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血清蛋白质质谱模型判别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与散发性肠腺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i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筛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特异表达蛋白,构建判别FAP与散发性肠腺瘤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方法 采集19例FAP和16例散发性肠腺瘤患者的血清,以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MS-TOF)和阴离子CM01蛋白质芯片检测并筛选两组对象间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峰,以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判别模型。结果 FAP与散发性肠腺瘤相比,P〈0.01的蛋白质峰有6个,其中质荷比为5640、3160、4180和4290的蛋白质峰在FAP中高表达,质荷比为3940和3400的蛋门质峰在散发性肠腺瘤患者中高表达。以质荷比分别为5640、3160和4290的蛋白质峰为基础,联合质荷比为3940、13750和4300的蛋白质峰所建立的模型判别效果最佳,对FAP与散发性肠腺瘤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4.7%和93.7%。结论 SELDI-TOF-MS能有效筛选FAP与散发性肠腺瘤的差异表达蛋白,支持向量机方法所建市的质潜模型判别效果较好,为进一步研究FAP的分子发病机制提供了切入点。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1对人肝癌细胞survivin转录抑制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相应机制。方法使用多柔比星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脂质体法将质粒pEGFP-C2-p21导入HepG2细胞,用G418筛选转染后的HepG2-p21和HepG2-pEGFP细胞;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p21、p53和survivin的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后细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和美国默克实验室联合主办的CAMS—MRL分子肿瘤学研究会议将于2008年l0月l4-l6日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会议将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詹启敏、默克实验室肿瘤学资深副总裁Stephen H.Friend、Sloan-Kettering纪念肿瘤中心人类肿瘤学及致病原理主席Charles L.Sawyers、荷兰国立癌症研究所肿瘤生发分子学主管Ren6 Bernards、新加坡基
期刊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后的肺部病灶内空洞形成现象,探讨其对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评价的意义。方法57例晚期NSCLC患者,分别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29例)和NP方案(28例)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行胸部CT检查,进行疗效评价;对治疗后出现肿瘤空洞的NSCLC进行临床及CT灌注成像分析;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患者
目的 探讨影响小细胞食管癌(SCEC)患者预后的因素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5月至2005年6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SCEC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按美国退伍军人纪念医院小细胞肺癌分期方法,分为局限期(85例)和广泛期(41例)。84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病理分期按照美国癌症研究会食管癌TNM分期(第6版)标准,Ⅰ期8例,Ⅱa期16例,Ⅱb期10例,Ⅲ期4
肝尾叶癌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我院采用经右侧入路解剖第三肝门法,为2例肝尾叶癌患者成功实施了肝尾叶肝癌切除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总结阑尾类癌(CTA)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72年至2006年收治的64例CT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术前仅有6例(9.4%)确诊,58例(90.6%)为术中发现或术后病理确诊,术前误诊率高达90.6%。CTA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术式的选择取决于手术者对CTA良、恶性的判断,以及类癌病灶大小、部位、侵袭深度、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年龄等因素。64例患者中,采用单纯阑尾切除
本刊《专题综论》专栏系高级述评类特色栏目,设栏20余年来,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论文。以往该栏属特约组稿栏目,不接受自由投稿,旨在按照栏目的特定需要,有指向地选题,组织权威专家著文,提供广大读者参考。今为适应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的形势,提高本栏目的报道效率,特改变组稿方式,面向广大作者征稿。凡符合本刊《专题综论》栏目要求的来稿,均可为本刊接受,获得发表机会。
期刊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一种由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临床发病率占全部结直肠癌的5%~10%。约10%左右的HNPCC与MSH6基因的胚系突变相关。为准确判断胚系MSH6基因突变的意义,首先必须判定该特定核苷酸位置上所发生的转换、颠换、插入或缺失等变化是否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肺癌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1例肺癌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根据其血小板下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均给予rhTPO治疗,同时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结果51例肺癌患者血小板轻度、中度、重度抑制者分别有24、15和12例,rhTPO持续用药时间分别为(5.3±2.8)、(6.3±3.2)和(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