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多年课堂实践与研究,结合高中英语特点、相关理论及目前高中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怎样更有效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中学英语 课程改革
随着《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英语课程改革进入了新时期。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要求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但是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时间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小组合作只有形式没有实质,或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高;学生合作不主动,参与面不全以及教师评价不全面等。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的构建是关键。在小组成员人数方面,一般是4人或6人一组较为合理,小组成员面对面坐便于交流与合作。在小组成员搭配方面,按英语水平层次搭配,即,每组都有一、二、三等不同等次。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内向与外向兼顾。
二、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
在中学新课改课堂上,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学生能真正“动”起来。所谓学生“动”起来就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探讨、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心体会。这样学生就成了课堂活动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组内成员的分工可以是轮流制,也可以是小组长负责制。在平时教学中,小组长负责制比较常见,因为小组长一般是英语水平较好并善于表达与组织者。小组长给每个成员轮流分配任务,确保组内成员都能发言,都能参与资料收集整理、都能参与汇报、都能再组内发挥自己的作用,体验参与学习的过程。
三、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教师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老师重视了小组合作学习,却忽视了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为前提,要杜绝没有自主的合作,减少没有必要的合作。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看,其主要任务是:一学生个体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分享,自主习得知识的检验与建构;二是利用差异资源实施同伴互助,促进共同提高;三是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但无论何种目标追求,均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独立探究为前提,以人人参与、平等互助、分享共赢为原则,否则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无任何效果可言。
四、合理选择合作任务
在中学英语中合理选择合作任务就是指选择合适的任务活动和确定合适的讨论话题。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从教材和生活中挖掘合适的内容作为合作学习的任务,才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复习动词不定式的时候,先让学生自主回忆写出其用法用举出实例,然后在组内互相交流部分补充完整。通过这个活动就会发现,再差的学生也能也出一些实例来,这样的任务及有可实现性又让学生有成就感。
五、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想结合
合作学习的评价观给现代教育带来崭新的理念,要求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生对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记分变为小组记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整个评价的中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评价可以采用自我表现评价、相互评价,或小组评价与全员评价相结合,以及等级、打分与评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这些评价形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使用。
六、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技巧的指导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开始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学习时要么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组内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果。这时候老师的组织者身份要发挥充分的作用,老师要教给学生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即使有分歧也要等对方讲完再发表个人观点;碰到困难,要想办法让学生尽快适应小组合作学习,但不是所有内容都要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美国明尼明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俩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提高自己。
总之,合作学习在我国课改中还是个新事物,尽管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有用的学习经验,但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它与其他教学模式一样,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局限性。我们应该学习其优点,避免其不足,不能照单全收,应该合理有效地让它服务于英语教学。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中学英语 课程改革
随着《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英语课程改革进入了新时期。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要求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但是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时间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小组合作只有形式没有实质,或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高;学生合作不主动,参与面不全以及教师评价不全面等。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的构建是关键。在小组成员人数方面,一般是4人或6人一组较为合理,小组成员面对面坐便于交流与合作。在小组成员搭配方面,按英语水平层次搭配,即,每组都有一、二、三等不同等次。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内向与外向兼顾。
二、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
在中学新课改课堂上,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学生能真正“动”起来。所谓学生“动”起来就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探讨、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心体会。这样学生就成了课堂活动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组内成员的分工可以是轮流制,也可以是小组长负责制。在平时教学中,小组长负责制比较常见,因为小组长一般是英语水平较好并善于表达与组织者。小组长给每个成员轮流分配任务,确保组内成员都能发言,都能参与资料收集整理、都能参与汇报、都能再组内发挥自己的作用,体验参与学习的过程。
三、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教师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老师重视了小组合作学习,却忽视了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为前提,要杜绝没有自主的合作,减少没有必要的合作。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看,其主要任务是:一学生个体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分享,自主习得知识的检验与建构;二是利用差异资源实施同伴互助,促进共同提高;三是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但无论何种目标追求,均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独立探究为前提,以人人参与、平等互助、分享共赢为原则,否则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无任何效果可言。
四、合理选择合作任务
在中学英语中合理选择合作任务就是指选择合适的任务活动和确定合适的讨论话题。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从教材和生活中挖掘合适的内容作为合作学习的任务,才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复习动词不定式的时候,先让学生自主回忆写出其用法用举出实例,然后在组内互相交流部分补充完整。通过这个活动就会发现,再差的学生也能也出一些实例来,这样的任务及有可实现性又让学生有成就感。
五、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想结合
合作学习的评价观给现代教育带来崭新的理念,要求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生对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记分变为小组记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整个评价的中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评价可以采用自我表现评价、相互评价,或小组评价与全员评价相结合,以及等级、打分与评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这些评价形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使用。
六、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技巧的指导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开始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学习时要么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组内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果。这时候老师的组织者身份要发挥充分的作用,老师要教给学生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即使有分歧也要等对方讲完再发表个人观点;碰到困难,要想办法让学生尽快适应小组合作学习,但不是所有内容都要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美国明尼明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俩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提高自己。
总之,合作学习在我国课改中还是个新事物,尽管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有用的学习经验,但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它与其他教学模式一样,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局限性。我们应该学习其优点,避免其不足,不能照单全收,应该合理有效地让它服务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