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中单808玉米种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就3种不同种植密度对于玉米产量以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种植密度较高时,实收产量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主要农艺性状方面,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植株会呈现出增高、果穗变小,穗位上升等趋势,生育期及出子率等性状并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06
  提升玉米的产量,通常有提高种植密度或借助单株效应2种方法,其中提高种植密度的方法以群体效应为主,而玉米品种的良好耐密性也是其取得突破不可缺少的性状。本次研究以中单808作为实验对象,并通过生产实践以及后期的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设计了3种不同的种植密度,探讨种植密度对于玉米产量以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浙江地区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次试验选取了中单808来作为试验材料,并采取了大区示范的方式,来设置了3个不同的玉米种植密度,每个处理小区的面积都为200m2,不设重复且周围有保护行,其中有1处为常规种植密度,作为对照组。本次试验共分为3个处理区间,各个区间所采用的玉米品种完全一致,其中处理1行距为60cm,株距20cm,采用常规种植方式。处理2行距80cm,株距15cm,采用宽行单株的种植方式,处理3行距80cm,株距30cm,采用宽行双株的种植方式。
  1.2 调差方法与管理方法
  每处大区将固定10株玉米来进行定株调查,并在玉米生育进程的基础上对其生育期以及植株的性状进行记载。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操作管理措施进行记载。玉米到达成熟期之后,在每个大区中选取3个点进行取样,并随即抽取10株玉米,对其双穗率、空杆率以及倒伏率进行调查。进行小区单收、单脱、单晒,并称重,来进行实际产量的统计。实验区间的田间管理模式也与常规种植保持一致,及时防治玉米的病害與虫害。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在玉米的生育期中,各个处理间无明显性差异,出苗、抽雄、吐丝与成熟期基本保持一致,因此说种植密度的差异对于玉米个体的生育期影响不大。
  2.2 植株的性状调差
  各个处理区间其在叶片、穗上叶、茎粗、双穗率以及倒伏率等方面的差异性并不大,对各个处理区间的植株性状来进行分析,发现各个处理区间的玉米植株在株高方面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不断增加。在7月1日中处理3区间的株高最大值为216cm并且要高于处理1与处理2区间的玉米;在总叶片方面,处理2要略高于处理1与处理3;对3个种植区间的穂位进行调差分析,发现处理2与处理3的穂位分别为90.3cm与92.2cm,要高于处理1。
  2.3 经济性状调差
  对宽行双株增密高产的经济性状进行对比分析,其分析结果如下:发现处理1的穗长最长,为15.8cm,处理2与处理3在穗长方面的区别不大;处理1的秃尖长最短,较之处理2和处理3分别短1.5cm和1.7cm。而处理2与处理3两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大;处理1的行粒数也相对较大,为31.2粒;在穗粒数方面,处理1也是最多,为458.9粒,与处理2和处理3进行比较,分别多了92.9粒与87.6粒,处理2和处理3两者之间的的行粒数差异性不大。
  2.4 实收产量调查
  从8月1日脱粒计产开始,对所有玉米在不同密度下的栽培示范产量进行调查,发现3个区域内的折合单产分别为650、658、662。证明了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提升,玉米产量也会得到相应的增长。但是密度越大,种植的资金投入也就越多,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就需要合理进行种植密度的确定,最大化的获得经济效益。
  3 讨论
  从生育期方面进行分析,宽行单株5500株/667m2,宽行双株5500株/667m2与常规种植方法4500株/667m2无明显性的差异,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植株会得到增高,穗位上升,出现果穗变小以及秃尖长增加等性状,行粒数与穗粒数也会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各个处理间的穗粗、穗行数以及出籽率等性状并无明显性的差异。但是种植密度的增加,会使得单位面积的产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本次研究之中,玉米处于5500株/667m2的种植密度下,双株栽培的单位面积也要明显高于单株栽培的单位面积。
  本次试验仅进行了1a时间,因此数据的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也就要求相关农业部门来对该试验重复进行并多年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种植效果,为我国玉米种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试验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侯月.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相关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天津:天津农学院,2015.
  [2]王萌.种植密度和空间布局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天津:天津农学院,2016.
  [3]苏铁.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D].北京:北京农学院,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农业栽培技术中,PE地膜的运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但是它会让一系列的污染物残留在地面。而随着生物降解材料加工技术的进步,生物降解地膜的运用正在变得越来越广泛,但是生物地膜的运用和整体的匹配性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应该加强这方面技术的研究,从而使得生物降解材料的运用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区域和不同作物的发展。  关键词: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地膜残留;污染防控  中图分类号:S316 文献标识码
MS906S配置全面升级,配备六核处理器,800万像素摄像头,检测速度更快。操作系统和蓝牙通讯设备做了全面升级,采用Android4.4.2系统,增加更多快捷窗口。VCI蓝牙通讯设备变得更
KerenOr Consultants公司为事故车维修行业的相关领域及政府机构、律师事务所、软件公司及行业出版物提供各类咨询服务,致力于美国本土与外资企业间的战略规划、市场研究分析
摘要:  文章根据现阶段辽宁省北镇市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中影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探究解决对策,提升业务水平与业务质量。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业务质量;业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330082  辽宁省北镇市位于辽宁省西部东端,隶属于锦州市,一直以来以“幽州重镇”著称。当地由山
摘 要:农产品品牌属于农业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是能够在消费者群体中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逐步在这其中形成更加有效的影响,从而提升农产品自身品质的提升,在区域以及行业中竞争得到更加有效的体现。本文对农产品品牌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其特征,并对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功能进行探析,得出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之间关系,旨在进一步促进品牌建设。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功能;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