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失意人

来源 :足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_yang_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在网罗国际足坛顶级巨星的曼城俱乐部,在今年1月挥舞着手中那张令人咂舌的亿元支票,企图诱惑卡卡从意甲加盟英超。众所周知,这桩生意最终成为笑谈。虽然签约的相关费用成为了双方最表面的障碍,但实际上就卡卡而言,加盟英超的风险显然也是影响整桩转会交易成败的隐含因素。特别是在过去十多年里,尽管有着为数不少的意甲球员登陆英超,但除了在切尔西效力七年之久的佐拉外,真正造成轰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成功例子并不多,2006年从AC米兰加盟切尔西的舍甫琴科更是巴西人的前车之鉴。
  不少球迷常常会从上述例子引发关于意甲、英超两大联赛孰强孰弱的争论。认为英超强于意甲的主要依据,正是意大利甚至意甲球员近十年来在英超赛场上碌碌无为,而从英超转入意甲的球员大多取得了成功。为何意甲球员难以在英超赛场立足,而英超球员却基本都能从容地在意甲赛场站稳脚跟?《星期日镜报》曾以一条片面的公式作出诠释:英超节奏>意甲技术+场外压力。
  
  淘金者成“英国病人”
  
  


  根据专业足球统计数字机构RSSSF和雷丁球迷网站的资料显示,第一位在英格兰踢职业联赛的意大利球员是在1913年加盟雷丁的弗雷西亚。在之后的80年内,除了1964~1966年从威尔士斯旺西队出道的拉齐奥射手基纳利亚外,几乎不曾听说有意大利球员去英伦谋生,遑论最高级别的英格兰联赛。这种失“意”的现象在1996年发生了巨大改变,尽管1995年诺丁汉森林引进的英超首名意大利外援安德烈亚·西伦齐被贬为该队史上最大“水货”,但同年“辫帅”古利特驾临切尔西,还是掀起了一股英超球队引进意甲球员的热潮。1996年,切尔西先是签下了维亚利和迪马特奥两名意大利籍球员,随后又以450万英镑买下了佐拉;米德尔斯堡也引进了前锋拉瓦内利和后卫费斯塔;德比队则在1997年签下了埃拉尼奥,连谢菲尔德星期三也在同年内招来了贝内托·卡尔博内和迪卡尼奥。一时间,引进意甲球员成为英超赛场兴起的一股潮流。
  不过,与时尚界推崇的道理相似的是,盲目追随潮流未必是件好事,在维亚利、佐拉和迪卡尼奥等首批意甲球员登陆英超取得成功后,效仿者却纷纷铩羽而归。相信很多球迷如今都已经忘记国际米兰铁卫马特拉齐曾经效力过英超的埃弗顿队,“大力水手”隆巴多在水晶宫碌碌无为,惨淡的英超经历令这些球星不堪回首。曾享有“意大利吉格斯”美誉的安布罗塞蒂,没能在切尔西队展示出吉格斯十分之一的球技,“核弹头”舍甫琴科、“小飞机”蒙特拉在意甲风光无限,转会英超却无一例外地成为了“英国病人”。不光是大牌球星,曼联前门将塔伊比以及花了布莱克本675万英镑,却在两个半赛季里只踢进两个英超进球的前锋格拉比都来自亚平宁半岛。
  相比较而言,米德尔斯堡投资的意大利球员都多少收到了回报。尽管没能阻止球队降级,但拉瓦内利还是在效力的一个多赛季里为米堡出场34次打进17球;费斯塔效力该队五个半赛季出战136场英超联赛;1998年夏天加盟的前国米射手布兰卡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12场比赛进9球的高效确保了球队最终在1998-1999赛季作为升班马取得联赛第9名;马卡罗内虽然始终未能适应英超的节奏,但他在2005-2006赛季联盟杯中的出色表现确保了球队最终挺进决赛。
  


  可以说,“矮脚虎”佐拉是唯一在英超功成名就的意大利本土球员。他总共为切尔西效力七年,一共打进了80球,并赢得了两座英格兰足总杯、一座英格兰联赛杯和一座欧洲优胜者杯、一座欧洲超级杯。除此之外,佐拉也在1997年当选了由足球记者协会评选的“英格兰足球先生”。即使离开了切尔西,人们也没有忘记他,2004年,他被授予英帝国士官勋章,2006年步入英格兰足球名人堂。维亚利和迪马特奥虽然在英超也有不俗的表现,但他们在英格兰踢球的时间没有佐拉长,维亚利在1998年接替被解职的古利特,成为切尔西新主帅,而迪马特奥2000年的腿伤严重影响了他的职业生涯,最终被迫在2002年退役。卡尔博内和迪卡尼奥虽不时有惊人的表演,被球迷视作心目中的英雄,但他们并没有为所在球队赢得任何荣誉。如今,曼联门神范德萨大有赶超佐拉的势头。就效力时间而言,2001年就登陆英超加盟富勒姆的“长颈鹿”已经在这里度过了八个年头;就荣誉而言,荷兰人随曼联获得了两次联赛冠军、一次冠军联赛冠军、两次社区盾冠军以及一座英格兰联赛杯,本赛季更是完美演绎了英超联赛1302分钟不失球的神奇。不过,范德萨和佐拉终究算异类,更多来英超讨生活的意甲球员,最终的下场都和比安奇们一样,灰溜溜地回到意甲联赛。
  
  英超节奏摧毁意甲技术
  
  许多专家和球迷在解读后来的意甲球员大多无法立足英超的现象时,都会以英超和意甲特点不同来辩证分析他们失意英超赛场的缘由。众所周知,英超的最大特点是速度快,全场90分钟几乎都保持在快速、紧凑的节奏之中,而意大利足球相对来说则缓慢得多。这并不是说意大利足球慢条斯理,它也有加速的时候,不过是为了配合球队的战术需要,时快时慢,不像英超赛场那样持续性高速。而这恰恰就是大部分意大利球员难以适应的踢法。对于英超联赛讲求速度,英格兰队现任主教练、意大利名帅卡佩罗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英格兰的天气较寒冷,而且风速较大,这种客观因素迫使球员必须经常跑动来暖和身体,也因此使他们较难去进行技术方面的训练。
  


  对此,罗马尼亚前锋穆图同样有着深刻的体会。当年他曾是意甲最炙手可热的前锋,在加盟切尔西之前还被评为意甲最佳球员,但在英超赛场却迷失了方向,并因为吸毒事发而被切尔西开除,这段经历成了穆图职业生涯中的噩梦。重返意甲的穆图在后来接受《米兰体育报》采访时曾颇有感触地表示:“有一天我和维埃拉交流了一下,我们都同意在英超踢球要比意甲更困难。”前阿森纳队队长维埃拉在其英超暮年失误也开始增多,屡屡遭到批评,但转会尤文图斯之后却焕发了第二春,重新找回了巅峰状态。穆图认为,英超之所以难踢是因为它的节奏:“英超联赛更有连贯性,你必须始终保持在一个快节奏中,从来没有喘息的机会,你的拿球空间很小,时间更短,因为对手很快就会上前逼抢,所以必须始终保持警醒。意甲则是另一种风格,在相对慢的节奏下拿、控球会更从容。”
  除此之外,两大联赛在战术养成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别,特别是英超对于战术研究上的浅尝辄止,更成为横亘在意甲球员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意甲赛场一向较重视战术的传授、消化、运用和变化,英超对此则并不重视。曾效力于曼城队的意大利前锋科拉迪甚至为此还大骂过球队主帅皮尔斯:“主教练是典型的英格兰人,他只要求你上场去打败对方,却对他们的踢法一无所知。我们完全没有战术方面的准备。”以上的例子显示意大利球员为何会较难适应英格兰足球。
  
  固执性格容易被孤立
  
  在离开英格兰足坛之后,光头球星维亚利曾出过一本书——《意大利任务》,书中对意英两国不同的足球文化进行了针对性的比较。其中列举了不少典型的事例,比如英格兰球员较尊重主教练,莫里尼奥与队内的本土球员就保持着较融洽的关系,这些球员也基本服从“狂人”的指示。这就是为什么当意大利教头拉涅利在切尔西一再遭受媒体抨击时,特里和兰帕德经常出面为他辩护,为他说好话的原因,尽管他们也知道“补锅匠”肯定会被炒鱿鱼。
  而维亚利在书中明确表示,这种类似的情形不可能发生在意甲赛场,因为意甲球员绝不会这么做。在意大利的足球字典里,如果球员在球队成绩不好的时候站出来替主教练说话,那只会显得“自己很愚蠢,要不然就是在撒谎”,而意甲球员既不想当傻瓜,也不想当骗子,相反意大利球员非但不会保护自己的主帅,而且还经常会变本加厉地在媒体和管理层的舆论围剿中公开发泄自己对主帅的不满。维亚利说,他执教切尔西时有一次在比赛中把佐拉换下,后者竟然气得马上离开球场回家,而佐拉其实是“脾气较好的意大利球员”。
  维亚利的说法证实了为何科拉迪在曼城效力时会公开批评皮尔斯的带队方式,而此前媒体也经常曝光拉瓦内利和马卡罗内在英超效力时,多次公开批评过米德尔斯堡的管理层。意大利球员相比英格兰本土球员更加敢怒敢言,也就意味着他们较容易被孤立,也较难得到主教练的青睐,要在英超有较好发展,自然就更困难了,这或许也是意甲球员与英超球员的本质区别。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