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赫德奠基中国近代海关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et0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这一职位从1859年正式设置到1949年取消,共产生5位外籍总税务司,分别是李泰国、赫德、安格联、梅乐和、李度。90年间赫德独占48年,5位税务司除李度为美国人外,其余4人均为英国人,第四任总税务司梅乐和是赫德的外甥。所以,与其说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这一职位被外国人把持,不如说是被英国人把持,与其说是被英国人把持,不如说被赫德把持。
  赫德(Robert Hart),字鹭宾,1835年出生于英国北爱尔兰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53年,毕业于贝尔法斯特王后学院,次年来华,先后在英国驻宁波和广州领事馆担任翻译和助理。1859年,任粤海关副税务司。1861年,代理总税务司,两年后转为总税务局,1908年赫德休假离职回国,仍挂总税务司的头衔,直到1911年去世,在这个职位上一口气干了近半个世纪。
  海关主权的旁落,是青政府腐败无能的表现,也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耻辱记录。对赫德这样的人物,在教科书中通常只需用“帝国主义的代言人”来评价,除了谴责、谩骂,无需枉加多论。不过具有讽刺性的是,在委靡腐败的晚清官僚体系中,赫德管理的海关却是最有秩序和效率的一个机构。有学者甚至认为赫德统治下的海关是世界行政管理史上的奇迹。
  英帝国主义为了表彰赫德维护在华利益所做的贡献,于1895年封他为准男爵,准男爵可有限世袭,是王室对普通国民的最高赏赐。令人诧异的是这位侵略者却也备受清政府的倚重和赞赏。1911年,赫德病故后,更被追授太子太保,这又是为人臣者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中国近代海关虽为李泰国首创,却在赫德任内得以发展和完善。赫德主持中国海关的近半个世纪中,不仅在海关树立总税务司的绝对统治,而且引进整套的英国行政管理经验,在组织人事、财务监督、统计征税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统一的制度。引入西方公务员制度,推行现代文官制度,实行高薪养廉。还涉足邮政、海务、港务、检疫、引啦、气象、专利、商标等领域,其影响波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以至文化教育各个方面,海关成为了一个地位极其重要、涉足范围惊人广泛的机构。
  在赫德的治理下,海关不仅成为清政府最高效廉洁的部门,也成为清廷最重要的经济机构和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来源。在建关的前5年,海关就为清政府偿还了《北京条约》规定的1600万两英法赔款,在太平天国战乱时期,海关还为朝廷支付了巨额的财政支持。
  赫德建立的海关管理体系几乎被后来者全盘接受,并经受住了国内政局的多次剧烈动荡,一直运行到1949年,1950年,周恩来总理明确指出:海关的许多业务、行政、技术、方法都是有用的,应该接受过来,并加以改造。
  其实洋人受聘中国政府扭任官职,赫德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但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位来华洋人像赫德那样,对中国社会施加了如此全方位的、深刻的影响。也没有哪一位来华洋人像他那样引起这么大的争议,承受了如此贬毁与赞誉。
  赫德控制下的晚清中国海关在中国二千余年帝制历史中可以说是广陵绝响,他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的确使中国在许多方面获益匪浅,但不能因此便将赫德美化成一个大公无私的国际主义者。赫德毕竟是英国人,中国首任驻英公使郭嵩涛曾向赫德尖锐提问,中英之间如果有事,你会站在哪一方?赫德答我固英国人也,并不讳言将英国的利益放在首位。赫德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倒,中国的繁荣富强,并不能指望赫德这样的局内旁观者,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理性认识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如何评价,其推动作用包括促进和促退两方面,而且是与感性认识共同作用的.
莫言的小说《蛙》借作家蝌蚪的视角,运用四封书信和一幕话剧的形式,展现了作为乡村妇产科女医生姑姑50多年的人生经历,从而反应出中国几十年来计划生育推行带来的变革,直触人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呼吸道疑难病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报告1例病程长达30余年的胃食管反流病引发的特发性肺纤维化,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提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