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阐述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指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重要意义及实施这些环节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模具 实践教学 设备建设 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b)-0000-00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利用模具成形技术可以把金属、非金属材料制造成任意几何形状和具有一定尺寸精度的、用途各异的零件和工艺品,而且生产率极高。由于模具成形技术的优越性,各行各业生产的各种产品都离不开模具。例如以零件总数的百分比来计算:汽车、拖拉机、矿山机械的60%一70%,无线电通讯、机电产品中的60%一75%,运载工具、钟表、家电、器皿和装饰品的95%以上都是通过模具生产出来的。可以说在人类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由模具成形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模具工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模具工业的飞速发展及社会对模具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这一专业。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设计中等复杂的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能力;具有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操作车床、铣床和模具制造专用设备的能力;具有利用计算机绘图、编制数控程序、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步骤之一。以下谈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这是培养学生获取必须的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
强这个环节。
1 实验
实验是巩固和验证所学理论,开发智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各门课程的实验课既要制定详细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由学生独立完成;也要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测量、观察、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做到实验室定期向学生开放。
电工与工业电子学;材料的金相组织及强度、硬度、韧性;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液压与气动等课程开设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实验项目。
2 实习
实习主要是使学生建立制件及模具工艺过程的整体概念,并获得专业生产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实习必须使用有关的实习教材,由实习指导教师讲解有关工种的加工工艺基本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包括钳工、铸造、焊接、热处理、机械加工、模具装拆、电气控制装配调试的动手能力。
1、钳工实习内容:入门、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锪孔、扩孔和铰孔、攻丝套扣、矫正、弯曲和铆接、刮削与研磨、锉配等。
2、车工实习内容:入门、车外圆、端面、台阶、钻中心孔、钻孔、切槽、切断、镗孔、铰孔、切内沟槽、攻丝、套扣和滚花、车圆锥面、车成形面、车螺纹等。
3、铣工实习内容:入门、铣平面、垂直面、平行面、斜面、台阶面、铣槽与切断、铣等分零件、钻孔、镗孔、铣螺旋槽、铣齿轮等。
4、模具钳工与模具拆装:要求学生钳工加工简单的冲压模(包括凸模和阳模的制造)、拆装模具(分析模具结构特点和零件相互之间的结合关系)。
5、参观实习: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铸造、锻造、热处理、焊接、冲压、塑压等工艺过程,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3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好某门课后,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及相关先修课程的有关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结构或工艺设计综合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尽管课程设计是模拟性设计,但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生具有方案论证、工程计算、结构设计、资料运用、图样表达等能力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提高。
课程没汁的选题应服从教学的要求.工作量适度,成果可展示交流或组织答辩。
主要应安排制图测绘、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塑料模课程设计等。
4 模具CAD/CAM实训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模具的cAD/CAM技术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采用cAD技术.模具设计师能从繁琐的人工绘图和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从事诸如方案的构思和结构的优化等创造性的工作。使用CAE技术,可以分析、预测模具结构设计中有关参数的正确性,尤其对于高温熔融成形的压注模和注射模,可以改进模具的流通系统、温度调节系统、成形工艺参数,从而提高模具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采用CAM技术,使得各种数控机床成为模具加工的主要设备,模具型腔的几何数据可以直接地转换为数控机床的刀具运动轨迹.形成Nc代码,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型腔和型芯的加工精度和效率。2l世纪的模具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必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的掌握.应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此实训工作非常重要。
1、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训熟悉并能掌握微机操作系统(DOS和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能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人机对话。
2、AutoCAD实训 通过大量实例的练习,熟练掌握基本图元绘制命令,常用的编辑命令,书写文本,图层管理,块和属性的应用,尺寸公差的标注,以及绘制相贯线、截交线、零件图、装配图、轴测图的原理和方法,熟练绘制零件图、装配图、轴测图。
3、数控编程实训 零件图一数控手工编程(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一上机操作(输入程序、操作)一检验一加工。
4、模具CAD/CAM实训 通过实训,能熟练地掌握应用模具CAD/CAM软件。如:北航海尔公司的CAXA,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HS3.0系统及CAE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开发的冲模CAD系统,美国CNC software公司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制造Master·CAM系统等。学生能运用某一软件自动编制模具加工的数控程序。
关键词:工模具 实践教学 设备建设 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b)-0000-00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利用模具成形技术可以把金属、非金属材料制造成任意几何形状和具有一定尺寸精度的、用途各异的零件和工艺品,而且生产率极高。由于模具成形技术的优越性,各行各业生产的各种产品都离不开模具。例如以零件总数的百分比来计算:汽车、拖拉机、矿山机械的60%一70%,无线电通讯、机电产品中的60%一75%,运载工具、钟表、家电、器皿和装饰品的95%以上都是通过模具生产出来的。可以说在人类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由模具成形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模具工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模具工业的飞速发展及社会对模具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这一专业。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设计中等复杂的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能力;具有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操作车床、铣床和模具制造专用设备的能力;具有利用计算机绘图、编制数控程序、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步骤之一。以下谈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这是培养学生获取必须的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
强这个环节。
1 实验
实验是巩固和验证所学理论,开发智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各门课程的实验课既要制定详细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由学生独立完成;也要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测量、观察、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做到实验室定期向学生开放。
电工与工业电子学;材料的金相组织及强度、硬度、韧性;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液压与气动等课程开设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实验项目。
2 实习
实习主要是使学生建立制件及模具工艺过程的整体概念,并获得专业生产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实习必须使用有关的实习教材,由实习指导教师讲解有关工种的加工工艺基本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包括钳工、铸造、焊接、热处理、机械加工、模具装拆、电气控制装配调试的动手能力。
1、钳工实习内容:入门、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锪孔、扩孔和铰孔、攻丝套扣、矫正、弯曲和铆接、刮削与研磨、锉配等。
2、车工实习内容:入门、车外圆、端面、台阶、钻中心孔、钻孔、切槽、切断、镗孔、铰孔、切内沟槽、攻丝、套扣和滚花、车圆锥面、车成形面、车螺纹等。
3、铣工实习内容:入门、铣平面、垂直面、平行面、斜面、台阶面、铣槽与切断、铣等分零件、钻孔、镗孔、铣螺旋槽、铣齿轮等。
4、模具钳工与模具拆装:要求学生钳工加工简单的冲压模(包括凸模和阳模的制造)、拆装模具(分析模具结构特点和零件相互之间的结合关系)。
5、参观实习: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铸造、锻造、热处理、焊接、冲压、塑压等工艺过程,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3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好某门课后,运用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及相关先修课程的有关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结构或工艺设计综合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尽管课程设计是模拟性设计,但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生具有方案论证、工程计算、结构设计、资料运用、图样表达等能力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提高。
课程没汁的选题应服从教学的要求.工作量适度,成果可展示交流或组织答辩。
主要应安排制图测绘、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塑料模课程设计等。
4 模具CAD/CAM实训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模具的cAD/CAM技术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采用cAD技术.模具设计师能从繁琐的人工绘图和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从事诸如方案的构思和结构的优化等创造性的工作。使用CAE技术,可以分析、预测模具结构设计中有关参数的正确性,尤其对于高温熔融成形的压注模和注射模,可以改进模具的流通系统、温度调节系统、成形工艺参数,从而提高模具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采用CAM技术,使得各种数控机床成为模具加工的主要设备,模具型腔的几何数据可以直接地转换为数控机床的刀具运动轨迹.形成Nc代码,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型腔和型芯的加工精度和效率。2l世纪的模具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必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的掌握.应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此实训工作非常重要。
1、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训熟悉并能掌握微机操作系统(DOS和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能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人机对话。
2、AutoCAD实训 通过大量实例的练习,熟练掌握基本图元绘制命令,常用的编辑命令,书写文本,图层管理,块和属性的应用,尺寸公差的标注,以及绘制相贯线、截交线、零件图、装配图、轴测图的原理和方法,熟练绘制零件图、装配图、轴测图。
3、数控编程实训 零件图一数控手工编程(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一上机操作(输入程序、操作)一检验一加工。
4、模具CAD/CAM实训 通过实训,能熟练地掌握应用模具CAD/CAM软件。如:北航海尔公司的CAXA,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HS3.0系统及CAE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开发的冲模CAD系统,美国CNC software公司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制造Master·CAM系统等。学生能运用某一软件自动编制模具加工的数控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