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f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兴趣是影响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必须使刚入学的儿童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有着重要意义。
  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与习惯为什么这样重要呢?对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兴趣是推动他们探索知识、积极接触认识世界的动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可靠保证。实践证明,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就容易形成习惯,习惯又促使兴趣的发展,他们就会积极自觉地观察、思维、记忆,并能使繁重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反之,他们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学习便成为一种负担或痛苦,就更难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具有支配一个人行为的力量。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长大了要想改正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爱因斯坦说得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就是人的精神财富。”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可塑性大,因此,教师如何点燃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与习惯,便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任务之一。
  一、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儿童刚入学,是他们跨入学习生活的第一步,这对儿童来说,是一生中具有里程碑一样意义的大事。因此,教师应在他们刚刚跨入学习生活第一步的时候,就使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使他们感到老师可亲,学校可爱,学习愉快,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对于养成什么样学习习惯来说,犹如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染者不可不慎。因此,我采取“先入为主”的办法,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把注意力放在教给学生怎样做和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上,让学生在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行动中反复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注意的是不要等出现了不良习惯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因为对于习惯来说,培养正确习惯总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得多。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习惯的主要途径
  师生接触时间最长、最多的是课堂;学生暴露最全面,教师指导最直接、最具体的也是课堂;学生能在老师监督下不断重复正确行为的仍然在课堂。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课堂上出现的一切他们都感到新奇,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在课堂教学上创设情境,培养兴趣。一节课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学生上课才能兴趣盎然,使学生沉浸在愉悦的气氛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小时、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晚上都几点睡觉呀?”学生争先恐后回答,有的说9点,有的说9点半。接着教师又问:“你们早晨几点起床啊?”有的说6点10分,有的说6点20分,老师继续问:“你怎么知道是9点、6点10分呢?”学生回答:“每天这个时候父母都准时叫我睡觉(起床),是父母告诉我的。”那你们自己认不认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时钟。这节课就在这生动的情境中展开来了。
  2.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好奇是儿童的天赋,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有意义、有趣味的问题才有其独特的魅力。课堂上应根据这节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出示一根细绳,绳子的一端系着一根粉笔,把绳子的另一端用图钉固定在黑板上,然后拉紧细绳,旋转拿粉笔的手,于是粉笔在黑板上划出一个圆。这时教师提问:“在粉笔转动时,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地方去,却能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曲线,也就是圆呢?”这造成学生渴望解开奥秘的心理状态,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3.课堂活动灵活多样,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对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要调节整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在师生共同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利用多种形式计算,运用富有魅力的数学游戏,开展课堂竞赛等活动。
  4.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数学虽然不像语文那样要求语言生动优美,富于感情,但数学本身也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且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学生接受情况的反馈、师生相互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等,都必须凭借教学语言,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规范性、鼓励性和艺术性。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习惯的有效方法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是和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以及习惯联系着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去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内在的兴趣,推动学生去主动地寻求知识,这在任何思维过程中都很重要。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讨,凡是学生能做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都要启发他们自己去做。教师相信学生,学生才会相信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向学生提出比较新颖的、有一定困难的、同时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去获取知识。这样做,尽管有时会有一定困难,或遭到失败,但由于是学生自己积极地动脑动手去获取的知识,必要的思维集中与胜利的兴奋结合起来,不仅使这些知识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而且更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讨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兴趣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习惯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的
  没有兴趣就没有实践,兴趣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要经常鼓励儿童参加各种活动,开阔视野,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求知欲强的特点,在学生新知识已经学到手的情况下,为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的兴趣与习惯。我常常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能启发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解答“引申题”或“发展题”的环节。我深深体会到,教给学生真理重要,启发学生去寻求真理更重要。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和兴趣,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在各高校都已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今天,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却欠佳,当中的问题也不断出现。文章总结了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正】 (一) 1993年是中国的“期货年”。一个巨大的反差是:当大多数国民对“何为期货”尚不知其所以然的同时,中国已成立了67家各种商品的期货交易所和近40家各类产品的批发
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主动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从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手段、形成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它将直接關系到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我们每个班主任的共同目标。特别是对待一些自尊心特别强,很容易受伤害的学生时,更加要注意教育方式。在和他们进行沟通的时候,取得学生的信任,鼓舞学生士气,激励学生信心,只有建立了这些的基础,经过努力,不断创新的班主任工作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信任 善意 谎话 鼓舞 巧妙    我们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
摘要:如何能成为一名领导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卓有成效的中小学校长,是中小学校长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对大量努力失败的校长行为研究表明,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关键词:人际关系 人格修养 沟通艺术    卓有成效的校长应努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较高的人格修养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合理运用权力是良好人际关系的保证,合理运用沟通艺术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因此,对校长人际关系的研究就
在郭沫若的传记作品中,纪实与虚构并存,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并存,其传记是“活”人的自传,形象的自述。
介绍了用于心电、心音、胸阻抗信号测量的三道生理信号检测仪的硬件电路设计,着重描述了三种信号的放大、滤波、串行A/D转换及USB接口电路,前置放大使用了仪表放大器结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