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信工程专业作为热门工科专业,其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吉首大学位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湘西地区,通信信息产业发展滞后。针对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总体思路、具体实施方案,为西部地区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西部地区;通信工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吉首大学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西部地区综合性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是学校主要工科类专业之一,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通信系统、信号分析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工程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在通信行业中从事系统开发、设备制造、工程实施或技术服务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从培养目标可看到,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相当重要。然而,吉首大学位处经济欠发达的湘西地区,该地区位于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工业基础薄弱,通信工程类企业少,这都不利于学生实验与实习实践教学的开展。为此,有必要创新思路,以现有办学条件为基础,走一条适合西部地区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发展的新路子,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践教学存在主要的问题
实践教学作为通信工程专业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各类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但是作为西部地区高校,吉首大学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办学资金不充裕,实验室建设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吉首大学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支持办学条件有限,办学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规模扩张,财务负债较多,对于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不够。通信工程专业是学校热门专业之一,学生规模连续几年递增,现有的实验室使用率高,设备老化严重,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此外,通信工程专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现有的一些实验设备已处于落后淘汰的境地,不能满足对新式技术的学习。
2.任课教师对课程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课程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开展远比理论教学繁琐,工作量大,因此许多任课教师抱着逃避的心态来应付,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甚至有些属于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的课程设计,企业见习等环节,也被教师应付了事,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3.通信类企业少,难以满足学生见习需要
吉首大学所在的吉首市是个只有25万人口的小城市,通信类企业很少,只有几家像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电信公司这样的服务性企业。平时的课程见习难以开展,许多通信设备只能给学生作书面介绍,影响教学效果。
4.城市偏远,毕业实习工作开展困难
毕业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很好的锻炼机会。然而吉首大学远离中心发达城市,与通信类企业联系不够紧密,毕业实习工作开展困难。每年学院领导都要远赴广州,深圳,上海等发达城市,联系相关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这在财力、精力上的耗费都是相当大的。
以上问题与困难是西部地区高校通信工程类专业建设中所普遍面临的。为克服困难,在逆境中生存,只有创新办学思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我们既有总体目标与思路,又有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与思路
实践教学是通信工程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主從关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个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综合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因些,必须对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必须把实践教学放到战略高度上来思考,在具体实施中要确保不流于形式,要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实践教学实施到位。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根本,培养知识、技能和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实践教学改革总体目标为指引,立足现有办学条件,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1.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学校原有实验室已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项目支持,拥有单片机、光纤通信、宽带接入、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移动通信及通信网、交换技术、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开发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自今年以来,学校化债工作基本完成,财政状况有了明显好转。而且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2013年联合发布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吉首大学入选了该计划,获得了强大的财政支持。为解决实验室紧张问题,学校决定新建一座实验大楼。这是通信工程专业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重要机会。我们考察了兄弟院校实验室建设情况,吸取经验,制定了本校的实验室扩建方案。学校还准备投入专项资金,购置实验仪器设备,这些举措为通信工程专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2.革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培训力度
针对任课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的问题,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使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从而在备课时将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入到理论教学体系中;教育的实施,根本上还是靠任课教师。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外出考察以及网络教学培训,使教师能够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求引导学生重视实践动手能力,改变只会学习书本知识的毛病。
3.实行“请进来”方法,构建校内实习基地 针对学校远离通信企业,实习教学不便问题,我们采取“请进来”的方法。就是以校内实验室为依托,构建校内实习基地,聘请通信类企业的技术工程师、培训讲师、资深项目经理等担任我校的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定期来校内基地进行讲座或者指导实习。这些来自于一线的指导老师经验丰富,紧跟技术潮流,对学生的指导可谓有的放矢,效果良好。
4.成立创新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
学校以教务处为主管单位成立了创新中心,开展学生自主创新活动。我们通信工程专业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办了“通信工程学生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主要由优秀学生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管理,主要开展以学科竞赛为中心的创新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通信类企事业单位是学生的主要就业目标,是学生毕业后施展才华的舞台。到这些企业实习无疑是最具有实战价值的,所以学校重视与这些企业建立良好关系,根据历年来的资源积累,学校有重点的选取一些单位进行签约挂牌作为校外实习基地,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共同制订更加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实习实训方案,让学生有机会进入知名企业开展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这就相当于把学校教育扩展到了学校之外,使学生在实习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指導和锻炼机会,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学校还针对企业的一些技术难题组织教师进行研究攻关,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这就使校外实习基地工作实现了“产学研”三赢局面。
四、结语
西部地区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的特点,认清现实,克服困难,创新思路,打造办学特色。实践教学改革应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入手,明确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思路,针对问题,采取具体的应对措施。这样,西部地区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照样可以走出一条适合市场需求的实践教学之路,培养出社(下转第150页)(上接第148页)会和企业欢迎及认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与文献
[1]李德平.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7(4):75-77.
[2]任启瑞.浅谈我国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5):139-140.
[3]谭志静,陈杰平,张华.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运行[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5):108-109.
[4]方淑荣,史胜辉,盛明.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高校教育质量[J].黑龙江教育,2007(9):53-55.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2013年校级重点教改项目(编号:2013JSUJGA03)。
作者简介:
张书真(1977—),女,白族,湖南桑植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宋海龙(1977—),男,山东平度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图像处理、编码理论。
【关键词】西部地区;通信工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吉首大学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西部地区综合性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是学校主要工科类专业之一,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通信系统、信号分析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工程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在通信行业中从事系统开发、设备制造、工程实施或技术服务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从培养目标可看到,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相当重要。然而,吉首大学位处经济欠发达的湘西地区,该地区位于湘鄂渝黔四省边区,工业基础薄弱,通信工程类企业少,这都不利于学生实验与实习实践教学的开展。为此,有必要创新思路,以现有办学条件为基础,走一条适合西部地区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发展的新路子,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践教学存在主要的问题
实践教学作为通信工程专业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各类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但是作为西部地区高校,吉首大学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办学资金不充裕,实验室建设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吉首大学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支持办学条件有限,办学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规模扩张,财务负债较多,对于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不够。通信工程专业是学校热门专业之一,学生规模连续几年递增,现有的实验室使用率高,设备老化严重,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此外,通信工程专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现有的一些实验设备已处于落后淘汰的境地,不能满足对新式技术的学习。
2.任课教师对课程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课程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的开展远比理论教学繁琐,工作量大,因此许多任课教师抱着逃避的心态来应付,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甚至有些属于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的课程设计,企业见习等环节,也被教师应付了事,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3.通信类企业少,难以满足学生见习需要
吉首大学所在的吉首市是个只有25万人口的小城市,通信类企业很少,只有几家像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电信公司这样的服务性企业。平时的课程见习难以开展,许多通信设备只能给学生作书面介绍,影响教学效果。
4.城市偏远,毕业实习工作开展困难
毕业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很好的锻炼机会。然而吉首大学远离中心发达城市,与通信类企业联系不够紧密,毕业实习工作开展困难。每年学院领导都要远赴广州,深圳,上海等发达城市,联系相关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这在财力、精力上的耗费都是相当大的。
以上问题与困难是西部地区高校通信工程类专业建设中所普遍面临的。为克服困难,在逆境中生存,只有创新办学思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我们既有总体目标与思路,又有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与思路
实践教学是通信工程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主從关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个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综合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因些,必须对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必须把实践教学放到战略高度上来思考,在具体实施中要确保不流于形式,要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实践教学实施到位。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根本,培养知识、技能和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实践教学改革总体目标为指引,立足现有办学条件,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1.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学校原有实验室已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项目支持,拥有单片机、光纤通信、宽带接入、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移动通信及通信网、交换技术、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开发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自今年以来,学校化债工作基本完成,财政状况有了明显好转。而且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2013年联合发布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吉首大学入选了该计划,获得了强大的财政支持。为解决实验室紧张问题,学校决定新建一座实验大楼。这是通信工程专业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重要机会。我们考察了兄弟院校实验室建设情况,吸取经验,制定了本校的实验室扩建方案。学校还准备投入专项资金,购置实验仪器设备,这些举措为通信工程专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2.革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培训力度
针对任课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的问题,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使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从而在备课时将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入到理论教学体系中;教育的实施,根本上还是靠任课教师。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外出考察以及网络教学培训,使教师能够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求引导学生重视实践动手能力,改变只会学习书本知识的毛病。
3.实行“请进来”方法,构建校内实习基地 针对学校远离通信企业,实习教学不便问题,我们采取“请进来”的方法。就是以校内实验室为依托,构建校内实习基地,聘请通信类企业的技术工程师、培训讲师、资深项目经理等担任我校的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定期来校内基地进行讲座或者指导实习。这些来自于一线的指导老师经验丰富,紧跟技术潮流,对学生的指导可谓有的放矢,效果良好。
4.成立创新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
学校以教务处为主管单位成立了创新中心,开展学生自主创新活动。我们通信工程专业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办了“通信工程学生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主要由优秀学生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管理,主要开展以学科竞赛为中心的创新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通信类企事业单位是学生的主要就业目标,是学生毕业后施展才华的舞台。到这些企业实习无疑是最具有实战价值的,所以学校重视与这些企业建立良好关系,根据历年来的资源积累,学校有重点的选取一些单位进行签约挂牌作为校外实习基地,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共同制订更加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实习实训方案,让学生有机会进入知名企业开展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这就相当于把学校教育扩展到了学校之外,使学生在实习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指導和锻炼机会,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学校还针对企业的一些技术难题组织教师进行研究攻关,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这就使校外实习基地工作实现了“产学研”三赢局面。
四、结语
西部地区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的特点,认清现实,克服困难,创新思路,打造办学特色。实践教学改革应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入手,明确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思路,针对问题,采取具体的应对措施。这样,西部地区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照样可以走出一条适合市场需求的实践教学之路,培养出社(下转第150页)(上接第148页)会和企业欢迎及认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与文献
[1]李德平.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7(4):75-77.
[2]任启瑞.浅谈我国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5):139-140.
[3]谭志静,陈杰平,张华.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运行[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5):108-109.
[4]方淑荣,史胜辉,盛明.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高校教育质量[J].黑龙江教育,2007(9):53-55.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2013年校级重点教改项目(编号:2013JSUJGA03)。
作者简介:
张书真(1977—),女,白族,湖南桑植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宋海龙(1977—),男,山东平度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图像处理、编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