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幼儿科学探索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m_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45-01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因此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从而形成热爱科学的积极和情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在科学活动中如何让幼儿充满丰富的想象?如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何让幼儿快乐、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笔者认为这和教师本身的提问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趣味提问方式激发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具体实践
  (一)表演式提问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表演式提问是把表演形式结合到科学教育当中,表演本身带有戏剧性的,这会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很好的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如:在上学期我们班开展的“以木偶情景剧为载体来实现低年龄阶段幼儿文明礼仪的行为”中,我利用表演式(手偶)的提问方式来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中探索的兴趣。“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把它请出来吧。”(教师播放音乐),“它是谁啊?”“原来是小猪啊,小猪你好!”“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能够见到你。”我边表演手偶,边讲述小猪去好朋友小狗家路上遇到的一些困难。教师以小猪的口吻说道:“哎呦,前面怎么有这么大一块石头,让我怎么走过去啊?小朋友,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孩子们一个劲的在那边讨论着,商量着,怎么样才能帮助小猪走过那条路。正是因为手偶的出现,才想出了这么多好的办法,而我这种表演式的提问方式吸引了更多幼儿。
  (二)奖励式提问改变幼儿接受知识的态度。
  奖励式提问是一种普遍的教育方式,但是教师要做好奖励,要把奖励幼儿的行为变成幼儿接受知识的积极态度,这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奖励滥用。《指南》中指出:“学习科学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参与的过程。”那么幼儿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必然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動的,或者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如何把奖励式提问方式更好的运用到科学教育中来呢?让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有着积极主动的态度,然而教师在奖励式提问方式中应避免奖励滥用,应注意把握“四性”。
  1.指向性
  奖励是一种激励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不是为了奖励而奖励,而是通过奖励去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奖励在具体实施时应多指向过程。奖励一般存在三种指向:指向个人,指向过程,指向结果。我们要多运用指向过程的奖励,切忌把奖励随意与人格相联系。为了防止幼儿对奖励产生依赖心理,运用结果指向的奖励时也应慎重。
  2.适切性
  奖励要富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要适量、适度、适时。所谓适量即并非凡事均奖,而是有所侧重,科学探索主要是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幼儿经历一番努力,几经周折最终完成了任务,教师要不惜夸奖。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有对有误,教师要适度奖励,即要客观,实事求是,根据具体的情形给予相应的奖励,力求准确,讲究分寸,不随意拔高,不任意夸大。
  3.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就是要求教师对幼儿的奖励应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因人因事而异。对于性格内向、胆小的幼儿要适当地多奖励,且方式应含蓄一些,真诚的微笑、信赖的眼神、轻柔的抚摩都会带给他们意想不到的动力;而对平时很骄傲、虚荣心强的幼儿不宜奖励过多,在恰如其分地给予奖励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出其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帮助他们进步。对于自我效能感低的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即使细微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奖励,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对于自我效能感高的幼儿,如果在完成比较容易的任务时就给予奖励,反而会让他们认为这是低估他们的能力,这时教师可以延迟奖励,在他们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再加以奖励。
  4.回归性
  在科学探索中教师应慷慨地把奖励的权力还给幼儿,到底谁应受到奖励,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奖励,都让幼儿自己决定。这样不但能锻炼幼儿在公共场合独立判断、大胆表达观点的能力,还能让幼儿学会欣赏别人,了解自己,从而互相学习。
  (三)发散式提问给予幼儿自由探索的勇气。
  发散式提问就像放射线,从一点出发给予幼儿自由探索和想象的空间,引导幼儿多种角度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寻求多样性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具有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方式是不能忽视的,只有教师的提问方式适宜,幼儿探索的方向才不会出错。
  (四)追踪式提问为幼儿创造自由探索的空间。
  追踪式提问是指按踪迹或线索追寻,这种提问方式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教师和幼儿的耐心,在探索过程中一步一步慢慢的发现—观察—找到结论。
  (五)开放式提问提高幼儿想象的能力。
  开放性提问是一种全新的提问方式,它是以幼儿为主体,强调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和认识世界,从而建立起全新的师幼互动关系的提问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独创性、变通性、精密性,还有利于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效果分析
  (一)孩子的进步
  在趣味提问方式探讨实践过程中,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有了明显的探索兴趣,并且幼儿对教师一个问题的提出也有了积极的响应,有几个内向的孩子也变的善于开动脑筋了,并能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分享。
  (二)教师提问方式的突破
  在活动中,教师是幼儿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趣味提问方式探讨实践过程中,我们班洋洋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鸡。我提问:“那我们喂什么东西给小鸡吃呢?”幼儿对小鸡爱吃的食物,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猜想了许多小鸡爱吃的食物:有青菜、水、饼干、巧克力、牛奶、蝌蚪、小鱼、米饭等。我就让幼儿把猜测的食物牢牢记住,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准备。第二天,许多孩子都带来食物,于是孩子们进行了大量的观察、探索、实验。通过一次次的实践观察,终于知道了小鸡爱吃的食物。可见,探索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学习上的最佳状态,教师不仅要保护幼儿的探索精神,更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多设计一些有助于培养幼儿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巧提问”,让幼儿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逐步走向科学的殿堂!
  幼儿期是黄金时段,教师只有发现、挖掘,支持幼儿的求异、探索,不断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才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才能够让幼儿对科学活动更加的感兴趣,更加的喜欢探索、喜欢发现、喜欢大自然带来的奥秘。
其他文献
【摘要】古今中外,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想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开拓课外阅读这个广阔丰富的第二课堂。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切实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生 兴趣 推荐 方法 课外阅读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229-02  一、案例背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游子吟》写尽了天下母爱,为人们千古称道,寸草春晖也终成成语,用来比喻儿女报答不尽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我们的孩子却很少能感受的那深深地、无私的爱,心中只有自己;我们含蓄的东方文化也使我们习惯了
期刊
【摘要】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对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要深入的研究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以此来不断的改进自身工作方法,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巧妙的运用教育学心理知识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从而实现对初中生的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初
期刊
【中图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1  暑假,我捧起《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细细品读,被它深深吸引了。那睿智的管理手段,鲜明的教育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给人以春风扑面的愉悦。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对李希贵老师那些教育理念、观点、方法和做法的感悟,更为他实实在在、明明白白,言之有理,又情有所依的解说而感动,同时也深深地被李希贵老师的教育智慧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我们把学校中学习到的东西都忘记之后,剩下的东西就死素质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从生活中养成某种习惯,而习惯又会继续对其生活造成影响。在爱因斯坦所说的素质,主要指的就是生活中良好的习惯。对于寄宿学校来说,教导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方面,更多的是在生活方面。尤其是宿管教师,是学生在日常的寄宿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人,对于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责任,也是影响寄宿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
期刊
继2007年12月24日,国务院制定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国家发改委分别于2008年、2009年、2012年先后确定了三批共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于2009年被列入其中。
  枣庄市素有“煤城”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之一。在经历了多年的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之后,城市中留下了大量荒废的煤矿工业遗产。煤矿工业遗产记录了枣庄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是煤炭工业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代表了当时城市的发展特征。在当前枣庄市煤炭资源枯竭,产业亟需转型的背景下,对其进行合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高校后勤成为独立法人或者相对独立的实体,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以适应当今高校后勤发展的需求,就越来越引起管理者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根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针对当前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
期刊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失能、半失能老人日益增多,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往往患有慢性病、易复发病等,医疗康复需求高,因此养老院配套医疗板块越来越受到老人及其家人的关注。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颁布多项政策,鼓励养老院增加医疗康复功能。但目前养老院配套医疗板块缺乏具体的行业指导及设计依据,导致医疗板块在建筑设计初期以及后期运营阶段出现较多问题,无法满足老人在养老院内的医疗康复需求。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养老院配套医疗板块存在的问题,满足老人在养老院内的医疗康复需求,并为养老院配套医疗板块提供评价方法与设
【摘要】教材建设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教材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独立学院本科层次教育的定位使得在教材选用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缺乏辅助教材和区域背景等问题,因此在教材的建设上因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编撰适用教材,对于学生的培养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专业课教材建设 云南省独立学院 物流管理专业  【基金项目】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201
期刊
【摘要】针对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建筑材料》课程存在的问题,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从课程内容、师资力量、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  【关键词】校企合作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 建筑材料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26-01  《建筑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检测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材料检测员必备的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