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o_o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一是博览群书,勤写读书笔记;二是教师下水,学生上岸;三是勤于练笔,广开材源,坚持课前5分钟说话活动;四是注意观察积累,常写片段作文;五是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践能力;博览群书;观察积累;自改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20-01
  小学语文由原来的大纲要求到新课程标准,历经多次修改,都没有像这次明确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由原来的大纲要求到新课程标准,也都没有像这次明确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许多优秀的课文内容所描述的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开放课堂,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充分挖掘语文教育资源,利用书报杂志、影视、音像、计算机等媒体;采用演讲、辩论、表演、访问、竞赛等形式;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等场所,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下面,我将结合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拙见,以供同仁参考。
  一、借助学生课前搜集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让学生利用它自学课文
  借助学生课前搜集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让学生利用它自学课文。例如,《窗前的气球》写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被医院隔离,感到孤独,同学们从窗户升起气球去慰问科利亚,科利亚心情好些了,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友情。课前我让学生了解:传染病医院会对病人会用什么方法?上课之前再问:“假如你得了传染病被隔离,你有什么感受?”新授课时要求学生带着以上问题,去阅读课文。第一步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步自学课文理解科利亚被隔离的孤独;第三步自读理解同学用气球问候的真情。在新课标的思想指导下,课堂教学的模式也随着改变。以往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模式,转变成学生的学习交流会,教师只是活动的主持人,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于有了课前搜集的信息,学生自学结合其思考,较容易懂了课文内容,体会到同学之间的真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二、结对互改,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
  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初步阶段,老师要下水示范,带学生走一程。具体做法是:把某个学生、某篇习作片段抄在黑板上,用彩笔修改给学生看,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每次习作,有目的选若干个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断,进行评改。这样,学生从老师下手修改演示中,可以具体而直观地感知改作文的一般方法,了解修改作文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时可以仿效。俗话说,旁观者清,修改习作亦然。除了可以采取发到谁就让谁改的习作方法外,还可以结对互批互改,老师把修改权交给学生,学生很有新鲜感,他们怀着好奇心,以主人翁的态度当起“小老师”,因此,审视同班同龄人的作文,他们格外认真投入。这样,学生既提高了修改作文的能力,又体验了批改作文的艰辛,还培养了认真负责的精神。
  三、充分挖掘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教育资源如同一泓清泉,源源不断,开放、丰富而有活力。从宏观上说,学习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即“生活即语文”。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才都可以请进课堂作为活生生的教材,农村、厂矿、军营、大自然都可以成为生动的课堂和语文教科书。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语文教育资源,结合班队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具体内容有:1邀请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到学校开办讲座,谈自己成功的历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2举办各种竞赛,如书法比赛、作文比赛、古诗比赛等。3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如“读书汇报会”“祖国名胜知多少”“新世纪,我能行”“我与奥运同行”等。4组织社会调查,如“母亲河的变化”“家乡名木古树访查”“家乡的过去与现在”等。
  四、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多的课文,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内容
  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多的课文,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浅水洼里的小鱼》,讲了许多小鱼被困在海边浅水洼里,太阳一晒,浅水洼被晒干,鱼就会干死。小男孩弯腰,捡鱼,扔回大海的行动,表现了他珍惜生命,爱护动物。我先让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接着让每个学生边读边用动作表演,使其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再接着分小组,一人读书,其余根据课文内容表演动作,根据课文语句意思,互相纠正动作;最后,推出代表上台表演,全班评价是否正确表演出了课文内容。于是让学生思考小男孩语言、行动表现了他什么?这样教学,教师讲得少,学生实践多,兴趣高,人人参与都有所得,不仅培养了阅读能力,而且培養了语文实践能力。
  总之,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积累了语文信息,丰富了感知,使语文教学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提高。面对二十一世纪激烈的竞争,教师肩负着历史的责任。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出新时期的建设人才。《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强调学生自己读和写”。“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少做题,多读书”。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能力,去搞好自己的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出力。明确了语文实践能力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力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正】 从一九五九年十一月起,湖北沙市卽广泛地开展了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从工业、基本建設、交通运輸到文教、財貿各个行业,从工具、設备、原材料、产品、工艺規程到
摘要:青年教职工是我校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是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关注青年教职工的思想工作现状,切实加强青年教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对全面提升青年教职
如何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2003年初,我国教育部正式提出在中小学探索和实施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研究,而我国园本教研的研究和探索才刚刚开始,在很大程度上是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良好的班集体。众所周知
摘要;本文通过对曼瑟·奥尔森的《权力与繁荣》的深度阅读,剖析抽离了其中权力的作用形式的变化对繁荣的激励因素的影响。可以看出,随着历史进程的进展,权力集团的形式不断变
孩子总是让人又爱又恨,我们怎样正确对待孩子们的这种天性呢?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要善