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运用课件要注意的地方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infob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对“薄弱学校”的治理,以“班班通”为载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越来越多了进入了农村学校课堂,并被广大农村教师应用和重视。多媒体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在创设情景时、在导入新课时、在讲解重难点时、在练习巩固时、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运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单位为提高设备使用率,要求教师必须经常使用,有的老师制作课件困难,也有老师不管课件是否符合本班情况也在使用,本文就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应注意的地方谈谈本人的一些见解。
  一、再好的课件也要保留传统,传承好的直观教学
  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丢弃传统教学手段。小学生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性学习,经验的获得大都靠亲自实践操作实现,没有大量的直接经验的积累,感知表象无法在大脑中建立。例如: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中《千克的认识》教学就需要学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体的重量,要让学生通过实物的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种操作活动来学习。这需要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增强他们的体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再好的课件也不如实际动手来得更直观。另外,教师的讲解,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应该尽量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两种方式相互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尽量选用教学效果好,成本相对小的教学媒体,使其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漂亮的课件不一定就是好的课件。
  计算机也是与黑板一样是一种教学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只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用来炫耀的新事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的更多的是一些形象思维的东西,使学生的视、听感官受到刺激,但过分依赖多媒体技術或不能科学地利用多媒体,会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懒惰心理,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课件上设置了很多题型,每题都有精美的图案背景,点击它还会出现声音及以动画形式展示答案,这样的训练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视觉干扰,引发视觉疲劳,达不到训练目的。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是用来支持教学工作,主要用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解决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方式,漂亮课件不是好的课件,而要看这个课件是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的学习和有助于学生突破重点难点问题,如何课件过于“花哨”,反而适得其反。
  三、农村小学教师应该能自己修改和开发教学课件
  应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除了应具有熟练的软硬件操作技能,还应该能够自行修改和开发自己教学课件。网络上的教学课件往往是量多而不精,而已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又少或不切合自身实际,用起来就会感到资源贫乏。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内容,有网上找了半天,还是找不到如意的教学课件,而教材也没有配套相关资源。这时候我们往往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所面对的农村学生的特点,对我们下载的课件进行重新组合和加工,适当补充部分内容,不断地修改以形成自己的课件。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勤学苦练,不耻下问,多多交流,不断提升自己制作课件的水平,制作出适合自己班级特点的新课件,最好形成资源库。
  总之,恰当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使用适合自己的课件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堂变得形象生动,使学生在探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但它终究是教学的一种工具,是否能对教学起多大的作用,还要看使用它的教师。一名话,“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中国教育事业取得日新月异的发展。不再强调应试教育,而是注重学生们的素质培养,让学生们成为课堂上面的主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对于小学的教育上,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的多元化培养、趣味性培养,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由的学习环境。本文就此展开谈论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趣味教学  
【摘要】简单、快乐的教学是愉快教育在教学领域的体现。快乐教学的提出,帮助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主动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学生体会数学是一门最有灵性、最具活力、最具趣味的学科。  【关键词】数学课堂 快乐教学 寓教于乐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数学学习本身是较为枯燥无味,如果一味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势必使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可言,更难以让学
【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需要。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巨大优势,本文从深化想象训练、开展探究性阅读、拓展性阅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个性化认识等几方面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因
小学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同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里的读书就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紧密相连。从过去和现在的阅读教学来
【摘要】树人先立德。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内涵丰厚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教学要认真落实“育人为本”教育方针,在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及和谐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个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小学语文所选的课文,都具有丰富的
【摘要】小学生在进行数学的学习时,所需要的最为重要的能力就是逻辑思维。而部分学生数学能力不强,其关键就是逻辑能力不行。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有根据、有理论的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小学生具备了逻辑思维的能力,那么不仅仅对于其数学成绩的提升,而且对于其综合、分析乃至比较、观察能力的拓展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 逻辑 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摘要】小学语文是语文学习启蒙的重要阶段,结合这个阶段的学生特点,怎样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打开学生的想象之门,就是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能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把小学生带入一个精美的文化殿堂。如果能被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必能改善课堂质量。这也正是本文要研究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儿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