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Y113—Y133天然气井区盒8段致密储层物性下限

来源 :天然气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jxb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阐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盒8段致密储层物性下限及分布,可为延长气田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综合应用岩心、测井以及试气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Y113—Y133天然气井区盒8段致密储层物性下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盒8段主要为岩屑砂岩,填隙物主要为水云母和硅质,孔隙类型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后者居多;综合利用经验统计法、压汞法以及试气法进行研究,并通过建立物性模型、最大孔喉半径与物性拟合以及生产动态资料检验,最终认为盒8段致密储层孔隙度下限为5%,渗透率下限为0.06×10-3μm~2,对应的排驱压力为1.7 MPa,中值压力为20 MPa,最大孔喉半径为300 nm;在此基础上将有效储层分为3类:Ⅰ类储层物性、含气性等最好,是最有利储层,位于河道中心位置;Ⅱ类储层较好,分布于河道较中心位置;Ⅲ类储层最差,位于河道边缘位置。
其他文献
前陆冲断带深层、超深层已陆续发现了许多大中型油气田,其砂岩储层普遍发育流体超压、低孔低渗、甚至致密,但储层试井渗透率远远大于岩心实测渗透率,且高产、稳产。明确超压致密储层高产原因不但对深化认识深层超压砂岩储层物性和油气充注机理认识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对于提升油气储量具有经济价值。通过岩心微米CT扫描和核磁共振检测实验,剖析了深层超压状态下砂岩储层的物性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流体超压改善了储层的孔隙结构
报纸
高校思政课“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是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遵循,对情理交融心理规律的运用和对教学相长教育原则的恪守,有着充分的学理依据。其中,教师主导具有逻辑优先性,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学生主体具有价值优先性,是上好思政课的前提。澄清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探讨思政课“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有效对策,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高校思政课的守正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近海盆地低渗砂岩气藏含气量较低,物性下限不明显的难题,本文进行了莺歌海盆地LD10气田低渗砂岩储层流体可动性、天然气充注下限及充注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3种类型储层,分别为:(1)强溶蚀-大孔粗喉可动型Ⅰ类储层,质量最好,大孔喉为优势运移通道;(2)弱溶蚀-中孔细喉部分可动型Ⅱ类储层,较高动力下储层可动流体占比高;(3)致密-微孔管束喉道束缚型Ⅲ类储层,发育极少大孔喉,含气饱和度差异
传统产能模拟法在确定气藏储层物性下限时模拟的线性流与实际矿场单井生产时的径向流不符,且基于岩心出口端气体流速与矿场井筒气体流速相等的假设条件与物模需要的相似准则不符。通过改进线性流的实验方法即径向流模拟法,设计新的实验装置,模拟更符合气藏实际流线的平面径向流,将室内径向流实验得到的气体流量通过相似准则转换到实际矿场,可以更为真实地评价目的储层的渗流能力,并最终得到符合目的储层气藏产能特征的物性下限
2021年江苏省高考物理卷第14题是一道模型新颖、设计精巧的学习探索类情境综合试题,其显著特征是在系统中有一个或多个物体做匀速圆周或非匀速圆周运动,考查的知识点有力的平衡、圆周运动(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弹性势能和功能关系等,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有很好的检测作用。受此影响,在此后的各地高三模拟考试卷中出现了大量的变式题。现将此类变式题型归类分析,并研究和总结解题策略。[高考原题]如图1所示的
期刊
实验数据处理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线性图像处理数据是重要且常见的手段之一。线性图像能够形象、准确、直观地反映出实验过程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等动态特性,具有方便直观、便捷准确、内涵丰富、外延深刻等优势。现笔者就线性函数的意义、线性函数的转化和实验案例分析进行讨论。
期刊
各地方院校的乡村定向师范生是近年出现的新群体。本研究以身份理论与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为基础构建三重身份的分析框架,并通过教育民族志研究深描乡村定向师范生内在身份认知与外在身份预期之间的互动图景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该群体在与政策的互动中形成支配性身份的同时,也被赋予身份"特权"、赋能学习动机,但政策的赋权与赋能作用之间呈现相互牵制的局面;在与社会规范的互动中,出于道德义务的拷问而与政策进行互惠性的交
储层物性下限研究对评价储层的储集产出性能及估算油气资源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致密砂岩的孔隙微观结构和孔喉配置的特殊性,相同孔隙度的储层对应渗透率相差较大,常规储层的以孔隙度下限代表储层下限的指标体系不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下限的表征。基于此,本次研究以川中蓬莱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砂岩储层为用例,提供了一套适用于特低孔特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下限求取的方法步骤。对于非均质性较强,孔隙结构复杂的储层
我国自1985年提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至今已近40年,对办学自主权的核心——学术自治进行研究,针对“学术自由”“学术规范”以及“学术事务去行政化”等当前学术治理的症结所在,倡导从要求学术自治走向践行学术法治,以学术法治维护和保障学术自治;推动学术治理由政治思维向法治思维转换,将大学应有的学术权利以及对大学的追责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化,从而提升学术治理现代化水平。据此,实践路径为:完善立法,通过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