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桶”事件牵出饮水机安全隐患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许多“出身”不明的饮用水桶被各媒体曝光:一些黑心商贩用废弃光盘甚至洋垃圾制成饮用水桶流入市场,“水不挣钱桶挣钱”的潜规则在业内横行。饮用水行业专家称,长期饮用黑桶装的水,会损害人体消化、神经系统,导致头昏、胃痛等多种疾病。
  “毒桶”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饮水机健康问题的关注,饮水机的安全隐患一一暴露:
  久煮产生“千滚水”饮用水在热胆内经反复加热后,会形成“千滚水”。这种水含有重金属、砷化物等有害物质,久饮会危害胃肠健康。
  水垢成为“添加剂”根据国家环境检测部门出具的报告,传统饮水机内胆超过3个月不清洗,就会滋生大量细菌、残渣甚至红虫,附着在热胆内壁上,成为有毒的“添加剂”。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
  热胆制造“硝酸盐”热胆材质多为不锈钢和铝壳,测试表明,在长时间加热下,水中含铁、铝、铵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明显增加,而亚硝酸盐类是人们熟知的致癌物质。
  冷热混合成“细菌温床”目前几乎所有的普通饮水机的凉、热水都未分开,很多时候我们喝的第一杯是开水,但是随即大量凉水进入加热器。在下一次加热完成之前,喝到的都是凉热混合水,很不卫生,冷热混合的温水,给细菌提供了绝佳的繁殖温床。
  家用电器“耗电王”以制造1升热水为例,在不关机的状态下,功率为0.5千瓦的传统家用饮水机日均要耗电1.8度,正是因为其“烧烧停停”的工作原理,无形中造成了90%以上的能源浪费。
  面对饮水机的诸多“硬伤”,我们应该怎么办?做好消毒是关键。
  具体说来,饮水机消毒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拔去电源插头,取下水桶,打开饮水机后面的排污管,排净余水。然后,再打开所有饮水开关放水。
  2.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仔细擦洗饮水机内胆。
  3.将300毫升消毒剂溶解到2升左右水里,再装满整个饮水机内胆,并放置10~15分钟。
  4.打开饮水机的所有开关,包括排污管和饮水开关,排净消毒液。
  5.用7~8升的清水连续冲洗饮水机整个腔体,打开所有开关排净冲洗液体。有些人只用1升清水冲洗是远远不够的,会使消毒液残留在饮水机内。
  6.用酒精棉球擦洗开关处的后壁,当用杯子盛水时,很容易碰到饮水机开关处的后壁,不能只用抹布擦洗。
  当然,您也可以请专业的饮水机清洗人员帮忙。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每年清洗消毒几次是很值得的。
其他文献
近来,“潜规则”一词颇为流行。“潜规则”是相对于“显规则”、“明规则”而言的,是指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据说,各行各业都有“潜规则”,医院里当然也有。医院里的一些“潜规则”,也许医生们心知肚明,但普通患者往往不甚了解或者根本不知道。但实际上,了解这些“潜规则”,对于您的健康和就医,都大有好处。  1.不用“职称”来评定医术 
张先生半年前常感头痛、眩晕、行走不稳,时有昏倒等症状,诊断为颈椎病,经中医师“望闻问切”并服药10余剂后症状缓解。他的爱人张太太近两月总感觉颈强直痛,伴左肩及手臂疼痛,有时左手指有麻木感,也被诊断为颈椎病,这次中医师另开了5剂中药,服药后,张太太的症状同样减轻。  然而,夫妻俩的疑团却没有消失:两人症状完全不同,但医生的诊断却相同,都是颈椎病,这会不会有误?既然诊断相同,为何所开中药却又不同?所开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了今年第2期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公告汇总,8个违法发布广告的药品、保健食品被曝光。  根据《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办法》和《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国家局对近期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违法广告监测情况进行了汇总,公告曝光了北京长城制药厂生产的“利脑心片”、西安大唐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醒脾开胃颗粒”、云南通用善美制药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定期参加体检。在多数人的体检项目中,尿液都是必查的内容,不仅价格便宜、检查方便,对诊断也很有帮助。在尿液检查中,有个不那么起眼的小项,可能不少
本期专家:  邱贵兴,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主编、中欧骨科学术交流委员会中方主席、国际SDSG(脊柱畸形研究)组织、国际SAS(脊柱创新发展学会)组织及SICOT(国际矫形与创伤学会)组织中国部主席等职
经常有读者来咨询,自己患了高血压,是不是坚持吃药,好好降压就可以了,生活其他方面一切照旧?对于读者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高血压是由多重危险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血
黄牌,多见于足球等比赛,它通常是裁判对犯规球员的警告和提醒,如果后者不加以重视,再领到一张黄牌,按照规则他们就会被请出球场。对他们而言,比赛就提前结束了。  而不少常用药,尽管疗效不错,价格也便宜,广受追捧。但由于不良反应较大或常被不合理使用等原因,它们也已被药物专家或管理部门亮出“黄牌”。对于正在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来说,或许不需要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但至少在使用时要更加留心,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