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japa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通过情境创设,协助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发展想象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达到最优化。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要想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身参加学习实践,就必须首先培养学习的兴趣。小学生他们特别好动,好奇心也非常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动听的音乐,夺目的色彩,图文并茂的动画,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比一比”这节课时,为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我利用多媒体把小猪搬砖盖房子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过来,兴趣被激发出来,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比一比,谁多?谁少?”,这样在学生积极参与的氛围引出了新课。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探究新知,可较好地突出重点、突出难点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又是动态的。教师呈现的空间是有限的,但知识反映的内涵是无限的。而体会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限与无限往往是数学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备的声、像、动画等网络资源突破重点、突破难点。
  一是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决定了它往往难以想象、理解,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知识、学生的思考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达到使学生领会、突破难点的目的。
  二是静止的知识动态化。在同一屏幕上,文本、图像、动画、声音齐头并进,可以给学生前所未有的视听震撼,引发强烈的有意注意。相比较黑板上静止的粉笔字,其优越性是可想而知的。与此同时我们利用计算机把数学实验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去发现事实和规律。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将数学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的范围之内,使原来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形象。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由来这一重点,我在电脑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利用割补平移的方法。沿高剪下,通过平移补上,这样就拼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自己感觉并体会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从而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就是很抽象的问题在直观的演示中形象化,为学生探究结论创设了良好的情境,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练习多样化、层次化
  课堂练习是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通过练习可以把知识转化技能,这一环节对学生尤为重要。但传统的课堂练习比较少,方式单一。根据新课程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开展不同层次的练习,并使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又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的信心,更有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例如,课堂练习时,我把练习分为基本题、技能题、开放题。并分别以“相信你能做到”“努努力你会成功的”“挑战自我”命名。基本题由比较差的学生完成,技能题由中等学生完成,而开放题由优等学生学生来实践。再有练习时,可以设计图文并茂的情景题,或播放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情境,或设计一些与教学实际相关的卡通动画题,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的效果非常好。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时空,发展学生能力
  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发展余地。善加利用,一定会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质的飞跃。例如,在学习角的种类后,有学生提出,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什么角?学生通过上网搜索不仅知道了这个角的名称,还了解了有关角的更多知识。又如,学习了圆周长后,上网搜索祖冲之及圆周率有关知识,同学们兴趣盎然,方知世界之大,绚丽多彩,受到了美的熏陶,更加激发了他们奋发学习,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但是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也不能丢弃传统的教学手段。例如:亲身实验操作,利用直观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增强他们的体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总之,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體进行教学,可以更好的创设情境,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的选择信息技术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有效的培养创新创造型人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的欢迎。
其他文献
美术教育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发展美术核心素养也应首当其冲。美术在幼儿所有的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但占的比重大,而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从美术的功能来看,美术具有表现与传达功能、使用功能和陶冶功能。美术的陶冶功能也就是美术教育的功能。它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孔子的礼乐并重、西方的艺术净化心灵等观点。  学校美术教育是传递美术经验,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活动。主要包括美术创作教学
期刊
节奏名(Rhyme name),顾名思义就是给节奏起一个名称,在念节奏的过程中,用特定名称来代表特定节奏。我在课堂上,只在初中一年级阶段广泛使用节奏名,更确切的说是在最开始时候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节奏的时候,克服困难,减弱难度的一种辅助手段。  一、准备阶段  (一)分析教材  第一单元第一课,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里面出现了四分音符及休止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大附点、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见图一
期刊
时代进步,社会的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行,城乡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到了今天,乡村中学的教育变得更加困难了。由于各种原因,乡村中学的后进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他们无法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更有甚者,严重违返可调课堂纪律,令到其他同学都无法安心学习。  那么,如何转变后进生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情付出,走进后进生的内心  乡村中学的学生,留守儿童特别多,缺少父母的关爱
期刊
学前教育纲领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目标也提到“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幼儿园应该为幼儿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目前我园的安全教育也在多方面的开展,但安全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統性,开展的形式
期刊
音乐高考生不但要参加普通高考,还要参加艺术科的考试,其成绩由高考文化课成绩和音乐成绩构成。音乐考试主要分为三大主要内容,分别是声乐、乐理、视唱练耳,其中视唱练耳是对音乐生音乐素养和音乐天赋的考核,目前的高考音乐生视唱练耳教学还存在一些待改进的问题,重视视唱练耳教学与训练是提高音乐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不容忽视。  一、视唱练耳的概念  视唱练耳主要分为视唱和练耳。视唱是一种音乐演唱技能,主要考核学生按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在美术教学活動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把知识性与科学性趣味性、人文性、结合起来,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向往的心理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参与到美术学习活
期刊
勤劳俭朴、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传统美德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开括进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正是由于这种精神使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这种精神,从而实现伟大的梦想。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下一代不断地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一、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意义  1.现实生活要求我们对小学生加强艰
期刊
一、活动背景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节的真正意义,感受劳动的快乐,培养幼儿从小关心他人,关心身边的事,尊重和感谢劳动者的社会情感。  二、设计意图  主要通过交流、操作、表达等方法了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职业,活动中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表达大人的职业,可以促进幼儿的表达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本次活动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通过对警察、医生、厨师等职业的
期刊
近几年我校在中年级重度智障班进行了“利用绘本、诗歌促进重度智障儿童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实验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本本形如“绘本”的小“书”,渐渐走进了重度智障儿童的生活,课上、课间,甚至家里都会出现他们看“书”、读“书”的身影,还能听见他们咿咿呀呀的读书声,他们愛上了读“书”。而他们看的“书”读的“书”可不是一般的书,是老师们专门为他们编制的 “绘本书”,有时我们戏称它为“生活书”。  一、
期刊
户外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地处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户外环境和场地资源,本学期尝试将户外环境与游戏活动进行融合,以混龄的形式进行户外活动。将幼儿园户外场地进行了不同功能的游戏区域划分打破班级和年龄组界限。教师到各个区域中进行游戏的设计与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选区域、自愿选择老师、自愿选择场地、自选材料、自愿选择同伴开展自主的游戏活动。  一、合理创设区域,制定适宜的区域规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