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明的增收路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iangt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腊月,大巴山的风像刀,刮得人生痛。
  坐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又坐了五个多小时的汽车,在山西煤矿打工的陈昌明,回到城口县河鱼乡平溪村的家。
  一进家门,见到抱着自己膝盖撒娇的孩子,陈昌明眼睛一酸,差点哭出来。
  “跟我一起下井的同乡出事死了!”他对妻子说,“矿井顶部塌陷,那个老乡连喊都没喊一声,就被埋了。”
  “万一我出事了,一家老小怎么办?”陈昌明有些哽咽,“我想转行!”
  妻子双眼含泪,使劲点了点头。
  
  闻鸡起舞
  
  “砰、砰……”鞭炮在平溪村不时鸣响。
  年味越来越浓,陈昌明却全无过节的心情。
  他准备趁着春节农闲的机会探听一下行情,希望找到合适的致富项目。
  养猪,养鱼,还是接父辈的班——种地?
  亲戚朋友支招的多,能让陈昌明动心的却很少——他在山西当了12年矿工,除了挖煤外,不会其他谋生手艺。
  一没技术,二没资本,陈昌明举目四顾,何其茫然。
  幸好,他遇到了贵人。
  “啪啪啪……”腊月二十七,大门一阵猛响。
  门外,头发花白的村主任馮乾坤一脸微笑。
  冯乾坤不知从哪听到了风声,登门造访陈昌明。
  “听说你在找致富项目?”
  “嗯,可我没钱没技术,没有找到好项目。”
  “现在市里在搞万元增收,对特色农业进行大力扶持。我们乡的山地鸡就有很多扶持政策!”
  “你的意思是……”
  “我教你养山地鸡,如何?”
  “行!冯主任,我跟你干!”
  2010年3月,陈昌明掏出多年积攒的上万元积蓄,新修了鸡舍,置办了鸡饲料、喂食器和预防药。
  一切准备停当后,陈昌明买回了一大群鸡苗。
  
  “鸡犬不宁”
  
  2010年底,陈家鸡舍。
  陈昌明开始了一场特殊解剖。在他面前,是一具新鲜的山地鸡尸体。
  饲养山地鸡后,陈昌明在冯乾坤指导下,按部就班进入状态。半年后,第一批山地鸡进入成熟期。借助村里山地鸡合作社的销售网络,陈昌明的鸡群飞出大山,为他换回8000多元收入。
  陈昌明乐得合不拢嘴。他又买了500只鸡苗,继续饲养。
  却不想,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一些鸡苗开始在眼部周围长出小疙瘩,另一些则出现了排泄白便的现象,还伴有喘气、高烧、咳嗽等症状。
  “小疙瘩可能是蚊子咬的,白色大便可能是饲料不一样。”刚开始,陈昌明不以为然。
  可是,在随后一个星期里,40多只鸡苗相继死亡。
  “瘟疫!”陈昌明这下慌了。他赶紧找来一只死鸡,进行“尸检”。
  解剖结果让他愕然——将鸡毛全部拔掉,小疙瘩赫然布满全身!
  这种奇怪的家禽疫病,让陈昌明茫然无措。
  望着鸡苗一只接一只死亡,陈昌明的心凉到了冰点。
  他甚至开始琢磨:实在不行,就只有再当矿工了。
  
  鹤立鸡群
  
  “啪啪啪……”
  又是一个寒冷冬日,敲门声再次响起。
  “有疫病怎么不找我?”
  门外,冯乾坤言语急促。
  “冯主任……”看到冯乾坤,陈昌明眼中希望闪烁。
  作为城口山地鸡产业的开路先锋之一,冯乾坤也曾遭遇“滑铁卢”——那一次,他养的山地鸡也出现过同样症状,最后,500只鸡苗仅有12只幸存。
  惨败之后,冯乾坤潜心钻研山地鸡养殖技术,天天蹲在鸡舍观察,终于,他找到了防治之法——分群隔离饲养法。
  “别慌,我帮你瞧瞧。”冯乾坤一头钻进鸡舍,站在鸡群中观察。
  在一群群耸动的鸡苗中,冯乾坤稳如泰山,颇有些“鹤立鸡群”的味道。
  “疙瘩是水痘,白便是拉白痢,喘气是得了气管炎。”冯乾坤诊断出了病因——每天晚上,数百只鸡关在一间屋里,加之空气流通不畅,致使温度和湿度失控,鸡群自然容易生病。
  冯乾坤立即将病鸡捉到一块,然后配制药物,在鸡舍和放养场喷洒消毒液……
  “你立即新修鸡舍,将病鸡和健康鸡隔离饲养。”一边忙活,冯乾坤一边嘱咐陈昌明。
  得到秘诀后,陈昌明依计而行,依照分群隔离饲养法,按每个鸡舍长四米、宽两米、高一米的标准,统一采用竹木结构修建鸡舍,并盖上石棉瓦加强保温和透气性。同时,严守“每个鸡舍最多养鸡200只”的标准,为鸡群留足活动空间。
  奇效很快显现——剩下的400多只鸡安然渡过疫情。
  2011年初,劫后余生的山地鸡被抢购一空,陈昌明又挣到8000多元钱。
  “以前挖煤,十多年才存了一万多元,现在一年就挣到了!”陈昌明眼中泛起泪花,“太感谢冯大哥了!”
  
  金鸡报晓
  
  2011年4月,经过冯乾坤整整一年的教导,陈昌明“出师”了。
  两轮饲养之后,陈昌明不仅收回了成本,还积累了一笔资金。现在,他准备购买孵化机,实现“鸡苗孵化—商品鸡销售”一条龙。
  冯乾坤再次伸出援手,帮陈昌明选购了一台大型孵化机,一次能对1000只鸡蛋进行孵化。随后,他又手把手地对陈昌明进行培训,将自己多年练就的“饲养绝学”一股脑相授。
  现在,陈昌明的山地鸡孵化率超过80%,成活率接近75%。2010年,他的鸡舍共出栏鸡苗5600多只、商品鸡2500多只,实现年收入近十万元。
  2011年,这个数字接近15万元。
  陈昌明终于成功转行。
  现在,他准备大干一场。“我租了一片50多亩的林子。”陈昌明说,“我的养殖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争取年收入达到20万元!”
  而他的“冯大哥”,依然在各家各户的鸡舍里忙活——2010年,在冯乾坤的指导和带动下,平溪村305户乡亲已经有182户实现了万元增收。其中,由43户乡亲组成的贾家沟山地鸡养殖小区创造了户均出栏1000只的纪录,一举实现了整体万元增收。
  “万元增收是顺应民心的民生政策,我们村干部当然要冲在前面!”冯乾坤说,“我们村的山地鸡势头正劲,我还想让它们在全县‘报晓’呢!”
  在这个村主任身后,无数个“冯乾坤”正战斗在万元增收第一线,帮助千万乡亲走上致富大道。
其他文献
左中洪的话很少,语速也很慢。每周星期二、四、六三天,这一点尤其明显。  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铜梁县中医院。  血液透析室一角,31岁的左中洪有些头晕。他半眯着眼,盯着插在左臂上的两根管子。  他的血液正从其中一根管子流出来,源源不断地注入人工肾。流过人工肾的半透膜,滤掉了血液的肌酐毒素。过滤后的血液,又从另一根管子注回动脉。  每个星期二、四、六,左中洪必须到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每次四个多
2012年9月13日晚,渝北区回兴街道宝圣东路社区。  段翔钟和伙伴们列队在社区街巷里巡逻。  段翔钟是辖区企业美琪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保安,却肩负起了整个宝圣东路社区的治安工作。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问题社区”  2011年11月的一个清晨,宝圣东路社区。  一辆出租车停在路口,车门打开,走出一人,身着白衬衫,留着板寸头。  他环顾四周,细细地打量着这个社区。在他眼前,大街上鲜有人影,却不时
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有一项关键技术:飞船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返回时,能根据指令准确同步分离。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部件“连接分离机构”,就是由沈阳航天新光集团研制的。  在西气东输工程中,鞍钢和本钢拿出了国际最高水平的管线钢。  在上海磁悬浮列车项目的竞标中,沈阳机床集团研制的磁悬浮列车轨道梁数控系统加工生产线击败德、日对手,一举中标,被称为中国机床行业的奇迹。  大连造船新厂设计建造成功30万吨
《死亡日记》牵出“最美网警”    “我把我的生命结束日选择在2010年5月14日这天,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喜欢这个数字……”2010年5月10日13时49分,“天涯社区”重庆版,一篇题为《临行临别,我的死亡日记!》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十分钟之内跟帖者达到数百人,善良的网民纷纷留言劝说。  在这些跟帖中,一位ID为“重庆网警”的跟帖人的留言最为引人关注,他说:“请网友们相信,我和我的战友会尽最大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些要求具体深刻地对写作的内容、所选用的表达方式、所采取的文章形式进行了指点和诠释,也为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指明了方向。近几年
在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以及市委四届一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多次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是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新形势下,对全市党员干部发出的动员令,也是对党员干部必须提升“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能力的总要求。  有人说:“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并不难啊,凡事为老百姓着想呗!”  作为党员干部,一切为了人民
从生物学上看,人脑是神经中枢,屁股只是一个“信息终端”,本应是“脑袋指挥屁股”,何以演化出“屁股指挥脑袋”这一有违科学的现象,并衍变为某种“小气候”。一言以蔽之,“屁股”之所以能够指挥“脑袋”,无非是缘于“屁股”下面的那把“椅子”催发的化学反应和生理反应。这把“椅子”的方位,往往决定了很多人想问题的出发点、思维路径和落脚点。  治疗“屁股指挥脑袋”病症,既要加强问责,更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从“顶层
2013年1月14日,大足区宝顶山大佛湾,清寂中偶尔传来几声鸟叫。  徐卉丽双手斜插在衣袋里,步子充满弹性,面目沧桑的石刻造像从她身边一一滑过。  大悲阁前,徐卉丽停下脚步,推开朱红斑驳的古老木门。  “吱嘎……”伴随木门的沉重叹息,徐卉丽的一天开始了。  人生拐点  1995年1月,陈卉丽的人生突然拐弯。  “跟我回重庆吧。”新婚丈夫搂着陈卉丽说。  陈卉丽低着头,不吭声。  1983年从成都纺
去年以来,四川省泸州市依托国有大型企业——泸州老窖集团公司,投入资金200余万元,组建了大学生“村官”培训实践基地。基地采取“组织选派+公司管理”的联合办班运作模式,脱产实践锻炼三个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围绕特色产业开展培训实践。一是专家讲理论。开设农业特色产业专题,邀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门讲解。二是现场看示范。组织参训大学生“村官”到红高粱集中种植示范区现场观摩。三是模拟搞规划。让大学生
编者按:由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主办的“七一网”(http://www.12371.gov.cn/)正式运行以来,深受网民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和党务工作者的欢迎。本栏目将不定期从“七一网”的“红岩论坛”、“红岩博客”等栏目选登一些精彩言论,欢迎广大网友、读者继续为“七一网”相关栏目(频道)踊跃投稿。    吴官正为啥说“还是人走茶凉好”   “七一网”网友:林伟  《学习时报》最近刊登了吴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