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常用局部麻醉药对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

来源 :临床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321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三种常用局部麻醉药对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方法取兔气管环,纵行切断软骨环,剪成5~8mm×10~15mm条块,浸浴在K-H液中,气管一端连接张力换能器,另一端固定在浴槽的底端。实验一:每个标本用10-3MAch诱导预收缩至张力最大值并记录,然后每隔5min加入不同浓度的局部麻醉药,记录每一浓度5min内的张力最小值。实验二:在K-H液中预先加入不同种类固定浓度的局麻药,浸浴10min,然后每隔5min加入不同浓度的Ach,记录每一浓度5min内张力最大值。结果实验一:3×10-3M丁卡因能明显抑制Ach诱导的收缩;5×10-3M罗哌卡因对预收缩有抑制作用(P<0.01),并且与同浓度的利多卡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二: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丁卡因比较,减弱抑制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P<0.05)。随着Ach浓度的增加,丁卡因表现出抑制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的持久性,25min时与利多卡因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局部麻醉药对兔离体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以罗哌卡因最为明显,利多卡因其次。丁卡因作为预防性应用对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抑制作用较强,并且作用维持较持久。
其他文献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语用预设成为语言学家关注的话题。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考虑文化语言预设将有助于译者准确把握源语的预设信息,选择正确的翻译方法。数词翻译中文化语用信
目的研究七氟醚在原代神经元培养细胞缺氧/缺糖(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中的脑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共使用103孔培养细胞。对照组(n=8)仅行0GD而不加任
期刊
语言是人类交流最基础的必要工具。语言具有能产性(即创造性)特征。充分理解语言的能产性对外语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文通过阐述语言的能产性特征说明外语教学中应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阻滞(TEB)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下同)的疗效.方法心功能Ⅲ、Ⅳ级患者82例,随机分为TEB联合药物治疗(T)组和单纯药物治疗(S)组,每组41例.T组每天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