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祁连山南缘大型韧性左行走滑剪切带及其活动时限

来源 :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西部祁连山南缘发现一条近东西向大型韧性剪切带,宽 2 km、长 350 km,由火山质、花岗质和钙质糜棱岩组成。韧性剪切带的微构造特征表现为近直立面理、A型剪切褶皱、水平及斜向拉伸线理、左行走滑和斜向左行走滑的剪切指向以及大量变形花岗岩脉的贯入。韧性剪切带西段花岗质糜棱岩中糜棱质和重结晶石英的晶格优选方位测量结果表明存在早期高温条件(>650℃)下形成的{1010}滑移系及后期中低温条件(650~350℃)下形成的{1010 slip system formed at early high temperatures (> 650 ° C) and The late formation of low-temperature conditions (650 ~ 350 ℃) {1010
其他文献
摘 要:谚语是熟语的一种,左云方言谚语是指流传在左云民间以传授经验和教训劝诫为目的的表述性语言单位,它们的基本特点是知识性和哲理性,通俗易懂。笔者以收集到的《左云县志》、《古今俗语集成》等文献资料以及人们口头流传的左云方言谚语为语料,从结构和修辞方法两个方面对左云方言谚语进行研究,分析其在语言学中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左云方言谚语;结构;修辞方法  作者简介:王涛(1992.2-),女,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