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会计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探析

来源 :启迪·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民办高职会计专业实施“课证融合”的方式,是能有效实现双证书的途径,为了能在高职会计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更好的进行课证融合,就一定要要清楚的认识到二者的内涵,并且制定相关的有效策略。重视校准专业中的人才培养,明确职业能力。建立典型的工作任务,对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开发。对教学模式进行整合,贯彻落实课证结合的有效措施。本文针对民办高职会计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探索分析,并且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会计专业的人才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能满足社会对于这类人才的需求,民办高职会計专业在对人才进行培养,采用课证融合的方式,并且对于其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和为完善,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符合现在人才市场的需求。在进行教学实践的时候,经常会有认识上的偏差,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还需要继续研究,找出解决对策,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一、民办高职会计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以校准专业人才目标的培养作为构建的起点
  在民办高职会计专业中,课程是能对人才进行有效培养的工具,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要建立在准确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通过人才市场的招聘信息或者在校生调查问卷,对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具体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对相关专业的调查和分析所得出的实际结果,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奠定基础。
  (二)明确“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要想构建有效的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必须要明确职业能力要求。根据对会计专业就业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结合学生在以后的岗位工作中的发展需要,依据能力对其进行分解,可将职业能力分为三种,一是关键能力,二是技术能力,三是创新能力,并且以此为根据对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进行培养,促进课程模块形成,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加入“证”的元素,能从实际情况上反映职业教育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导向性,也是在课程体系构建的逻辑体起点,符合会计岗位和能力要求,其构建的是工学结合课程体系,重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岗位特定能力。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要符合高等教育所具有的特点,也要满足学生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三)解构典型工作任务,开发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学生就业时的核心岗位相对应,也是能够体现“证”元素的课程。在对核心课程进行开发时,使用的基本路径是:对会计人才市场进行调研,对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进行明确,通过详细描述,对各岗位的典型任务进行提炼,汇总出会计专业需要的工作核心,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对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素养和证件要求以及岗位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形成模块转化为具体的学习内容,以此为根据构建课程体系,开发核心课程,对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促进作用,并且也是学生提高专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因为课程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必要途径,在高职会计专业中,为了可以更精准地对人才进行培养,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通过对人才培养信息的解读,从而得知会计专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使得高职院校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样再根据企业的工作流程以及岗位的需要,向学校进行人才的招聘,不仅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促进课程体系的快速构建。核心课程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并且根据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能够做到双赢局面。
  二、落实课证融合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工学结合的教学中,为了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首先老师要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会计专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通过更深层次的学习,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这样可以为学生进入会计行业奠定基础。其次,老师也可以开展各种实训的活动,通过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其成长为技能型的人才。最后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中实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为人处事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完成转型
  为了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完成角色的转变。老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从理论讲解转变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真实的感受到会计行业的工作氛围以及工作要求,让其在日后的学习中,可以以更加严格的督促自己的学习,从而在顶岗学习中,可以有一个更加优秀的表现,为自己进入会计行业,提供了很好的职业素养,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契机。
  (三)将素质教育贯穿在这个课程中
  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素质教育贯穿在整个课堂中,老师要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道德素养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要始终将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贯穿在整个专业课程中,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基础上,不断对自身的技能进行优化,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结束语
  总之,在民办高职会计专业进行有针对的培养,在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下,通过对核心课程的开发,不断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提高,使其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按照实践活动中,会计岗位的不同工作需求,让自己进行专业知识的获取,从而促进自己在会计专业上的发展,也可以促进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持续开展,将最大的优势发挥出来。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服药方法 对于高血压治疗有效性和平稳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对90例2级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早晨服用非洛地平和缬沙坦组(A组30例,男15例,女15例),早晨服用缬沙坦晚上服非济地平组(B组30例,男17例,女13例),早晨服用非洛地平晚上服缬沙坦组(C组30例,男16例,女14例),患者均于服药前及服药后2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求得平滑指数等指标.结果
摘 要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在思路理念、话题安排和语言知识安排等方面存在联系。教材内部单元间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写,各年级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螺旋式上升编排方式展开。这种教材编写方式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教材编写顺序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  关键词:对比;教材  本文是PEP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对比分析,下面从思路理念、话题安排、语言知识安排方面进行分析,来探索小学英语教材特
期刊
自从1977年Grtlentzig第一次成功地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于人体以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PCI所带来的血管再狭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
期刊
摘要:数学这一门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有不少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会遇到很大的一个学习的问题,觉得学习数学很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教师通过相关的教学方法让学习效率更加有效,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而学习数学方法是掌握学习的技巧、公式的灵活运用等,而不是靠自己去死记硬背,数学是存在灵活性很强的特点。本文主要分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期刊
目的 观察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外周血干细胞(PBSC)数量与心功能指标--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关系.方法 选择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199例,临床评价NYHA心功能分级、彩色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测LVEF,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流式细胞仪间接法检测PBSC数量,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分析心功能与PBSC数量
摘要:为切实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可持续规范化地完善当下的教育,为初中德育教育的发展创造机遇,“双减”政策应运而生,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为此,本文就“双减”背景下初中教师面临的挑战进行阐述,并针对性的提出认真落实“双减”政策,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及家长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教育课堂等应对策略,以完善“双减”的教育政策。  关键词:“双
期刊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原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CS)是AMI住院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住院病死率曾超过80%.随着药物治疗的进步、冠心病监护病房的设立及完善、机械循环支持的进展,特别是自从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开展以来,其住院病死率显著下降,但仍高达50%,一半病例在休克48 h内死亡。
期刊
患者男性,61岁.以发作性腹痛5年,加重4 d为主诉入院.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19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平素口服非洛地平5 mg[商品名:波依定,阿斯利康(无锡)贸易制药有限公司],1次/d,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新型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利用。微课程是伴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所衍生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课程知识的导入为核心,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个创新,又能够体现出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同时还能以更加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学生  一、“微课程”应用在英语课堂的优势和特点  “微课
期刊
目的 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丝-亮-异亮-甘-精-亮-酰胺(SLIGRL-NH2)低剂量组(0.5 mg/kg)、中剂量组(1 mg/kg)、高剂茸组(3 mg/kg),每组8只,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