关节Mayo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无骨不连、伤口感
目的采用翻页式甲板开窗微创切除手指甲下血管球瘤,观察术后疼痛、甲板外观、肿瘤复发情况。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们共收治23例甲下血管球瘤患者,均于显微镜视下行翻页式甲板开窗微创手术治疗。收集术前和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观察术后甲板形态变化、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3年,平均18个月,术后均治愈,无一例复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