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蛋白激活树突状细胞诱导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肝细胞癌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wyniq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MAGE-A3)蛋白激活树突状细胞(DC),然后诱导产生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进行免疫治疗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的效果。

方法

利用MAGE-A3蛋白诱导DC成熟并检测DC表面标志物及白细胞介素(IL)-10、IL-12表达,然后利用成熟的MAGE-A3-DC诱导MAGE-A3特异性CD8CTL,并检测MAGE-A3-DC-CD8CTL对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建立BALB/c-nu/nu肝癌模型,检测MAGE-A3-DC-CD8CTL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肿瘤组织变化。

结果

MAGE-A3蛋白刺激能够显著上调DC表面标志物DC80、DC83、DC86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HLA-DR)水平(97.45±2.58比48.33±1.68,92.81±2.36比52.92±1.90,94.00±3.01比53.97±2.05,92.16±1.87比34.13±1.32;t=35.680,P=0.013;t=29.440,P=0.021;t=24.580,P=0.012;t=56.690,P=0.009);与磷酸盐缓冲液(PBS)刺激的DC比较,MAGE-A3蛋白能够显著促进DC释放IL-12[(338.44±18.15) pg/ml比(243.23±16.56) pg/ml;t=8.670,P=0.005]和显著抑制IL-10的释放[(207.21±10.89) pg/ml比(327.58±14.36) pg/ml;t=14.930,P=0.009]。MAGE-A3-DC-CD8CTL和DC-CD8CTL展示了相近的L02细胞杀伤效果[(9.10±1.40)%比(9.71±1.58)%;t=0.650,P=0.120],与DC-CD8CTL比较,MAGE-A3-DC-CD8CTL展示了显著的HepG2细胞杀伤效果[(58.84±5.27)%比(9.63±1.61)%;t=19.970,P=0.008]。BALB/c-nu/nu肝癌小鼠经过MAGE-A3-DC-CD8CTL治疗后,肿瘤体积比显著低于PBS组和DC-CD8CTL组(5.43±1.22比21.81±2.01比22.85±2.40;t=22.030,P=0.010;t=20.460,P=0.012)。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经过MAGE-A3-DC-CD8CTL处理的肿瘤组织细胞核固缩,细胞间隙增大,出现空泡和水肿现象,而PBS组和DC-CD8CTL组肿瘤组织无病理学改变。

结论

MAGE-A3蛋白能够刺激DC细胞成熟并诱导产生MAGE-A3蛋白特异性CD8CTL,MAGE-A3-DC-CD8CTL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杀伤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OPN敲除技术制备OPN低表达MDA-MB-231细胞,采用划痕实验、Matrigel侵袭实验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OPN下调后细胞侵袭、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活性的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研究OPN下调后CD44及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
目的观察保胆手术对胆结石豚鼠模型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取经致石食谱喂养8周后胆结石豚鼠模型3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胆囊切除组和保胆手术组各15只,胆囊切除组行胆囊切除术,保胆手术组行保胆手术,术后4周处死豚鼠,比较两组免疫功能、小肠与结肠推进功能、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黏膜厚度等指标。结果保胆手术组豚鼠小肠组织CD3+T细胞、CD40+B细胞、免疫球蛋白IgA阳性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胆囊切除
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对高甲状腺素血症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高甲状腺素模型组(甲亢组,n=20)、高甲状腺素模型+丙硫氧嘧啶组(治疗组,n=20)和正常对照组(n=20),高甲状腺素大鼠模型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灌胃法[0.5 mg/(kg·d),连续2周]建立。观察干预后第0、2、4、6、8周各组大鼠心率、体重变化,检测血中三碘甲状腺氨酸(T3)、甲状腺素(T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人骨巨细胞瘤细胞活性、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DHA(0、10、20 μmol/L)作用于人骨巨细胞瘤细胞24 h后,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噻唑蓝(MTT)法检测人骨巨细胞瘤细胞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瘤
目的观察保留半肝血流阻断法对肝癌模型大鼠抑瘤作用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Pringle完全阻断对照组、半肝阻断组、保留半肝血流阻断组各10只。采用门静脉注射H22肝癌移植瘤的方法建立肝癌大鼠模型,建模后3 d阻断大鼠入肝血流60 min后复流。5 d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含量与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肝硬化脾亢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与意义。方法取雄性SD纯系大鼠55只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5只,0.9%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40只,40%CCL4花生油溶液灌胃,每周2次,每次0.3 ml/100 g,15%乙醇溶液作为饮用水,共8周,建立肝硬化脾亢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
目的观察化疗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4只BABL/c裸鼠随机分为单纯荷瘤组、化疗组和联合组,每组8只。腋下接种MDAMB-231-HM细胞,构建TNBC小鼠荷瘤模型。单纯荷瘤组为空白组,化疗组腹腔注射5 mg/kg紫杉醇,联合组注射5 mg/kg紫杉醇和0.2 mg/kg胸腺肽,每周2次。3周后处死小鼠行肿瘤组织重量检测,脾脏细胞活性白细胞介素(IL)-2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乳腺癌肿瘤细胞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7(MCF-7)细胞表面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依据丙泊酚浓度分为100 μmol/L丙泊酚组、300 μmol/L丙泊酚组、1 mmol/L丙泊酚组、3 mmol/L丙泊酚组,设置无丙泊酚干预的空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