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斯西储大学和麦吉尔大学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未来教室,都各有特色,各个教室的大小不同,可容纳人数也有所不同。如麦吉尔大学的Education 627是圆桌围坐式的小组协作型教室,凯斯西储大学的Nord 356是豆荚型的小组协作型教室,而Education 129是分层的、多小组的项目式学习。McConnell Engineering 12是一排排的桌子的布局形式,Mather Memorial 125是点阵式的node椅子。而无论是Education 627还是其他教室,这些教室的投影一般分布在教室的前后两面或者是教室的前面,忽略了围坐在一起的学生会遮挡投影视线的问题,而Nord 356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每组前放置了一台大型的高清显示屏,有效地解决了视线不清晰的问题。同时,Nord 356也注意到教室色彩会影响师生的感受。Education 627和129、Nord 356、Mather Memorial 125和McConnell Engineering 12这几间教室在设计上都注重声学,教室里设计了声音的区域放大和麦克风。这5间主动学习教室也有共同的特点,教室里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协作型教室,并辅以可支持学习的相关软硬件设备,如可书写白板、可移动的椅子、无线投影仪等,都具有灵活性、协作性、技术性、交互性。
未来教室的设计意图、脉络、设计与应用的评估框架
学习空间的设计是循环往复、不断迭代修改的过程,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确定设计意图、分析教学背景、未来教室的设计和未来教室应用于教学活动,而学习者、教师和管理者贯穿整個设计的过程,未来教室的设计应参考他们的意见。因此,将学习空间的评估分为上述四个阶段,从这四个阶段对未来教室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评估。
如右图所示,首先,在设计意图方面,评估未来教室的设计是否解决了近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麻省理工学院的TEAL教室是为了改变大学物理课程的低通过率和高缺席率。同时,从长远目标来看,设计的未来教室是否能满足这一目标,如日本东京大学设计的KALS教室是为了实现理想自由式的教育。其次,在教学背景方面,评估设计的未来教室是否能跨学科整合,不仅从设计学角度,还能从人文地理、教育学等角度设计。同时,未来教室是否能支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真正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支持,也是评估重点。再次,在未来教室的设计方面,从物理空间的设计进行评估,具体包括:桌椅布局、技术支持、色彩声学、光照和教室家具,评估他们的易用有用性和未来延展性等。最后,在未来教室应用到真正教学活动中时,可以从教师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以及未来教室中技术和家具的使用率来进行评估。其中,学习者、教师和管理者贯穿整个评估的过程。
未来教室设计的建议
在设计未来教室时,除了上述的灵活性、协作性、技术性和交互性外,我们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点作为未来教室的设计原则。
1.学习空间关注色彩搭配与选用
物理环境对人的思维和情绪具有显著影响。教室的设计须加入美学成分,注重色彩对人的心理、生理的影响。如凯斯西储大学的Nord 356教室以黄色为主调,给人舒适温暖的感觉。而传统的教室一般以白色为主,给人的感觉较为沉闷单一。色彩具有明暗性、冷暖性,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要充分利用色彩的特点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2.最大化利用物理空间和技术设施
学习空间的设计应注重物理空间和技术的使用程度,提升空间和技术设备的利用率。在设计教室时首先考虑易于使用的空间[1],如教室的墙壁、窗户等,可以利用其作为可书写区域,供学生书写。同时,也要考虑技术的易用性,技术应该是简单可操作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在过去研究中也指出未来教室中不需要配备成本过高的技术设施,虽然主动学习教室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但是单从教室中的基础设施而言,它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2]。
3.学习空间与校园的整体一致与协调
学习空间应与校园总体规划保持一致性,这反映着该大学文化与特色一致[3]。教室的设计风格应符合学校的文化和教学理念,承载和传承校园的发展历史。根据教室的专用性,设计的教室应与相关专业、教学科目的特色相符。将学校文化教育或专业科目知识教育与环境教育结合起来,无形之中给予学生文化的渲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与判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思想。
4.学习空间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并存
设计的教室应更开放,如凯斯西储大学的Nord 356教室,把教室的一面墙用玻璃替代,可以把教室的4面墙壁改造为1~2面的玻璃墙,让学生感到教室空间更开放,更有深度。另一方面,设计的教室也可以更亲近大自然,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阳光、小鸟的鸣叫,这些无一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这样的氛围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学生的天性。同时,教室的设计也要注重兼容性,能够支持师生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
5.从整体的角度考虑桌椅布局
教室内桌椅的布局设计应该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考虑。既要注意桌椅的布局能最大化的利用物理空间,又要注意桌椅的布局与投影屏幕分布之间的关系,确保使教室内每个方位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看到投影屏幕的内容,并且避免学生之间遮挡视线,尽量使他们从多个角度能看到投影。有研究表明,多重可看到的视线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4]。
结
未来教室的设计意图、脉络、设计与应用的评估框架
学习空间的设计是循环往复、不断迭代修改的过程,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确定设计意图、分析教学背景、未来教室的设计和未来教室应用于教学活动,而学习者、教师和管理者贯穿整個设计的过程,未来教室的设计应参考他们的意见。因此,将学习空间的评估分为上述四个阶段,从这四个阶段对未来教室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评估。
如右图所示,首先,在设计意图方面,评估未来教室的设计是否解决了近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麻省理工学院的TEAL教室是为了改变大学物理课程的低通过率和高缺席率。同时,从长远目标来看,设计的未来教室是否能满足这一目标,如日本东京大学设计的KALS教室是为了实现理想自由式的教育。其次,在教学背景方面,评估设计的未来教室是否能跨学科整合,不仅从设计学角度,还能从人文地理、教育学等角度设计。同时,未来教室是否能支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真正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支持,也是评估重点。再次,在未来教室的设计方面,从物理空间的设计进行评估,具体包括:桌椅布局、技术支持、色彩声学、光照和教室家具,评估他们的易用有用性和未来延展性等。最后,在未来教室应用到真正教学活动中时,可以从教师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以及未来教室中技术和家具的使用率来进行评估。其中,学习者、教师和管理者贯穿整个评估的过程。
未来教室设计的建议
在设计未来教室时,除了上述的灵活性、协作性、技术性和交互性外,我们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点作为未来教室的设计原则。
1.学习空间关注色彩搭配与选用
物理环境对人的思维和情绪具有显著影响。教室的设计须加入美学成分,注重色彩对人的心理、生理的影响。如凯斯西储大学的Nord 356教室以黄色为主调,给人舒适温暖的感觉。而传统的教室一般以白色为主,给人的感觉较为沉闷单一。色彩具有明暗性、冷暖性,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要充分利用色彩的特点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2.最大化利用物理空间和技术设施
学习空间的设计应注重物理空间和技术的使用程度,提升空间和技术设备的利用率。在设计教室时首先考虑易于使用的空间[1],如教室的墙壁、窗户等,可以利用其作为可书写区域,供学生书写。同时,也要考虑技术的易用性,技术应该是简单可操作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在过去研究中也指出未来教室中不需要配备成本过高的技术设施,虽然主动学习教室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但是单从教室中的基础设施而言,它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2]。
3.学习空间与校园的整体一致与协调
学习空间应与校园总体规划保持一致性,这反映着该大学文化与特色一致[3]。教室的设计风格应符合学校的文化和教学理念,承载和传承校园的发展历史。根据教室的专用性,设计的教室应与相关专业、教学科目的特色相符。将学校文化教育或专业科目知识教育与环境教育结合起来,无形之中给予学生文化的渲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与判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思想。
4.学习空间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并存
设计的教室应更开放,如凯斯西储大学的Nord 356教室,把教室的一面墙用玻璃替代,可以把教室的4面墙壁改造为1~2面的玻璃墙,让学生感到教室空间更开放,更有深度。另一方面,设计的教室也可以更亲近大自然,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阳光、小鸟的鸣叫,这些无一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这样的氛围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学生的天性。同时,教室的设计也要注重兼容性,能够支持师生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
5.从整体的角度考虑桌椅布局
教室内桌椅的布局设计应该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考虑。既要注意桌椅的布局能最大化的利用物理空间,又要注意桌椅的布局与投影屏幕分布之间的关系,确保使教室内每个方位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看到投影屏幕的内容,并且避免学生之间遮挡视线,尽量使他们从多个角度能看到投影。有研究表明,多重可看到的视线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4]。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