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光法测定石墨微粉粒度分布特性时单宁酸所起的分散作用

来源 :中国金属学会炭素材料分会第二十三次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水分散介质,用激光法测定了两种试样:球形天然石墨炭包覆(C-NG)试样和人造石墨(AG)试样的粒度分布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石墨表面的疏水性,其颗粒在水中会聚集成团,因此不可能准确地测定试样的粒度分布特性。在水中添加具有复极性分子结构的单宁酸后,由于其非极性端定向吸附于石墨颗粒表面,极性端面向水,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分子层,从而阻挡了石墨颗粒的团聚,起到了分散(隔离)作用;单宁酸的添加量必须适当,过量时将使石墨颗粒表面的饱和单分子层叠加为双分子层,使石墨颗粒表面又逐渐转变为疏水性,从而使石墨颗粒之间再次发生团聚;测试时增加分散(搅拌)时间有利于石墨颗粒的分散,但影响甚微。
其他文献
在内热串接石墨化炉中,加热时间和升温曲线及最终石墨化温度是影响焙烧品最终石墨化效果及炉子能耗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考虑炉内焙烧品通电状态下的发热、物料之
采用高温热处理法去除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并通过化学浸泡法分别将酚羟基和羧基添加到活性炭表面。利用氮气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对改性前后活性炭
研究了不同碱和酸处理对碳纳米管的微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采用TEM、SEM和XRD对其进行了表征。K2CO3、NaOH和KOH在750℃处理多壁碳纳米管时发现:NaOH的氧化刻蚀能力最强,K2CO3的
结合中间相沥青的热性能和微型气泡的受力行为,通过比较不同原料体系所制泡沫炭的孔结构差异,研究了泡沫炭在自发泡过程中的成核行为。结果表明:1)中间相沥青在发泡过程中最
采用共热解法,以芳烃重油和二茂铁为前驱体制备碳包覆铁纳米颗粒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所得产物的收率、形态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20℃条件下,增大二茂铁含量、降低反
添加1%氯化铝的煤沥青在400℃热处理不同时间,得到一系列不溶于吡啶或丙酮的产物,利用SEM和TEM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结合现有理论,研究氯化铝作用下中间相炭微球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