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剖宫产术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但术中胎儿娩出困难时有发生,迅速、安全的娩出胎儿,确保胎儿生命是剖宫产术的目的,能否迅速而顺利的娩出胎头,是剖宫产术的关键,现对本院近年150例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式剖宫产术 胎儿娩出困难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37-02
剖宫产术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但术中胎儿娩出困难时有发生,迅速、安全的娩出胎儿,确保胎儿生命是剖宫产术的目的,能否迅速而顺利的娩出胎头,是剖宫产术的关键,现对本院近年150例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施行新式剖宫手术其中胎儿娩出困难者150例,其中头先露者,140例,臀先露者10例。
1.2 诊断标准。徒手取胎时间>60S或<60S却用器械助产者为胎儿娩出困难。
2 方法
2.1 切口一定要足够大,如果切口过小,需要术中延长切口,一定注意勿伤及母体肠管、膀胱及胎儿,助手用腹腔拉钩拉开切口一侧腹壁,术者将食、中指垫入宫壁,看清局部解剖后再剪开伸入两指向上弧形剪开2cm,以免伤及子宫动静脉。
2.2 切口高度应根据位置高低而定,一般以胎头最大径线所在水平即下段膨隆处为宜。
2.3 手术时产钳的应用:对于胎头高深者可采用。
2.4 当胎头压至切口面时,压肠板放入子宫切口上缘轻轻下压胎头的同时,右手借助杠杆的原理将胎头娩出。
2.5 胎头高浮时,助手适时加压,先压推宫底,应在术者右手将胎头以枕前位向子宫切口外上方托出的同时,助手在子宫底加压逼出胎儿。
2.6 胎头深陷时,消毒外阴,台下助手经阴道上推胎头,台上助手向上推胎肩,注意手法要轻柔。
2.7 麻醉时间尽量充足,尽量不用局麻,取得最好镇痛效果。
2.8 注意手术操作规范化,腹直肌前鞘剪开长度要充分,分离程度要足够,尽量使胎头旋转以最小径线娩出。
3 结果
胎儿娩出困难率为21.0%,与纵切口有2%~3%的娩出困难率相比显著升高。
3 发生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
3.1 切口大小与娩出顺利与否关系密切。腹壁横切口如果不足够大,加上腹直肌阻碍,切口暴露相对小,胎儿娩出困难发生率增加。
3.2 胎头高浮。均为胎头高浮,术者手握胎头光滑,支点不固定,无法使胎头固定在切口面,胎头娩出困难。
3.3 胎头深嵌。胎头深嵌骨盆内,术者右手深入骨盆挖胎头,左手上推胎肩,胎头娩出困难,且易致子宫切口延裂而大出血。
3.4 麻醉效果不佳,使腹肌紧张,造成切口相对偏小,刺激使子宫收缩,娩胎儿困难,其中1例因深嵌取出困难。向上作“丄”形切口,内倒转取出胎儿。没有一种麻醉剂不穿过胎盘屏障,针对这一点,麻醉师用药就比较有顾虑,如果胎儿处于窘迫状态,就必须迅速娩出胎儿,可能要在麻醉效果未达到最佳时就进行手术。
3.5 术者经验不足,助手加压过早及不够,均可使胎儿娩出困难。
3.6 手术操作时某些细节不规范,如果腹直肌前鞘剪开不充分,钝性分离腹直肌黏着部位长度不够。切口相对变小,娩出胎儿困难。
3.7 胎头不是旋转以最小径线娩出而发生娩出困难。
4 讨论
剖宫产术中娩出胎儿是手术的关键,为了避免胎儿娩出困难,施术者必须在手术前对胎儿大小、先露高低、胎头大小、麻醉效果等有充分估计和准备,术中对子宫旋转方向及程度,下段形成情况,以估计子宫切口的位置与大小,手术难易和准备相应措施并备好助产器械。
术者思想上不能有惧怕,要沉着冷静,必要时做内倒转取出胎儿。术者如果估计短时间内娩不出胎儿,不能反复做无把握的托头,多次滑脱可刺激胎儿,使之吸入羊水,导致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甚至缺氧。其中1例胎头深陷骨盆,台上助手上推胎肩,台下助手经阴道推胎头,效果不佳,此时,胎儿一只手臂已在子宫切口外,取胎头娩出困难,急给予子宫“丄”形切口,术者右手在宫腔寻找到胎儿双足,给予内倒转娩出胎儿。体重4.1kg,评分:1min评7分,5min评9分,10min评10分,30min评10分。另外术者要对手术技术熟练掌握,助手在何时加压,加多大压力及方向也要掌握,对子宫底的压力作用主要以逼出力帮助分娩,如果不成功,可用产钳代替。否则,可能造成新生儿骨折,窒息甚至死亡。
虽然新式剖宫产术有许多优点,但是如果胎儿过大,胎儿宫内窘迫,或估计胎儿娩出困难大的患者,应放弃新式剖宫产术,做纵行剖宫产术,毕竟在取出胎儿前的时间要节省4~6min不等。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认真阅读手术图谱,手术操作细节规范化,减少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姜树玲,张启林,徐永前.胎头助娩器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3):234-235
[2] 韩亚,王豫黔.剖宫产手术指征的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171-172
关键词:新式剖宫产术 胎儿娩出困难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37-02
剖宫产术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但术中胎儿娩出困难时有发生,迅速、安全的娩出胎儿,确保胎儿生命是剖宫产术的目的,能否迅速而顺利的娩出胎头,是剖宫产术的关键,现对本院近年150例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施行新式剖宫手术其中胎儿娩出困难者150例,其中头先露者,140例,臀先露者10例。
1.2 诊断标准。徒手取胎时间>60S或<60S却用器械助产者为胎儿娩出困难。
2 方法
2.1 切口一定要足够大,如果切口过小,需要术中延长切口,一定注意勿伤及母体肠管、膀胱及胎儿,助手用腹腔拉钩拉开切口一侧腹壁,术者将食、中指垫入宫壁,看清局部解剖后再剪开伸入两指向上弧形剪开2cm,以免伤及子宫动静脉。
2.2 切口高度应根据位置高低而定,一般以胎头最大径线所在水平即下段膨隆处为宜。
2.3 手术时产钳的应用:对于胎头高深者可采用。
2.4 当胎头压至切口面时,压肠板放入子宫切口上缘轻轻下压胎头的同时,右手借助杠杆的原理将胎头娩出。
2.5 胎头高浮时,助手适时加压,先压推宫底,应在术者右手将胎头以枕前位向子宫切口外上方托出的同时,助手在子宫底加压逼出胎儿。
2.6 胎头深陷时,消毒外阴,台下助手经阴道上推胎头,台上助手向上推胎肩,注意手法要轻柔。
2.7 麻醉时间尽量充足,尽量不用局麻,取得最好镇痛效果。
2.8 注意手术操作规范化,腹直肌前鞘剪开长度要充分,分离程度要足够,尽量使胎头旋转以最小径线娩出。
3 结果
胎儿娩出困难率为21.0%,与纵切口有2%~3%的娩出困难率相比显著升高。
3 发生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
3.1 切口大小与娩出顺利与否关系密切。腹壁横切口如果不足够大,加上腹直肌阻碍,切口暴露相对小,胎儿娩出困难发生率增加。
3.2 胎头高浮。均为胎头高浮,术者手握胎头光滑,支点不固定,无法使胎头固定在切口面,胎头娩出困难。
3.3 胎头深嵌。胎头深嵌骨盆内,术者右手深入骨盆挖胎头,左手上推胎肩,胎头娩出困难,且易致子宫切口延裂而大出血。
3.4 麻醉效果不佳,使腹肌紧张,造成切口相对偏小,刺激使子宫收缩,娩胎儿困难,其中1例因深嵌取出困难。向上作“丄”形切口,内倒转取出胎儿。没有一种麻醉剂不穿过胎盘屏障,针对这一点,麻醉师用药就比较有顾虑,如果胎儿处于窘迫状态,就必须迅速娩出胎儿,可能要在麻醉效果未达到最佳时就进行手术。
3.5 术者经验不足,助手加压过早及不够,均可使胎儿娩出困难。
3.6 手术操作时某些细节不规范,如果腹直肌前鞘剪开不充分,钝性分离腹直肌黏着部位长度不够。切口相对变小,娩出胎儿困难。
3.7 胎头不是旋转以最小径线娩出而发生娩出困难。
4 讨论
剖宫产术中娩出胎儿是手术的关键,为了避免胎儿娩出困难,施术者必须在手术前对胎儿大小、先露高低、胎头大小、麻醉效果等有充分估计和准备,术中对子宫旋转方向及程度,下段形成情况,以估计子宫切口的位置与大小,手术难易和准备相应措施并备好助产器械。
术者思想上不能有惧怕,要沉着冷静,必要时做内倒转取出胎儿。术者如果估计短时间内娩不出胎儿,不能反复做无把握的托头,多次滑脱可刺激胎儿,使之吸入羊水,导致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甚至缺氧。其中1例胎头深陷骨盆,台上助手上推胎肩,台下助手经阴道推胎头,效果不佳,此时,胎儿一只手臂已在子宫切口外,取胎头娩出困难,急给予子宫“丄”形切口,术者右手在宫腔寻找到胎儿双足,给予内倒转娩出胎儿。体重4.1kg,评分:1min评7分,5min评9分,10min评10分,30min评10分。另外术者要对手术技术熟练掌握,助手在何时加压,加多大压力及方向也要掌握,对子宫底的压力作用主要以逼出力帮助分娩,如果不成功,可用产钳代替。否则,可能造成新生儿骨折,窒息甚至死亡。
虽然新式剖宫产术有许多优点,但是如果胎儿过大,胎儿宫内窘迫,或估计胎儿娩出困难大的患者,应放弃新式剖宫产术,做纵行剖宫产术,毕竟在取出胎儿前的时间要节省4~6min不等。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认真阅读手术图谱,手术操作细节规范化,减少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姜树玲,张启林,徐永前.胎头助娩器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3):234-235
[2] 韩亚,王豫黔.剖宫产手术指征的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