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继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m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報道1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继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55岁的女性患者于2009年6月确诊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接受6个疗程R-CHOP方案化疗和1年评估后出现白细胞计数98.96×109/L。骨髓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出可疑费城染色体和BCR-ABL基因阳性,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服用羟基脲治疗1周后,开始服用伊马替尼,并很快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继发
  [中图分类号] R739.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191-01
  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组织类型,约占成人淋巴瘤的30~40%[1],R-CHOP方案的化疗可达较高的生存期。笔者于2009年8月收治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继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现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5岁。2009年6月体检时发现“右肺下叶异常影像”,当时无低热、盗汗,无纳差、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于2009年6月15日在外院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右下叶肺门B细胞型恶性淋巴瘤”,肿瘤医院会诊病理切片考虑“右下叶肺门B细胞源性恶性淋巴瘤,倾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标记:CD79a(+)、CD20 (+)、CD43(±)、Bcl-2(-)、Bcl-6(-)、CD10(-)、MUM1(-)、CD3(-)、EMA(-)、CD30(-)、AE1/AE3(-)、TdT(-)、CyclinD1(-)。2009年8月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查体:脾肋下3指,骨髓象提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增生活跃,血小板散在或小簇可见,髓片中幼淋样细胞占1%,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未见异常。
  患者于2009年8月起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R-CHOP方案化疗: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上海罗氏医药有限公司,J20080054)375 mg/m2,d1;环磷酰胺750 mg/m2,d2;阿霉素50 mg/m2,d2;长春新碱1.4 mg/m2,d2;强的松60 mg,d2~5;每3周一疗程,共6个疗程。2009年12月完成第6个疗程化疗并行全身评估提示治疗有效。2010年3月、6月、9月、12月先后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评估检查,提示病情稳定。2011年2月再次评估未见淋巴瘤复发迹象,而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46.6×109/L,之后多次复查见白细胞逐渐升高,2011年3月24日血常规示WBC 98.96×109/L。2011年3月21日行骨髓细胞检查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巨二系增生明显活跃,粒系核左移,AKP积分减低,红系增生受抑,髓片中幼淋细胞可见0.5%,血片嗜碱细胞增高,易见幼粒,可见幼红。染色体检查发现可疑Ph染色体。融合基因BCR-ABL阳性。诊断考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予羟基脲口服1周后,开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瑞士诺华制药,H20050023)治疗,每天400 mg。
  患者白细胞计数很快恢复正常,2011年5月10日血常规WBC 5.7×109/L,确诊CML 13个月,至今维持完全血液学缓解。
  2?讨论
  该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在接受6个疗程化疗结束后1年时发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及融合基因结果,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成立,且服用靶向治疗药物伊马替尼有效。
  近年来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患者得以长期生存,继发第二肿瘤也逐渐增多。慢粒急淋变时,原始的淋巴细胞中可检测出Ph染色体,提示了粒系和淋巴系具有共同的来源[2]。DLBCL患者的免疫监视异常,可能导致多能干细胞异常克隆。接受放、化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容易出现继发恶性肿瘤的并发症,常见的有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或其它实体肿瘤[3]。而继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情况较为罕见,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报道,各种实体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后继发白血病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仅占约13.3%(1.3%~30.4%)[4-5]。由此考虑先前的治疗也可能是导致继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因素。研究证实,有些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左旋苯丙氨酸、二羟马利兰,可与DNA双螺旋结合,引起DNA交联机会增加、染色体重排,导致异常克隆而形成恶性肿瘤细胞。同时化疗药物可抑制免疫系统,从而为肿瘤细胞增殖提供了条件。由此可认为,DLBCL患者继发CML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发现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Harris NL,Jaffe ES,Diebold J,et al.World-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neoplastic disease of the h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report of the Clinical Advisory Committee meeting[J].J Clin Oncol,1999,17:3835-3849.
  [2] Blonk MC,Van der Valk P,Beverstock GC,et al.Sequential development of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in the course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J].Cancer,1990,66(6):1198-203.
  [3] Deeg HJ,Socie G.Malignancies afte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many questions, some answers[J].Blood,1998,91:1833-1844.
  [4] Aguiar RC.Therapy-related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an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and pathogenetic appraisal[J].Leuk Lymphoma,1998,29(1-2):17-26.
  [5] Jeyanthi R,Lauren MD,Maria RB,et cl.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after treatment of lymphoid malignancies: Response to imatinib mesylate and favorable outcomes in three patients[J].Leukemia Res,2006,30:701-705.
  (收稿日期:2012-03-26)
其他文献
对电力市场法律规制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遵循电力市场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电力市场法律规制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文中根据我国现状,对沿海船舶LNG加注的几种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沿海船舶LNG加注的可行模式,同时对其中涉及海事监管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辨析,为后续沿海港口开展LNG加
以某钢厂180 t的RH真空精炼装置为研究原型,依据相似准则建立物理模拟试验装置,进行2因素(喷吹角度和供气流量)作用下3水平的水模型正交试验研究,深入揭示RH真空精炼过程中循环
昆曲、弋阳腔、秦腔、徽剧、汉剧的形成都经历了本省各分区域剧种的分异到整合的过程,然后又经历了一个由本省向外传播的过程。京剧在北京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地方休闲文化的分
近年来随着环保新政实施,各地基本已建立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制度及多部门联合监管制度。这些制度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船舶污染物接收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
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对高校安全稳定正常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在新的形势下也面临更多问题。华侨大学结合自身跨城性、地域性、涉侨性、开放性等保密管理工作特点,针对高校保密工
随着沿江地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跨江大桥的建设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虽然跨江大桥的建设对于完善城市路网、改善城市交通条件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会对VTS系统造成
“礼运大同”是中华文化原创期集先秦各学派理想主义的最早系统表达,并在以后的历史变革和社会发展中形成了持久生命力.近代以来,它吸收人类文明成果,顺应人类发展趋势,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