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教学的成功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在如今的声乐教学中,教学观念逐步由以往的模式转换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发展,这就决定了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对声乐教学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声乐教与学的分析,得出学生“学”的主体作用。认识发挥这一作用,可使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在现实的教学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声乐教学中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应着眼于信任声乐教师,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有合理的学习目标,制订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提高自身素质,全面认识自我;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并将主观自我转化为“学”的主体作用,形成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声乐教学 主体作用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227-02
一、声乐教学中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所谓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应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并在探究获取中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
“学生以‘学’为主”,这个“学”字是指“学习”,也就是学生发挥的主体作用。“学”为动词,当“学”同“习”字在一起时,“学”字解释为“通过读书、听课、研究等方式获取知识或技能”,这其中排除“听课”这一项是需要教师去教授的外,“读书”“研究”都是需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而去完成的学习任务。在声乐学习中,学生的独立思考尤为重要,这是由声乐学习的特点决定的。“学”的主体作用对于教学也有着积极的促进和帮助,也是形成教学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就非常重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他说,教与学的关系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唱,而不是代替学生唱,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如何去唱好,千万不能让学生为你的“学说”和经验服务,这样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他们的问题。要替学生考虑呼吸深浅、声音运用、理解作品、音乐处理等,只要把握总的原则和要求,学生怎么唱舒服就怎么办,因为最终是他上台演唱,我们不能让他上台去受罪。沈湘教授还极力反对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他认为有些感觉绝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感觉和语言去让学生接受,要让学生自己有所体会后,用他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这就说明,教师是帮助我们学生发挥“学”的主体作用的主导。另一位外国声乐教育家说,“伟大人物是靠直觉行动的人,但以思维塑造其行动。”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需要自己去思考、分析,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习的。我们“学”的主体作用是与教师的教学指导相互存在的,这也就告诉我们要加强自主性的学习,这过程中虽然有教师的指导,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自主学习。
二、声乐教学中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对声乐学习者的重要作用
(一)主题作用的发挥能够使声乐学习者认识自我
人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总会迷茫,就像声乐学习者一样,因为不会,所以自己表现的如何也是分辨不清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位声乐教师来帮忙,帮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声乐教师会首先根据我们自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不断地与教师沟通,明白自己自身的缺陷,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学”,当我们认识到自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课外进行练习,改正自身的不足。“惟一行动是在唱的过程中检查自己的思想与感觉,直到你知道在头脑和身体中发生了什么。要获得唱歌的这种心理和生理现象的自觉认识必须具有最彻底的内省。不要听你自己的唱!要感觉你自己的唱!当内部情况正确并做好准备,歌唱嗓音就出现——不是在此之前。”这就是所谓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那么我们又向成功的歌唱迈进了一步。
(二)主题作用的发挥能够使声乐学习者改善自我
艺术素质修养包括自身素质、音乐素质和心理素质。深厚的文化素养对于声乐学习来说是必须的,否则我们唱出的歌曲都会是没有灵魂的歌曲,那是非常悲哀的。平时我们演唱一首艺术歌曲,但是我们并不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那么当我们在对这首歌曲进行二次创作的时候,我们如何来表现曲作家与词作家的创作意义呢?如何用歌曲去打动他人之心呢?这也需要我们发挥“学”的主体作用,通过声乐教师或是其他的书籍、资料来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学生“学”的主体作用的形成
首先,我们要先认识到自己的主体作用,只有正视到了主体作用才能够较好地发挥它。在声乐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声乐教师常常会给我们做示范即范唱,假设我们还没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主体作用,那么,我们只是在一味地模仿一种声音,或许这只是声乐教师才能够表现的歌唱,我们可能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去模仿,那么这就说明我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自身的独立思维,没有从自身的载体去思考,这也说明声乐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我们也没有掌握。
其次,当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主体作用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及时地将这种作用形成意念反馈给大脑,让它形成一种思维,也就是学会某一种技巧的方法,从此我们也就不仅仅只是在声乐大门外徘徊了。我们能够记住声乐教师在上课时要求的那种声音,这种声音发声后的发声点在哪里,共鸣集中在哪一部分的腔体中,总体状态感觉如何,怎样获得这种感觉,如何去控制,这就能让我们明白了。
最后,当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种作用的好处并适应运用它之后,我们对于问题的解决就会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会把老师做示范时的那种状态从自己的思维中提炼出来,运用到自己的身上,从而唱出真正属于自己那种状态的歌声。这样,整个学习过程就容易了。
四、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
声乐教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劳动课,这种创造性要求体现在教和学双方,但我们的思维能力的发挥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我们善于思考,肯于钻研,在学习中能够抓住规律性的东西,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加强理性认识,发展思考能力,这就成为声乐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了。
(一)有合理的学习目标和适当的学习计划,是“学”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基础
在确定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有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要踏实学习,不见异思迁;要循序渐进,不求大求难。
(二)提高自身素质,全面认识自我,是“学”的主体作用发挥的条件
提高自身素质有两方面,首先是音乐技能方面,再就是身体素质方面,这两方面是构成声学学习的客观条件,同时也是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条件。
(三)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是“学”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关键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我们面对艰苦的学习过程,是我们“学”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关键。
(四)提高自身自主性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声乐教学自始至终贯穿着广博的文化知识,相信我们在学习中会有不仅限于音乐方面的收获。声乐这门学科是非常锻炼人的一类学科,通过对这一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成长,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锻炼人的意志。
五、结束语
声乐教学的过程中,矛盾和问题是随时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去运用科学的态度、挖掘自己的歌唱思维和意识,在声乐教学中善于发挥“学”的主体作用,使我们达到能独立思考并解决歌唱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的目的,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永远受益。
【参考文献】
[1]弗
[关键词]声乐教学 主体作用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227-02
一、声乐教学中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所谓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应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并在探究获取中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
“学生以‘学’为主”,这个“学”字是指“学习”,也就是学生发挥的主体作用。“学”为动词,当“学”同“习”字在一起时,“学”字解释为“通过读书、听课、研究等方式获取知识或技能”,这其中排除“听课”这一项是需要教师去教授的外,“读书”“研究”都是需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而去完成的学习任务。在声乐学习中,学生的独立思考尤为重要,这是由声乐学习的特点决定的。“学”的主体作用对于教学也有着积极的促进和帮助,也是形成教学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就非常重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他说,教与学的关系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唱,而不是代替学生唱,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如何去唱好,千万不能让学生为你的“学说”和经验服务,这样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他们的问题。要替学生考虑呼吸深浅、声音运用、理解作品、音乐处理等,只要把握总的原则和要求,学生怎么唱舒服就怎么办,因为最终是他上台演唱,我们不能让他上台去受罪。沈湘教授还极力反对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他认为有些感觉绝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感觉和语言去让学生接受,要让学生自己有所体会后,用他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这就说明,教师是帮助我们学生发挥“学”的主体作用的主导。另一位外国声乐教育家说,“伟大人物是靠直觉行动的人,但以思维塑造其行动。”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需要自己去思考、分析,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习的。我们“学”的主体作用是与教师的教学指导相互存在的,这也就告诉我们要加强自主性的学习,这过程中虽然有教师的指导,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自主学习。
二、声乐教学中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对声乐学习者的重要作用
(一)主题作用的发挥能够使声乐学习者认识自我
人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总会迷茫,就像声乐学习者一样,因为不会,所以自己表现的如何也是分辨不清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位声乐教师来帮忙,帮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声乐教师会首先根据我们自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不断地与教师沟通,明白自己自身的缺陷,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学”,当我们认识到自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课外进行练习,改正自身的不足。“惟一行动是在唱的过程中检查自己的思想与感觉,直到你知道在头脑和身体中发生了什么。要获得唱歌的这种心理和生理现象的自觉认识必须具有最彻底的内省。不要听你自己的唱!要感觉你自己的唱!当内部情况正确并做好准备,歌唱嗓音就出现——不是在此之前。”这就是所谓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那么我们又向成功的歌唱迈进了一步。
(二)主题作用的发挥能够使声乐学习者改善自我
艺术素质修养包括自身素质、音乐素质和心理素质。深厚的文化素养对于声乐学习来说是必须的,否则我们唱出的歌曲都会是没有灵魂的歌曲,那是非常悲哀的。平时我们演唱一首艺术歌曲,但是我们并不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那么当我们在对这首歌曲进行二次创作的时候,我们如何来表现曲作家与词作家的创作意义呢?如何用歌曲去打动他人之心呢?这也需要我们发挥“学”的主体作用,通过声乐教师或是其他的书籍、资料来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三、学生“学”的主体作用的形成
首先,我们要先认识到自己的主体作用,只有正视到了主体作用才能够较好地发挥它。在声乐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声乐教师常常会给我们做示范即范唱,假设我们还没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主体作用,那么,我们只是在一味地模仿一种声音,或许这只是声乐教师才能够表现的歌唱,我们可能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去模仿,那么这就说明我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自身的独立思维,没有从自身的载体去思考,这也说明声乐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我们也没有掌握。
其次,当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主体作用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及时地将这种作用形成意念反馈给大脑,让它形成一种思维,也就是学会某一种技巧的方法,从此我们也就不仅仅只是在声乐大门外徘徊了。我们能够记住声乐教师在上课时要求的那种声音,这种声音发声后的发声点在哪里,共鸣集中在哪一部分的腔体中,总体状态感觉如何,怎样获得这种感觉,如何去控制,这就能让我们明白了。
最后,当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种作用的好处并适应运用它之后,我们对于问题的解决就会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会把老师做示范时的那种状态从自己的思维中提炼出来,运用到自己的身上,从而唱出真正属于自己那种状态的歌声。这样,整个学习过程就容易了。
四、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
声乐教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劳动课,这种创造性要求体现在教和学双方,但我们的思维能力的发挥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我们善于思考,肯于钻研,在学习中能够抓住规律性的东西,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加强理性认识,发展思考能力,这就成为声乐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了。
(一)有合理的学习目标和适当的学习计划,是“学”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基础
在确定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有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要踏实学习,不见异思迁;要循序渐进,不求大求难。
(二)提高自身素质,全面认识自我,是“学”的主体作用发挥的条件
提高自身素质有两方面,首先是音乐技能方面,再就是身体素质方面,这两方面是构成声学学习的客观条件,同时也是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条件。
(三)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是“学”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关键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我们面对艰苦的学习过程,是我们“学”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关键。
(四)提高自身自主性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声乐教学自始至终贯穿着广博的文化知识,相信我们在学习中会有不仅限于音乐方面的收获。声乐这门学科是非常锻炼人的一类学科,通过对这一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成长,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锻炼人的意志。
五、结束语
声乐教学的过程中,矛盾和问题是随时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去运用科学的态度、挖掘自己的歌唱思维和意识,在声乐教学中善于发挥“学”的主体作用,使我们达到能独立思考并解决歌唱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的目的,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永远受益。
【参考文献】
[1]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