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新厌旧假书蠹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ufan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新书,喜欢其芬芳气味,喜欢初次拆封的触感,也喜欢与它首次见面的交谈。我喜欢新书,可能是是因为我很少见到旧书,学校的图书馆尚年轻,绝大多数的书都还很新。周边也很少见到旧书店,市区里有一家旧书店,但卖的大多是考研书籍一类的。
  许多作家都喜欢旧书,还喜欢把买旧书称其为“猎书”,似乎有一种相识已久但是缺些缘分的味道。北京有“琉璃厂”,英国有“查令街”,都是以旧书闻名,倒没听说有哪个地方以新书之多之广名扬天下。
  家里也曾开过一家书店,那个年代少买书多借书。借书的人先付了押金,登记在册,待还了书就退还些押金。借的书大多是金庸古龙卧龙生,一本书看的人多了,就会有一股腐朽的味道,像废纸板与汗渍混合的气味,从小闻这类旧书的味道,可能也因此更喜欢闻些新书的崭新气味。不过如果真见了如梁文道、舒国治这些作家所欢喜的旧书,可能也就因此附庸风雅,满大街地宣称喜欢旧书。
  新书的气味极难付诸笔墨。就像是有云的夏夜,天上煮着半壶小团月,月光时而盈出云盖,流至阶前,这时庭院里便一时明亮起来;那冰轮又时而隐匿,只漏出幽幽凉凉的几点光,但无论在这夏夜的何时,总能感到一点轻轻淡淡的月色氤氲在周身——新书的气味也是时而浓,时而稀,但也总能感到一点如月色般的芬芳在面前萦绕。
  家母不喜欢看书,但她喜欢闻书,每逢新书拆封,她必立刻劫去,凑至面前深吸几口,大呼过瘾,也不管那本书是何家之言,只要书香,就是好书。不过她也因这个癖好,吃了次苦头。我曾买过一本夏曼·蓝波安的《冷海情深》,不知是印刷厂粗制滥造,还是作者有意为之,书页总有一股海边的死鱼味道。当时家母拆封深嗅一口,面露难色,几欲作呕。我后来也只能捏着鼻子,勉强浏览一遍。看来即使是本新书,假如给人第一印象不好,也无法令人欢喜。
  即使是极香的新书一定也得是忍了很久,终于狠下心买回家的书才能深得我心。新书买到手也一定得一周之内抓紧看完,不然很快就失去了看下去的欲望,反倒又想着其它新书了。所以我不喜欢网上买书,网上买书总想着做特价的时候小赚一笔,于是总是七本八本一网打尽,但在这些书里,总有几本是为了勉强凑单。待买回家里,先看那些忍了许久的新书,至于凑数之书,可能就躺在书柜深处变成旧书了。
  不知為何,那些忍了许久的新书往往是我所爱看的,而爱看的新书总想让其保持新鲜。我有一缺点特别不适合看新书——流手汗,手汗印在书页上,便成一斑,斑多则皱,皱多则旧。所以每逢爱看的书,为了永葆其青春,翻页时总先将手在裤腿上一抹。至于不爱看的书,很快就成了满是皱折、老态龙钟的旧书了。
  买的新书多,但是看的不一定多,藏书汗牛充栋之人未必就是大儒。舒国治在《十全老人》中这样写道:“不甚备书籍,使令暗合家徒四壁之至理也。”家徒四壁之人也未必胸无点墨。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每次购置新书的时候总会有极强的负罪感——分明知道这些书里能通篇阅读的只约略半数,至于能给自己添点墨水的更是寥寥,但还是忍痛败家,暗骂自己暴殄天物。后来只好在买新书的时候总想着,蓄书娱老,蓄书娱老,三更有梦书垫脚。
  然而,假如现在买的新书不看,等我白发苍苍,这些书不也成耄耋之年的旧书了?如果到那时还不改掉这个喜欢新书不喜欢旧书的习惯,何来蓄书娱老之说?想到年老之后虽能闻到一屋墨香,胸中却只有东家长西家短的生活琐事,丝毫提不起看旧书的兴致,甚是悲凉。而普天之下大凡新事物不都是这个道理?假如光凭印象只好新鲜,不把其内涵看作重点,最后只能落个抱着一堆旧物遗恨终老的下场吧。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快”是最显著的标志:高铁提速,5G提速,互联网提速……“速度即是效率”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正如光影交织,三色共存,在“快”的旗帜下,一列“慢”火车悠然地驶来。在我看来,“慢”是一种态度,更传达一种温情。  在当今高铁四通八达的中国,仍有一列绿皮火车,车轮吱呀,汽笛鸣响,载着满车彝族同胞穿越莽荒的大凉山,载着满车的笑脸开向光辉的远方。车称不上舒适,是一辆改装行李车厢,但好在票价低廉,更
ProTactic(金刚)系列是乐摄宝最知名的摄影包产品之一,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将包括镜头筒在内的各种附件“挂”在包上。近期,该系列迎来了一次产品升级,一起看看。SlipLockTM配件挂环系统超强扩展能力  拿到两大箱测试产品的时候,我们还有些疑惑——除了最大的ProTactic BP 450 AW Ⅱ双肩背包,题图中其他的小配件到底是拿来干什么用的?把玩了一会儿之后,我们恍然大悟地揭开了谜底:
烈阳般的盛夏六月,门前老树亭亭如盖,翠绿的枝叶让人顿生怜爱之心。她凝望着老树下的一丛蒲公英,柔软温和的满朵细绒,风吹过,纷纷扬扬的绒毛顺风飘散,不知何去。她看着蒲公英飞舞,忽然想起当年往事,他也一如蒲公英般不知去向。恍惚间,零碎的记忆  纸笺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飘飞在眼前。  在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里,她骑着自行车悠然前行,风亲吻着她如墨的长发,抚过她脸庞,一切都那样惬意美好。突然,从旁边的巷子里冲
玛氏糖果公司(Mars)是美国私人企业中的佼佼者,年销量已达50多亿美元,它生产的一种巧克力豆堪称“世界闻名”的糖果。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这款巧克力豆刚开发出来时,由于广告宣传不太成功,销售一直不太理想。于是,玛氏公司聘请策划能人为巧克力豆做广告宣传,努力扩大产品的销路。  策划人员发现,这款巧克力豆是当时美国唯一一种使用糖衣包裹的巧克力豆。这种糖衣又称食用膜,现在已经广为人知,是一层成分复
那天天可真热,地上的热气扭曲了光线,阿羽百无聊赖地在街上闲逛。  好不容易放了暑假,就算自己陪自己也要多享受享受离开校园的滋味。遛着遛着,口渴了,找了个推车卖冷饮的想解解渴。  “我要这个,老板,找钱。”  阿羽很是阔气,伸手一张大红鱼。老板接过钱,上看看下瞅瞅,这照照那摸摸。阿羽可不耐烦了,拧开饮料就灌,饮料瓶的水珠滴下来,就像阿羽头上冒的汗。  “来了,收好。您点点。”  阿羽接好钱,一展,绿
看到一个故事,十分有趣:唐三藏和孙悟空等人去西天取经,有一晚,唐三藏见到孙悟空的裤子上有一个破洞,就好心替他把洞口补上;可是到了第二晚,原本缝合了的洞口又穿了一个大洞,唐三藏没什么脾气,就默默地将洞再补上;到了第三天,洞口又破,唐三藏又补;如是者过了五日,忍耐了很久的孙悟空终于发飙:“你给我缝上裤子的洞口,我的尾巴要放到哪里呀!”  然后,想起另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好像是《老夫子》的,就是说老夫子
27号,上海浦东机场里,一位老太太想要在上飞机前给自己家人祈福求平安。在登机时从客梯向外扔硬币,其中一部分硬币落进了发动机里。  直接后果就是机场工作人员为了找到发动机里的硬币,不得不大动干戈,给整个发动机来了个全面检查。  代价就是本次航班延误了六个多小时。  一枚硬币,最大面额是一块。但是这场闹剧中的损失,可能已经达到百万块。  老太太啊,您活了这么大岁数了,难道您还没发现么,跟神仙们讨便宜,
①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②孔子又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连用孔子名言,显得呆滞,且第一句句意与中心论点不很吻合。)  ③大教育家孔子训诫弟子要虚心求教,博学广闻,丰富人生;要攻读自己所喜爱的课程,精于一门。先贤圣人的教诲让我们明白:既要博识,又要专攻,“博识”与“专攻”是一株双生花。  ④博识家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政治、军事无所不晓,而且具有丰富的人生
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走上教室的讲台。  “这两节课我们写作文。为了切实提高同学们的作文能力,语文组决定学校全体学生集体投稿。在这两堂课上,大家就来创作一篇作文。写自己最拿手的,所有习作将一字不改地寄至‘叶圣陶作文赛编辑部’,下面我来讲讲注意事项……”  二十分钟后,一张张作文纸发到了同学们的手上。同学们有的开始交头接耳交换意见;有的开始从老师发的作文素材里找灵感;有的漠然地凝望着窗外;有的眉头紧锁
黄金年代中的双眼相机  《后翼弃兵》突然就火爆起来,以20世纪60年代为背景,服装、家具设计、配色都让人喜欢。不过除了下棋之外,剧中也明显出现了一台双反相机。不用多介绍这就是禄莱,确切地说是禄莱福莱双反相机,但是由于没有相机特写,具体的型号不得而知。但是根据剧中的这个光线照度,不知道用的是多少度的胶片,这个快门速度得是多厉害的“铁手”才能端得住?!国产设计特别瞩目  在《回乡之路》这个故事里,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